一种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17119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食用菌渣40‑50份、腐植酸粉20‑30份、硫磺6‑10份,包括泾阳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与胶冻样芽孢杆菌的复合菌剂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生物土壤修复剂将多种微生物活体生命活动及代谢产物、有机质和矿物质相结合,降低土壤pH和盐分含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和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恢复土壤生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土地盐碱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世界性问题,对盐碱地进行开发治理是世界相关国家和机构关注的热点。盐碱地的形成是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使地下潜水位升高,矿化度增加、气候干旱、蒸发增强,而导致的土壤表层盐化或碱化过程增强,表层盐渍度或碱化度加重的现象。盐碱土是在一定的自然或者人为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盐碱地土壤实际上分为盐化土和盐土、碱化土与碱土两种盐碱土类型,盐化土与盐土是可溶性盐类(氯化物、硫酸盐、重碳酸盐和碳酸盐类)在土壤表层的积聚过程,当易溶盐类在土壤表层(0~20cm)累积量达到影响或危害作物生长和发育时(0.2%),便成为盐化土。当表层含盐量达到1%时,严重危害作物,使其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便成为盐土。而另一类碱化土和碱土的表层含盐量并不高,但土壤胶体上的吸附性钠离子超过一定量(≥5%吸附性阳离子总量),便成为碱化土;吸附性钠离子与吸附性阳离子总量比值≥20%时便形成碱土。吸附性钠离子量较高的土层(碱化层),碱化层的pH可达9或9以上。碱化层湿时粘重,干时坚硬,物理性状极差。因此,盐碱地改良需要降盐、降pH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团粒含量。但现有技术中土壤调理产品,从单一角度进行产品设计,要不微生物、要不矿物质,效果单一;微生物类土壤调理产品,生产时采用单一有机原料或单一菌种吸附,不利于菌种扩繁和存活,没有利用菌种与基质之间共生协同作用;化学类土壤调理产品,生产时采用单一矿质原料,使用后不利于增加土壤中有机质,也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土壤修复剂,将多种微生物活体生命活动及代谢产物与有机质和矿物质相结合,降低土壤pH和盐分含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和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恢复土壤生态。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食用菌渣40-50份、腐植酸粉20-30份、硫磺6-10份,复合菌剂10-20份。其中,本专利技术中复合菌剂包括泾阳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与胶冻样芽孢杆菌。优选的,复合菌剂中含有活菌量20-40亿·克-1;进一步优选的,含有枯草芽孢杆菌20-40亿·克-1、胶冻样芽孢杆菌3-5亿·克-1、泾阳链霉菌1-3亿·克-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的制备方法,在食用菌渣、腐植酸粉、硫磺中加入复合菌剂,混合即得。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将食用菌渣、腐植酸粉、硫磺粉碎过筛,粉碎细度优选为80目。优选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摇瓶培养得到的胶冻样芽孢杆菌液、泾阳链霉菌液按各2.8-3.2%的接种量接入种子罐混合发酵,在温度30-35℃下培养30-35小时;(2)将摇瓶培养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液按2.8-3.2%的接种量接入种子罐中,在温度30-37℃下培养24-26小时;(3)将步骤(1)中得到的胶冻样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混合菌液按10%~20%的接种量、步骤(2)中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按5%~10%的接种量接入生产罐,30-35℃下同时培养38-40小时;(4)将生产罐发酵得到的泾阳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与胶冻样芽孢杆菌混合菌液按10%~20%的接种量均匀混合到含麸皮、饼粕、草炭的混合物料中,陈化堆置22-26小时即得;其中,本专利技术步骤(1)和步骤(2)之间没有时间顺序限定。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步骤(4)中混合物料中各成分重量份组成为:麸皮20-30份,饼粕5-10份,草炭60-80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微生物修复菌剂在修复盐碱地土壤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中盐碱土壤包括强盐碱性土壤、中等盐碱性土壤与弱盐碱性土壤。优选的,将本专利技术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制成粉剂或颗粒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生物土壤修复剂将多种微生物活体生命活动及代谢产物、有机质和矿物质相结合,可降低土壤pH和盐分含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和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养分利用率和耕地质量,恢复土壤生态,增强作物抗性,减少病害,实现绿色健康发展。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将多种微生物活体生命活动及代谢产物与有机质和矿物质相结合,可提高养分利用率和耕地质量,恢复土壤生态,实现绿色健康发展。本专利技术的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食用菌渣40-50份、腐植酸粉20-30份、硫磺6-10份,复合菌剂10-2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复合菌剂包括泾阳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与胶冻样芽孢杆菌混合菌。其中作为优选的,泾阳链霉菌(Streptomycesjingyangensis),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种保藏号为ACCC4002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种保藏号为ACCC19742;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种保藏号为ACCC1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链霉菌具有嗜盐碱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分解纤维素酶和降低土壤pH的作用;胶冻样芽孢杆菌具有分泌胞外多糖,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的作用。将该三种菌菌剂与固体基质混合作为土壤修复剂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微生态系统,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复合菌剂优选含有活菌量20-40亿·克-1;进一步优选含有活菌量30-35亿·克-1;其中,优选含有枯草芽孢杆菌20-40亿·克-1、胶冻样芽孢杆菌3-5亿·克-1、泾阳链霉菌1-3亿·克-1;进一步优选含有枯草芽孢杆菌35亿·克-1、胶冻样芽孢杆菌4亿·克-1、泾阳链霉菌2亿·克-1。本专利技术对食用菌渣、腐植酸粉、硫磺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或市售原料均能用于本专利技术中,制备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食用菌渣残留大量的菌丝体,富含氨基酸和纤维素、碳氢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与复合菌剂混合后,可为菌种提供丰富的能源,促进微生物活体生命活动,微生物菌种的代谢产物与有机质和食用菌渣中含有的微量元素相结合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肥力结构;腐植酸粉可促进土壤微量元素的活化,提高磷肥利用率,同时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腐植酸粉的酸性可与盐碱土壤的碱性中性,调节土壤酸碱度;硫磺可调节土壤PH值,调节植物对铁等矿质元素的吸收,也可通过土壤细菌将硫磺变成硫磺酸,降低土壤pH值。三种原料与复合菌剂同时应用,将多种微生物活体生命活动及代谢产物、有机质和矿物质相结合,从多方面对盐碱土壤进行修复。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食用菌菌渣技术指标:含水量32±5%、有机质52±8%、总氮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食用菌渣40-50份、腐植酸粉20-30份、硫磺6-10份,复合菌剂10-20份;/n所述复合菌剂包括泾阳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与胶冻样芽孢杆菌混合菌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食用菌渣40-50份、腐植酸粉20-30份、硫磺6-10份,复合菌剂10-20份;
所述复合菌剂包括泾阳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与胶冻样芽孢杆菌混合菌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中含有活菌量20-40亿·克-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中含有枯草芽孢杆菌20-40亿·克-1、胶冻样芽孢杆菌3-5亿·克-1、泾阳链霉菌1-3亿·克-1。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食用菌渣、腐植酸粉、硫磺中加入复合菌剂,混合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食用菌渣、腐植酸粉、硫磺粉碎过筛,细度为80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摇瓶培养得到的胶冻样芽孢杆菌液、泾阳链霉菌液按各2.8-3.2%的接种量接入种子罐混合发酵,在温度30-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丽华石璟王梅李洪梅徐钰杨岩李妮胡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