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89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包括固设于路用平车上且承导线依次穿过的放线装置、导向装置、张力施加装置、导线柱和控制装置,路用平车上固设有滑轨装置和用于使支架沿着滑轨装置运动的液压油缸,支架上固设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为绕线装置提供张力时的施力方向与绕线装置的放线方向相反;控制装置包括发电机组和液压控制组件;液压控制组件包括信号控制组件和依次连接的储油装置、液压油泵和集成阀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高,模块化、尺寸小,可保证张力恒定、并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张力,保证放线质量,使用寿命长,拆装方便,导向稳定,节能减排,对环境污染较小,适用于所有接触网放线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承导架设
,涉及一种接触网放线车,具体地说是一种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
技术介绍
在电气化铁道的建设或维修过程中,接触网上承导线的张力对维持接触网的空间形态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承导线是铁路线上空架设的接触线和承力索,施工时,需要将承导线架设在接触网杆柱的腕臂上,并保持一定的张力。在架设承导线时,通过接触网作业车进行施工,由于承导线在架设前,需要缠绕在放线架上,因此,会使承导线变得弯曲并产生弧度,而承导线自身弧度的存在会使其产生间歇的波纹,形成电弧放电,会对电力机车造成损坏,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从绕线架上放出的承导线需要经过张力施加装置对其施加张力,即将承导线捋直,保证其输电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放线车结构上的缺点:一、现有技术中的承导线从绕线装置出来后进入张力施加装置,因绕线装置和张力施加装置均固定在路用平车上不能移动,且绕线装置较宽,两个边缘具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放线时,绕线装置两个边缘处的承导线无法与张力施加装置对齐,在放出承导线后,绕线装置和张力施加装置之间的承导线会产生一定的倾斜角度,承导线不能垂直进入张力施加装置,使承导线之间产生严重的摩损,降低了承导线的质量,造成了安全隐患;二、现有技术中的绕线装置在进入张力施加装置前,因为转轴在转动时除了自身重量的阻力,不存在其他阻力,所以只依靠张力施加装置产生的拉力进行转动,随着绕线装置上承导线的放出,重量逐渐减少,绕线装置自身的转动阻力会越来越小,会产生转动过快,放线过快的现象,以致使绕线装置与张力施加装置之间承导线的张力值越来越小,也就意味着缠绕至张力施加装置上的承导线逐渐松散,使从张力施加装置出来的承导线往往因为张力不足出现接触地面和钢轨的现象,严重降低了接触网结构的稳定性和弹性,现有技术在放线时,通常使用棍棒或离合器等机械的方式去使转轴产生阻力,但是这种方式只能使承导线产生较小的张力,且不能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调节,且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实时监控和调节承导线的张力,不能保持张力的恒定;三、现有技术中的支架结构复杂,在安装绕线装置时,需要将整个支架拆卸后进行安装,费时费力,且制作成本较高。且现有技术中进行放线的各种结构不仅结构复杂,尺寸过大,而且一旦车体或放线的任意一个结构出现损坏,均需要整体进行维修,费时费力,增加了维修成本。现有技术中放线车控制系统上的缺点:国内恒张力放线车上应用的电液控制系统尚不成熟,发动机功率大,污染物排放多,整体的体积较大,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故障。例如:液压控制组件中的主控电机一般通过分动箱来间接驱动多个液压油泵,而作为动力传输枢纽的分动箱一旦损坏,将导致整车无法进行工作;再一个,与液压油泵相连通的控制阀、油管在布设时复杂繁琐且杂乱无章,发生故障后,需对故障一一排查后,才能进行相应的维修,费时费力;且我国使用较多的放线车为外国进口设备,如果某个零件出现损坏,需要到原厂家购买,不仅浪费时间,维修成本还高。综上所述,研发一种智能、结构精巧、张力恒定、且能自动调节、控制系统完善的国产化的放线车,是丞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以达到放线过程中承导线张力恒定、自动调节张力、保证缠绕在绕线装置上承导线的紧密性、能够自动对准张力施加装置、控制系统简洁完善、尺寸精减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包括固设于路用平车上且承导线依次穿过的放线装置、张力施加装置、导线柱和控制装置,所述放线装置包括支架、转动连接于支架上的转轴、固设于转轴上用于缠绕承导线的绕线装置,所述路用平车上固设有滑轨装置和用于使支架沿着滑轨装置运动的液压油缸,所述支架上固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并为绕线装置提供张力的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为绕线装置提供张力时的施力方向与绕线装置的放线方向相反;还包括用于检测承导线的位置并为液压油缸提供动作信号的导向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发电机组和液压控制组件;所述液压控制组件包括信号控制组件和依次连接的储油装置、至少一个液压油泵和集成阀组,所述液压油泵由主控电机驱动,所述集成阀组通过管路分别与液压马达、液压油缸、张力施加装置中的第二液压马达连接,所述发电机组通过配电柜分别与主控电机和信号控制组件电联接。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所述支架的顶部可拆卸地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包括相互扣合的上下两部分,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轴承座上。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限定:所述滑轨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U型槽钢、固设于支架两侧的轴承滚轮、固设于支架两侧为轴承滚轮导向的限位块,所述轴承滚轮设于U型槽钢内并沿U型槽钢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限位块与U型槽钢的内侧面接触且通过润滑剂滑动配合。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路用平车上还固设有导向油管,所述导向油管包括固设于路用平车上的油管、套接于油管上的油筒,所述油管位于油筒内的部分设有油孔,所述油筒上固设有为液压马达供油的管道;所述导向油管设有两个,用于液压马达的进油和出油,所述油筒的外壁与支架固定连接并沿油管移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限定: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主动齿轮,所述转轴上固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轨、通过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用于承导线穿过的导向机构和用于检测导向机构位置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一线盘导向轮和至少两个垂直设置的第二线盘导向轮。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线盘导向轮和第二线盘导向轮均转动连接于导向机构上。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限定:所述集成阀组包括多个电液比例阀以及与电液比例阀出油口相连通的溢流阀、三位四通机能阀;所述电液比例阀的控制端与信号控制组件电联接,所述三位四通机能阀通过油管分别与液压马达、液压油缸、张力施加装置中的液压马达连接。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其它限定:所述信号控制组件包括依次电联接的信号传感器、A/D转化模块、PLC控制模块以及D/A转化模块;所述信号传感器包括设于承导线导向座下方的光电传感器、设于溢流阀出油口处的油压传感器以及设于张力盘上的张力传感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转轴由液压马达驱动,放线时,液压马达通过给转轴施加与绕线装置放线方向相反的力,增加承导线在放线过程中的张力,实现承导线张力的自动调节并保持张力的恒定,增加架设承导线的质量;且由绕线装置出来的承导线穿过导向装置进入张力施加装置,当放线到绕线装置边缘时,导向装置随着承导线向两侧移动,检测并确定承导线的位置,使液压油缸带动支架沿着导轨装置左右移动,从而使由绕线装置输出的承导线在进入张力施加装置前,能快速自动与张力施加装置对齐,保证承导线张力的恒定,提高承导线的质量,自动化程度高;再者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部分将发电机组代替原有技术中的发动机,不仅能节约能源,减少废气的排放,还能形成自主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包括固设于路用平车上且承导线依次穿过的放线装置、张力施加装置、导线柱和控制装置,所述放线装置包括支架、转动连接于支架上的转轴、固设于转轴上用于缠绕承导线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用平车上固设有滑轨装置和用于使支架沿着滑轨装置运动的液压油缸,所述支架上固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并为绕线装置提供张力的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为绕线装置提供张力时的施力方向与绕线装置的放线方向相反;/n还包括用于检测承导线的位置并为液压油缸提供动作信号的导向装置;/n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发电机组和液压控制组件;所述液压控制组件包括信号控制组件和依次连接的储油装置、至少一个液压油泵和集成阀组,所述液压油泵由主控电机驱动,所述集成阀组通过管路分别与液压马达、液压油缸、张力施加装置中的第二液压马达连接,所述发电机组通过配电柜分别与主控电机和信号控制组件电联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包括固设于路用平车上且承导线依次穿过的放线装置、张力施加装置、导线柱和控制装置,所述放线装置包括支架、转动连接于支架上的转轴、固设于转轴上用于缠绕承导线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用平车上固设有滑轨装置和用于使支架沿着滑轨装置运动的液压油缸,所述支架上固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并为绕线装置提供张力的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为绕线装置提供张力时的施力方向与绕线装置的放线方向相反;
还包括用于检测承导线的位置并为液压油缸提供动作信号的导向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发电机组和液压控制组件;所述液压控制组件包括信号控制组件和依次连接的储油装置、至少一个液压油泵和集成阀组,所述液压油泵由主控电机驱动,所述集成阀组通过管路分别与液压马达、液压油缸、张力施加装置中的第二液压马达连接,所述发电机组通过配电柜分别与主控电机和信号控制组件电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顶部可拆卸地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包括相互扣合的上下两部分,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轴承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U型槽钢、固设于支架两侧的轴承滚轮、固设于支架两侧为轴承滚轮导向的限位块,所述轴承滚轮设于U型槽钢内并沿U型槽钢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限位块与U型槽钢的内侧面接触且通过润滑剂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用平车上还固设有导向油管,所述导向油管包括固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桐任增堂苗俊波袁英杰陈桀李剑锋张柏滔唐立新高越崔达周辰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机械装备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