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及其装配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76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灯及其装配线,包括灯台和用于回弹至灯台上方保护灯体的旋转护罩;所述旋转护罩包括一左一右的两个罩体,两个所述罩体的旋转端分别通过扭簧铰接在灯台的侧沿上,并在静默时旋转至灯台下方合拢。实现了车灯在受撞击时能有效预防灯泡受到细、长物体及向内飞溅物体的损害;同时旋转护罩在静默状态下不占用灯泡前的空间,灯泡光线发散效果更佳;本车灯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的优点,适合在现有的汽车车灯上安装,且运行使用的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灯及其装配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灯及其装配线。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了普通家庭,而汽车车灯作为必备设施,在夜晚或大雾天气为司机提供照明,保证正常行驶及行车安全。现有技术中公告号CN106764803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撞车灯”,该技术方案包括安装板,触发器,弹簧,灯座和灯泡;所述安装板为圆形,在安装板上设置有四个圆柱形且垂直于安装板呈正方形排列的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上端安置与下端安装板相匹配的灯座,其中,灯座包括圆形底板和前触角,所述前触角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底板上一体制成,底板中央设有灯泡安装孔,所述灯泡安于其中;所述安装板与灯座之间还设置有弹簧;当汽车车灯受到撞击时,振动促使触发器断开,弹簧带动灯座向后伸缩,保护车灯。但是,上述“一种防撞车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当车灯受到到细、长物体撞击时,因为前触角的接触面积太小,存在还没触发其伸缩功能就致使车灯受损的情况,而且即使前触角正常触发,灯泡在撞击时也会受到向内飞溅的细小物体的伤害,保护不够全面;在夜晚时,如果车灯受到损坏则无法继续安全行驶;同时,前触角不可变换位置,静默状态下占用灯泡前空间大,使得灯泡光线无法良好的发散出去。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既能全面防护灯泡,占用空间又少的车灯及其装配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既能全面防护灯泡,占用空间又少的车灯及其装配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台和用于回弹至灯台上方保护灯体的旋转护罩;所述旋转护罩包括一左一右的两个罩体,两个所述罩体的旋转端分别通过扭簧铰接在灯台的侧沿上,并在静默时旋转至灯台下方合拢。一种装配线,用于装配上述的车灯,包括装盘机构;所述装配线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装配腔、平台和传动腔;所述装盘机构安装于装配腔内;所述装盘机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气缸、电机、旋转杆和吸盘式夹臂;所述电机尾端与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旋转杆一端与电机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与吸盘式夹臂顶部连接;所述旋转杆内设有连通吸盘式夹臂内腔和外界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内设有第一气泵;所述吸盘式夹臂内壁上设有摩擦带,用于在夹持灯罩时更牢靠。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灯及其装配线具有的优点是:能够在受撞击时触发灯台下方的旋转护罩回弹至灯台上方,旋转护罩的保护面积大,进而能有效预防灯泡受到细、长物体及向内飞溅物体的损害;同时旋转护罩在静默状态下处于灯台下方的位置,不占用灯泡前的空间,灯泡光线发散效果更佳。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灯及其装配线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的优点,适合在现有的汽车车灯上安装,且运行使用的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车灯静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将旋转护罩剖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第一触发器断裂后旋转护罩回弹至灯台上方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第一弹簧将灯台拉回至第一底座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第二触发器断裂后第一底座被第二弹簧拉回至第二底座内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安全气囊发生器在第一底座下滑后将安全气囊喷出至灯罩上方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6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旋转护罩静默状态下的俯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装配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C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图10中D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灯台2罩体3第一底座41支撑架41a卡接片42第一触发器43第一弹簧51第二触发器52第二弹簧53抽风机54缓冲球55安全气囊发生器561弹射板562第三弹簧563第三触发器56a受力凸起56b顶杆57拉压感应器61气缸62电机63旋转杆64吸盘式夹臂64a摩擦带65第一气泵71升降架72传送带8第二气泵81格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车灯,包括灯台1和用于回弹至灯台1上方保护灯体的旋转护罩;所述旋转护罩包括一左一右的两个罩体2,两个所述罩体2的旋转端分别通过扭簧铰接在灯台1的侧沿上,并在静默时旋转至灯台1下方合拢。本车灯是车大灯总成的其中一个光源结构;旋转护罩用透明材料制成,使得即使旋转护罩遮住灯泡时,灯炮灯光能从旋转护罩内射出。上述车灯具有的优点是:能够在受撞击时触发灯台1下方的旋转护罩回弹至灯台1上方,旋转护罩的保护面积大,进而能有效预防灯泡受到细、长物体及向内飞溅物体的损害;同时旋转护罩在静默状态下处于灯台1下方的位置,不占用灯泡前的空间,灯泡光线发散效果更佳。上述车灯及其装配线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的优点,适合在现有的汽车车灯上安装,且运行使用的成本较低。其中,还包括第一底座3和触发组件;所述灯台1和旋转护罩均通过触发组件安装在第一底座3内。触发组件既是旋转护罩静默状态下束缚力的施与者,也能使旋转护罩在受压情况下失去束缚力,并通过扭簧回弹至灯台1上方的保护位。其中,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支撑架41和第一触发器42;所述第一底座3内设有一开口向上的滑动腔;所述支撑架41可上下滑动的设于滑动腔内,支撑架41呈上下连通的环形中空结构,支撑架41顶部设有灯罩,支撑架41底部沿内环通过扭簧等间距的铰接有多个横向设置的卡接片41a;所述第一触发器42有多个,每个第一触发器42一端与对应卡接片41a旋转副的底部连接并限制卡接片41a向下扭转,另一端与第一底座3内底面连接;两个所述罩体2的外表面上对应卡接片41a的位置均设有多个卡孔,两个罩体2在支撑架41内均通过卡孔卡接在卡接片41a上。灯罩是连接在支撑架41上方的,也是撞击时使第一触发器42断裂的第一受力体。第一触发器42的一端在与卡接片41a旋转副底部连接时,是同时与支撑架41底面和卡接片41a的底面有接触的,因为卡接片41a上的扭簧是向下扭转的,这样可确保卡接片41a在第一触发器42没有断裂时无法向下扭转。其中,所述触发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43;两个所述罩体2的底部合拢处开设形成有一通孔。所述第一弹簧43通过通孔一端与灯台1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底座3底面连接;第一弹簧43为拉伸状态。第一触发器42断裂后,第一弹簧带动灯台1向第一底座3底面缩进,以此进一步保护车灯。力传导的过程:外物撞击灯罩,致使灯罩带动支撑架41向第一底座3内底面移动,第一触发器42受挤压力触发断裂,第一触发器42断裂后卡接片41a顺利向下扭转,使得卡接片41a脱离罩体2外表面上的卡孔;两个罩体2失去卡接片41a的束缚力后,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向上回弹至灯台1上方,同时灯台1在第一弹簧43的作用下缩回至第一底座3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台和用于回弹至灯台上方保护灯体的旋转护罩;所述旋转护罩包括一左一右的两个罩体,两个所述罩体的旋转端分别通过扭簧铰接在灯台的侧沿上,并在静默时旋转至灯台下方合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台和用于回弹至灯台上方保护灯体的旋转护罩;所述旋转护罩包括一左一右的两个罩体,两个所述罩体的旋转端分别通过扭簧铰接在灯台的侧沿上,并在静默时旋转至灯台下方合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底座和触发组件;所述灯台和旋转护罩均通过触发组件安装在第一底座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支撑架和第一触发器;所述第一底座内设有一开口向上的滑动腔;所述支撑架可上下滑动的设于滑动腔内,支撑架呈上下连通的环形中空结构,支撑架顶部设有灯罩,支撑架底部沿内环通过扭簧等间距的铰接有多个横向设置的卡接片;所述第一触发器有多个,每个第一触发器一端与对应卡接片旋转副的底部连接并限制卡接片向下扭转,另一端与第一底座内底面连接;两个所述罩体的外表面上对应卡接片的位置均设有多个卡孔,两个罩体在支撑架内均通过卡孔卡接在卡接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罩体的底部合拢处开设形成有一通孔。所述第一弹簧通过通孔一端与灯台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底座底面连接;第一弹簧为拉伸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内设有一开口向上的空腔;所述第一底座可上下滑动的设于第二底座的空腔内,且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之间纵向的连接设有多个第二触发器和多个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为拉伸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腾戈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秦川三立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