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帮助心肺复苏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675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9
一种帮助心肺复苏的装置,包括阀盖和振荡体;阀盖与振荡体连接用于组成机体;机体内设置进气管路、出气管路、气缸、活塞、直线轴承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活塞沿着直线轴承长度方向在气缸内滑动以实现进气和出气;气缸正对活塞的压气端的壁面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气缸内设有用于封盖进气口的进气弹性件;进气弹性件靠近气体腔室的一侧设有进气压板,进气压板不封闭进气口;气体腔室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封盖出气口的出气弹性件;出气弹性件远离气体腔室的一侧设有出气压板;出气压板不封闭出气口。还提出了包括上述气体振荡装置的医疗器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进出气过程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的优点,避免了由软件控制开关导致的失效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帮助心肺复苏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帮助心肺复苏的装置。
技术介绍
高频正弦振荡通气机为医院常使用的医疗仪器;高频正弦振荡通气机产生的高频正弦通气以小于正常人机体的生理潮气量并以数倍于正常机体的呼吸频率来维持机体气体交换,其有别于传统的呼吸机。高频正弦振荡通气机要实现正弦振荡通气,一般由活塞泵或扬声器隔膜产生,该技术为高频通气机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现有的气体振荡装置的气体开关一般由电子器件触发来实现开与关,从而保障通气的流畅性配合,实现过程中需要用机械结构与电子线路配合,总体设计复杂。开关有软件控制,存在失效风险从而不能动作或乱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帮助心肺复苏的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气体振荡装置具有进出气过程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的优点,能有效避免由软件控制开关导致的失效风险。(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帮助心肺复苏的装置,包括阀盖、进气管路、出气管路、气缸、振荡体、活塞、直线轴承、驱动机构、出气压板、出气弹性件、进气弹性件和进气压板;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分别设置在阀盖上;阀盖与振荡体连接并组成能形成振荡气体空间的机体;直线轴承设置在机体内内;气缸滑动设置在直线轴承内,气缸具有与驱动机构相连的连接杆和与气体接触的活塞;活塞与连接杆连接用于驱动活塞沿着直线轴承的长度方向在气缸内滑动以形成振动气体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在机体内;气缸正对活塞的压气端的壁面上设有用于使气缸与进气管路连通的进气口和用于使气缸和出气管路连通的振荡气体出气口;气缸内设置用于封盖进气口的进气弹性件;进气弹性件靠近气缸的一侧设有进气压板;进气压板的尺寸小于进气弹性件的尺寸用于以保证进气压板不封闭进气口;气缸的顶端上还设置用于封盖出气口的出气弹性件;出气弹性件远离气缸的一侧设有出气压板;出气压板的尺寸小于出气弹性件的尺寸用于以保证出气压板不封闭出气口。优选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有多个;多个进气口环绕进气弹性件;多个所述出气口环绕所述出气弹性件;进气压板位于多个进气口围成的空间内;出气压板位于多个出气口围成的空间内。优选的,活塞靠近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一端包覆有隔离膜。优选的,隔离膜远离活塞的一端设有隔离压板;隔离压板与活塞连接。优选的,隔离膜的端部分别设置在阀盖与振荡体相互连接装配处;阀盖与振荡体相互压紧的端面处设置有用于防止气体泄漏的密封环;隔离膜延伸至气缸的外侧且与密封环相连。优选的,阀盖的一侧设置有喷嘴;喷嘴的进气端与出气管路连通。优选的,驱动机构为用于驱动活塞与连接杆在气缸内运动形成正弦形压力变化的气体的正弦驱动机构。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偏心轮和平衡锤;偏心轮上设有平衡锤,偏心轮设置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偏心轮的偏心位置处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优选的,活塞为空心塞体,活塞靠近进气口的一端设置塞环。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帮助心肺复苏的医疗设备,包括用于与人体鼻腔连通的输气管路和上述气体振荡装置,输气管路的进气端与出气管路的出口连通。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气体振荡装置,其在机体上设置有气缸、活塞、驱动机构、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驱动机构驱动活塞在直线轴承内沿着直线轴承的长度方向上下往复移动,活塞在气缸内滑动实现气缸内气体的压力变化,以实现从进气管进气和从出气管出气;活塞在直线轴承内滑动,从而大大降低活塞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大提高活塞的使用寿命,进而大大提高设备部件更换周期;通过上述过程实现气体振荡装置进气和出气的过程,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且噪声小,避免了由软件控制开关导致的失效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帮助心肺复苏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帮助心肺复苏的装置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帮助心肺复苏的装置中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阀盖;2、进气管路;3、出气管路;4、气缸;5、密封环;6、振荡体;7、活塞;8、塞环;9、连接杆;10、直线轴承;11、驱动机构;12、隔离压板;13、隔离膜;14、出气压板;15、出气弹性件;16、出气口;17、进气口;18、进气弹性件;19、进气压板;20、偏心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帮助心肺复苏的装置,包括阀盖1、进气管路2、出气管路3、气缸4、振荡体6、活塞7、直线轴承10、驱动机构11、出气压板14、出气弹性件15、进气弹性件18和进气压板19;进气管路2和出气管路3分别设置在阀盖1上;阀盖1与振荡体6连接并组成能形成振荡气体空间的机体;直线轴承10设置在机体内;气缸4滑动设置在直线轴承10内,气缸4具有与驱动机构11相连的连接杆9和与气体接触的活塞7;活塞7与连接杆9连接用于驱动活塞7沿着直线轴承10的长度方向在气缸4内滑动以形成振动气体的驱动机构11;驱动机构11设置在机体内;具体的,气缸4通过进气管路2与外界连通,气缸4通过出气管路3将气体输出,驱动机构11用于驱动活塞7沿着直线轴承10的长度方向在气缸4内滑动实现气缸4内气体的压力变化,进而进行气体的吸入和排出;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直线轴承10是一种直线运动系统,用于直线行程与圆柱轴配合使用。由于直线轴承10的承载球与轴承外套点接触,钢球以最小的摩擦阻力滚动,因此直线轴承具有摩擦小,且比较稳定,不随轴承速度而变化,能获得灵敏度高、精度高的平稳直线运动,通过设置的直线轴承10大大降低了本技术运行时的摩擦力;气缸4正对活塞7的压气端的壁面上设有用于使气缸4与进气管路2连通的进气口17和用于使气缸4和出气管路3连通的振荡气体出气口16;需要说明的是,活塞7在气缸4内沿着直线轴承10的长度方向向下滑动时,进气弹性件18向内侧发生变形,使进气管路2与气缸4连通;气缸4内设置用于封盖进气口17的进气弹性件18;进气弹性件18靠近气缸4的一侧设有进气压板19;进气压板19的尺寸小于进气弹性件18的尺寸用于以保证进气压板19不封闭进气口17;气缸4的顶端上还设置用于封盖出气口16的出气弹性件15;出气弹性件15远离气缸4的一侧设有出气压板14;出气压板14的尺寸小于出气弹性件15的尺寸用于以保证出气压板14不封闭出气口16。活塞7在气缸4内沿着直线轴承10的长度方向向上滑动时,出气弹性件15向外打开,使出气管路3与气缸4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帮助心肺复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盖(1)、进气管路(2)、出气管路(3)、气缸(4)、振荡体(6)、活塞(7)、直线轴承(10)、驱动机构(11)、出气压板(14)、出气弹性件(15)、进气弹性件(18)和进气压板(19);/n进气管路(2)和出气管路(3)分别设置在阀盖(1)上;阀盖(1)与振荡体(6)连接并组成能形成振荡气体空间的机体;直线轴承(10)设置在机体内;/n气缸(4)滑动设置在直线轴承(10)内,气缸(4)具有与驱动机构(11)相连的连接杆(9)和与气体接触的活塞(7);活塞(7)与连接杆(9)连接用于驱动活塞(7)沿着直线轴承(10)的长度方向在气缸(4)内滑动以形成振动气体的驱动机构(11);驱动机构(11)设置在机体内;/n气缸(4)正对活塞(7)的压气端的壁面上设有用于使气缸(4)与进气管路(2)连通的进气口(17)和用于使气缸(4)和出气管路(3)连通的振荡气体出气口(16);/n气缸(4)内设置用于封盖进气口(17)的进气弹性件(18);进气弹性件(18)靠近气缸(4)的一侧设有进气压板(19);进气压板(19)的尺寸小于进气弹性件(18)的尺寸用于以保证进气压板(19)不封闭进气口(17);/n气缸(4)的顶端上还设置用于封盖出气口(16)的出气弹性件(15);出气弹性件(15)远离气缸(4)的一侧设有出气压板(14);出气压板(14)的尺寸小于出气弹性件(15)的尺寸用于以保证出气压板(14)不封闭出气口(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帮助心肺复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盖(1)、进气管路(2)、出气管路(3)、气缸(4)、振荡体(6)、活塞(7)、直线轴承(10)、驱动机构(11)、出气压板(14)、出气弹性件(15)、进气弹性件(18)和进气压板(19);
进气管路(2)和出气管路(3)分别设置在阀盖(1)上;阀盖(1)与振荡体(6)连接并组成能形成振荡气体空间的机体;直线轴承(10)设置在机体内;
气缸(4)滑动设置在直线轴承(10)内,气缸(4)具有与驱动机构(11)相连的连接杆(9)和与气体接触的活塞(7);活塞(7)与连接杆(9)连接用于驱动活塞(7)沿着直线轴承(10)的长度方向在气缸(4)内滑动以形成振动气体的驱动机构(11);驱动机构(11)设置在机体内;
气缸(4)正对活塞(7)的压气端的壁面上设有用于使气缸(4)与进气管路(2)连通的进气口(17)和用于使气缸(4)和出气管路(3)连通的振荡气体出气口(16);
气缸(4)内设置用于封盖进气口(17)的进气弹性件(18);进气弹性件(18)靠近气缸(4)的一侧设有进气压板(19);进气压板(19)的尺寸小于进气弹性件(18)的尺寸用于以保证进气压板(19)不封闭进气口(17);
气缸(4)的顶端上还设置用于封盖出气口(16)的出气弹性件(15);出气弹性件(15)远离气缸(4)的一侧设有出气压板(14);出气压板(14)的尺寸小于出气弹性件(15)的尺寸用于以保证出气压板(14)不封闭出气口(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帮助心肺复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口(17)和出气口(16)分别设有多个;多个进气口(17)环绕进气弹性件(18);多个所述出气口(16)环绕所述出气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鹏彦马松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马行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