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脱硫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40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由吸收塔与除雾塔组成,且吸收塔位于除雾塔的下端,所述吸收塔的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开设有烟气入口,所述除雾塔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烟气出口,所述吸收塔的内部上端活动安装有喷淋层,所述除雾塔的内部上端位置活动安装有支撑梁,相邻所述支撑梁之间活动安装有除雾器叶片,相邻所述支撑梁之间位于除雾器叶片的上下两端均活动安装有除雾器管道,所述喷淋层还可以活动安装于除雾塔的内部下端,该脱硫吸收塔可以降低吸收塔内除雾器区域的烟气流速,满足除雾器设备要求,实现除雾器出口液滴的排放性能指标,同时吸收塔直径入口区域小于除雾器区域,可以实现脱硫性能、经济等指标的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脱硫吸收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硫吸收塔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脱硫吸收塔。
技术介绍
烟气脱硫是有效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不可替代的技术,烟气脱硫的方法很多,根据物理及化学的基本原理,大体上可分为吸收法、吸附法及催化法三种,吸收法是净化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吸收法又分为干法和湿法。现有烟气湿法脱硫的原理是利用石灰石浆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将二氧化硫转化成石膏,达到去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目的,上述反应在脱硫吸收塔内,烟气流程按流向一般是烟气入口区域,喷淋区域,除雾器区域,石灰石浆液通过循环喷嘴雾化成液滴,按重力方向流向塔底,气液方向相反,形成两相反应区。在烟气脱硫(FGD)系统中的关键装置脱硫吸收塔设计中,为了满足脱硫性能、经济等指标以及除雾器正常运行的要求,需要限定设计烟气流速范围大约在3~6m/s,现有脱硫吸收塔本体的塔直径从烟气入口到除雾器上部的烟气出口的区域范围内是相同的,则此区域范围内烟气流速相同,此时,烟气设计流速一般是满足除雾器设备要求,以保证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的排放性能指标,而没有实现脱硫性能、经济等指标的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脱硫吸收塔,该新型的脱硫吸收塔可以降低吸收塔内除雾器区域的烟气流速,满足除雾器设备要求,实现除雾器出口液滴的排放性能指标,同时吸收塔直径入口区域小于除雾器区域,可以实现脱硫性能、经济等指标的最大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由吸收塔与除雾塔组成,且吸收塔位于除雾塔的下端,所述吸收塔的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开设有烟气入口,所述除雾塔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烟气出口,所述吸收塔的内部上端活动安装有喷淋层,所述除雾塔的内部上端位置活动安装有支撑梁,相邻所述支撑梁之间活动安装有除雾器叶片,相邻所述支撑梁之间位于除雾器叶片的上下两端均活动安装有除雾器管道。优选的,所述喷淋层还可以活动安装于除雾塔的内部下端。由于除雾塔的直径大于吸收塔的直径,因此喷淋层可布置更多的喷嘴,从而提高脱硫效率。优选的,所述除雾塔的直径大于吸收塔的直径,且除雾塔与吸收塔的塔径比例为1.02:1~2:1。除雾塔的塔径大于吸收塔的塔径,使得除雾塔内部的烟气流速小于吸收塔内部的烟气流速,确保除雾塔内部烟气流速满足除雾器的最佳性能要求,提高除雾效率。优选的,所述喷淋层的层数为1~7层,且喷淋层由若干喷淋管道与喷淋嘴组成。通过增加喷淋层的数量,从而提高脱硫效率。优选的,所述吸收塔的截面面积与塔体整体风量的比例为1:3~1:6。达到调整烟气流速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吸收塔与除雾塔为圆柱状和圆台状组合结构。除雾塔的塔径大于吸收塔的塔径,使得除雾塔内部的烟气流速小于吸收塔内部的烟气流速,确保除雾塔内部烟气流速满足除雾器的最佳性能要求,提高除雾效率。优选的,所述吸收塔与除雾塔为方柱状和方台状组合结构。吸收塔与除雾塔设为方柱状和方台状可增加塔体直径,能够为喷淋层布置更多的喷嘴,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优选的,相邻所述除雾器管道之间相互交错分布,所述除雾器叶片为V字形。V形除雾器叶片增加了与烟气的接触面积,烟气与除雾器叶片撞击后实现水气分离,通过除雾器管道冲水可对除雾器进行冲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中实施例视图;图4位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梁、除雾器叶片及除雾器管道相结合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塔体;2、吸收塔;3、除雾塔;4、烟气入口;5、烟气出口;6、喷淋层;7、支撑梁;8、除雾器叶片;9、除雾器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由吸收塔2与除雾塔3组成,且吸收塔2位于除雾塔3的下端,所述吸收塔2的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开设有烟气入口4,所述除雾塔3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烟气出口5,所述除雾塔3的内部上端位置活动安装有支撑梁7,相邻所述支撑梁7之间活动安装有除雾器叶片8,相邻所述支撑梁7之间位于除雾器叶片8的上下两端均活动安装有除雾器管道9;实施例一所述吸收塔2的内部上端活动安装有喷淋层6;烟气通过烟气入口4进入到吸收塔2内部,喷淋层6通过喷嘴喷淋浆液,进而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吸收,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脱硫效率达到98%,脱硫后的烟气进入到除雾塔3内部,烟气进入除雾塔3内部后与除雾器叶片8产生碰撞,从而实现对烟气的水气分离处理,之后处理完成的烟气通过烟气出口5排出塔体1,分离出来的液体则凝结在除雾器叶片8形成雾滴,由于除雾塔3的直径大于吸收塔2的直径,使得除雾塔3内部的烟气流速小于吸收塔2内部的烟气流速,避免烟气流速过快而造成水分的二次夹带,提高除雾效率,使得出口烟气中雾滴含量小于50mg/Nm3,达到了脱硫工艺最优性能。可实现脱硫性能、经济等指标的最大化;实施例二所述喷淋层6还可以活动安装于除雾塔3的内部下端;烟气通过烟气入口4进入到吸收塔2内部,由于除雾塔3内部的喷淋层6通过喷嘴喷淋浆液,进而对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由吸收塔(2)与除雾塔(3)组成,且吸收塔(2)位于除雾塔(3)的下端,所述吸收塔(2)的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开设有烟气入口(4),所述除雾塔(3)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烟气出口(5),所述吸收塔(2)的内部上端活动安装有喷淋层(6),所述除雾塔(3)的内部上端位置活动安装有支撑梁(7),相邻所述支撑梁(7)之间活动安装有除雾器叶片(8),相邻所述支撑梁(7)之间位于除雾器叶片(8)的上下两端均活动安装有除雾器管道(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由吸收塔(2)与除雾塔(3)组成,且吸收塔(2)位于除雾塔(3)的下端,所述吸收塔(2)的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开设有烟气入口(4),所述除雾塔(3)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烟气出口(5),所述吸收塔(2)的内部上端活动安装有喷淋层(6),所述除雾塔(3)的内部上端位置活动安装有支撑梁(7),相邻所述支撑梁(7)之间活动安装有除雾器叶片(8),相邻所述支撑梁(7)之间位于除雾器叶片(8)的上下两端均活动安装有除雾器管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层(6)还可以活动安装于除雾塔(3)的内部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塔(3)的直径大于吸收塔(2)的直径,且除雾塔(3)与吸收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刚宋云鹏谭效德杨秀杰杨春雨赵允涛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