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32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蒸锅。现有蒸锅在蒸制小件食材或少量食材时存在浪费蒸汽的情况,影响使用体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和蒸制组件,底座上设水箱和发热部,水箱内设有隔水罩,隔水罩包括隔离内环和隔离外环,隔离内环内设有食材安置板,隔水罩内水源接收来自发热部的热量并转化为流经食材安置板的蒸汽。在隔离内环上设置食材安置板,为待蒸制食材提供安置承托平台,既确保食材能始终位于集中加热区内,提升蒸制效率,还能有效利用隔离内环中的狭小空间来汇聚蒸汽和热量并对少量或小件食材进行蒸制,提升热量利用效率,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蒸锅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锅。
技术介绍
现有蒸锅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蒸制组件,所述底座内设有水箱,水箱通过设于其顶部的敞口与所述蒸制组件通连,所述底座下方设有发热部,所述水箱内设有隔水罩,在使用时,发热部对隔水罩内水源加热,以使水源转化为可输入蒸制组件的蒸汽,但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蒸制组件内空间较大,导致其内温度上升缓慢,尤其在蒸制小件或少量食材时,既影响食材蒸制效率,还会出现热量浪费的情况,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蒸锅,在隔离内环上设置食材安置板,使得隔水罩具有承托食材的平台,既有效提升蒸制效率,还提升热量利用效率,提升使用体验。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蒸锅,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蒸制组件,所述底座内设有水箱,水箱通过设于其顶部的敞口与所述蒸制组件通连,所述底座下方设有发热部,所述水箱内设有隔水罩,水箱被分隔为位于隔水罩内的集中加热区以及位于隔水罩外的储水区,所述隔水罩包括同轴套置的隔离内环和隔离外环,所述隔离内环内设有食材安置板,隔水罩内水源接收来自发热部的热量并转化为流经食材安置板的蒸汽。在隔离内环上设置食材安置板,为待蒸制食材提供安置承托平台,既确保食材能始终位于集中加热区内,提升蒸制效率,还能有效利用隔离内环中的狭小空间来汇聚蒸汽和热量并对少量或小件食材进行蒸制,提升热量利用效率,提升使用体验。隔水罩起到隔离保温的作用,发热部产生热量被传递至集中加热区内,对位于集中加热区内的水源进行加热,使得水箱内位于集中加热区内的水源先于其余区域的水源变热,有效避免水箱内水源因整体受热而发生扩散热量增大的情况,有效提升蒸汽产生效率和热量利用效率。在使用时,蒸汽自下而上穿越食材安置板并对食材进行蒸制加工。作为优选,所述食材安置板上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安置槽。安置槽对食材起到定位作用,防止食材因偏移倚靠而发生受热不均的情况,确保食材蒸制品质。使用时,食材底部嵌置在安置槽内,对食材起到水平向限位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安置槽的槽底面设有辅助通气孔。安置槽的槽腔通过辅助通气孔与隔离内环底部空间通连,蒸汽自下而上穿越辅助通气孔后与食材底部表面接触,对食材底部起到加热作用,确保食材能被均匀加热。作为优选,所述安置槽的槽壁为球面,所述安置槽的槽口直径为B,B≥60mm。安置槽的槽壁轮廓与待蒸制食材的表面轮廓匹配,通过增加接触面积来提升定位稳定性,防止食材在食材安置板上发生偏移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食材安置板中部设有与所述安置槽错位设置的主通气孔。主通气孔起到竖向通连分置在食材安置板上方和下方空间的作用,使得蒸汽能自下而上穿越主通气孔并对食材外露于安置槽的表面进行加热,确保食材蒸制品质。作为优选,所述食材安置板周缘与所述隔离内环的内侧壁间设有侧置通气孔,所述侧置通气孔与所述安置槽的槽口周缘毗邻设置。侧置通气孔的下端口与隔离内环底部空间通连,上端口与安装槽的槽壁通连,蒸汽穿越侧置通气孔并与食材侧壁接触,对食材侧壁起到加热作用,提升蒸制品质。作为优选,所述隔水罩顶面设有开口,隔水罩内产生的蒸汽自下而上依次穿越开口、敞口后进入蒸制组件。隔水罩内产生的蒸汽自下而上通过开口输入蒸制组件内,实现蒸制食材的功能。作为优选,所述蒸制组件包括蒸屉以及盖合在蒸屉上的盖体。蒸屉为食材提供安置空间,盖体盖合在蒸屉上,有效防止蒸屉内蒸汽向外泄漏,通过聚集蒸汽来提升热量利用效率。作为优选,所述食材安置板设置在所述隔离内环的内侧壁中部,以使食材安置板悬置在水箱底面上方,所述食材安置板与水箱底面间距离为A,A≥5mm。食材安置板被设置在隔离内环中部,食材安置板与水箱底面间隔设置,既有效防止食材发生浸没水源内的情况,确保蒸制品质,还通过缩短食材安置板与水源间距离来减少热量损耗,提升热量利用效率,进而提升蒸制效率。当A<5mm时,食材容易被浸没水源中,食材会因与沸水接触而被煮熟,影响蒸制体验。作为优选,所述水箱底面中部向上隆起形成发热腔,所述发热部设置在所述发热腔内,安装到位后,所述隔离外环套置在所述发热腔上,所述隔离内环的底缘抵触在发热腔的顶面上。发热部设置在发热腔内,对发生部产生的热量起到汇聚会传递的作用,发热腔侧壁围合发热部,既通过增加接触面积来提升热量传递效率,还有效防止热量四向扩散损耗。作为优选,所述隔离外环底缘设有外置缺口,所述隔离内环底缘设有内置缺口,以使集中加热区与储水区互相通连。水箱内水源通过外置缺口和内置缺口实现在集中加热区和储水区间流动,确保集中加热区被加热蒸发后能获得及时补充,既通过减小集中加热区体积来提升其内水源升温速度,还利用储水区为集中加热区补充水源,有效防止集中加热区发生干烧的情况,确保使用安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隔离内环上设置食材安置板,为待蒸制食材提供安置承托平台,既确保食材能始终位于集中加热区内,提升蒸制效率,还能有效利用隔离内环中的狭小空间来汇聚蒸汽和热量并对少量或小件食材进行蒸制,提升热量利用效率,提升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隔水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底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隔水罩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所述蒸制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水箱,12、敞口,13、发热部,14、发热腔,2、蒸制组件,21、蒸屉,22、盖体,3、隔水罩,31、隔离内环,311、内置缺口,32、隔离外环,321、外置缺口,33、食材安置板,331、安置槽,332、辅助通气孔,333、主通气孔,334、侧置通气孔,34、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蒸锅。如图1所示的一种蒸锅,由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蒸制组件2组成,所述底座1内设有水箱11,水箱11通过设于其顶部的敞口12与所述蒸制组件2通连,所述底座1下方设有发热部13,所述水箱11内设有隔水罩3,水箱11被分隔为位于隔水罩3内的集中加热区以及位于隔水罩3外的储水区,所述隔水罩3包括同轴套置的隔离内环31和隔离外环32,所述隔离内环31内设有食材安置板33,隔水罩3内水源接收来自发热部13的热量并转化为流经食材安置板33的蒸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锅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蒸制组件2。所述底座1用于产生蒸汽,蒸制组件2用于存放食材。在使用时,底座1产生的蒸汽向上输送至蒸制组件2内,蒸制组件2内的食材与蒸汽接触并接收热量,以使食材被蒸制成熟。在此过程中,所述底座1具有存储水源和加热形成蒸汽的功能,所述蒸制组件2具有聚拢蒸汽并对食材进行蒸制成熟的功能,两者配合实现食材蒸制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内设有用于存储水源的水箱11,水箱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蒸锅,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蒸制组件,所述底座内设有水箱,水箱通过设于其顶部的敞口与所述蒸制组件通连,所述底座下方设有发热部,所述水箱内设有隔水罩,水箱被分隔为位于隔水罩内的集中加热区以及位于隔水罩外的储水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罩包括同轴套置的隔离内环和隔离外环,所述隔离内环内设有食材安置板,隔水罩内水源接收来自发热部的热量并转化为流经食材安置板的蒸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蒸锅,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蒸制组件,所述底座内设有水箱,水箱通过设于其顶部的敞口与所述蒸制组件通连,所述底座下方设有发热部,所述水箱内设有隔水罩,水箱被分隔为位于隔水罩内的集中加热区以及位于隔水罩外的储水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罩包括同轴套置的隔离内环和隔离外环,所述隔离内环内设有食材安置板,隔水罩内水源接收来自发热部的热量并转化为流经食材安置板的蒸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材安置板上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安置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槽的槽底面设有辅助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槽的槽壁为球面,所述安置槽的槽口直径为B,B≥6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材安置板中部设有与所述安置槽错位设置的主通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体验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王钰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