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卫萍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55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底座和底座上的放置台,底座为一个矩形框体结构,其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末端固定焊接有安装块,且其左侧的连接板上固定焊接有电机支架,安装块前侧开设有齿轮槽口,且其框体的中间设置有导杆,导杆上设置有齿轮槽,导杆的上表面与放置台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放置台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器;通过在装置中设置导杆,且在导杆上设置齿轮槽结构,并通过将导杆活动安装在安装块中,且通过伺服电机转子上的齿轮与其上的齿轮槽结构啮合连接,从而通过电机很方便的对放置台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让使用者可以以最适合的高度使用教学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本技术涉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
,具体为一种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医学教学还是主要停留在用黑板粉笔板书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设备只能放置在大的教室或简易多媒体教室,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占用空间,而且使用非常不方便,课堂效率低。粉笔板书教学会导致拿粉笔的手被灼伤,擦黑板产生的粉尘也会给教师以及学生的呼吸系统带来伤害。此外传统的备课模式限制了教师的教课内容,减少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传播,计算机辅助教学也被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现今的多媒体设备占用面积大,不便于移动,导致讲课效率低下,若突然断电,将严重影响教学工作的进行,而且其高度无法调节,从而使身高差异较大的授课者使用同一设备时会严重影响授课者的使用,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底座和底座上的放置台,所述底座为一个矩形框体结构,其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末端固定焊接有安装块,且其左侧的连接板上固定焊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另一侧边固定焊接在底座的前侧内壁上,所述安装块为一个矩形框,其前侧开设有齿轮槽口,且其框体的中间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上设置有齿轮槽结构,所述导杆的上表面与放置台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所述放置台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开关。优选的,所述导杆的底端固定焊接有电源箱,所述电源箱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电机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子上转动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上的轮齿与导杆上的齿轮槽结构啮合设置。优选的,所述显示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放置台上,且显示器的背面设置有阅片台,所述阅片台中设置有灯管,且其上方设置有夹片夹。优选的,所述放置台的左侧设置有插座,所述插座上设置有HDMI接口、VGA接口、USB接口、两项电源插孔和三项电源插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装置中设置导杆,且在导杆上设置齿轮槽结构,并通过将导杆活动安装在安装块中,且通过伺服电机转子上的齿轮与其上的齿轮槽结构啮合连接,从而通过电机很方便的对放置台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让使用者可以以最适合的高度使用教学设备;2.并在导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源箱,从而让其在有电时可以储备一部分电能,从而当出现停电时,让装置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而且避免了短时间跳闸,导致装置停机重启而浪费大量教学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导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装置升起时示意图。图中:底座1、放置台2、连接板3、安装块4、齿轮槽口5、电机支架6、导杆7、齿轮槽结构8、电源箱9、万向轮10、伺服电机11、齿轮12、控制开关13、插座14、转轴15、显示器16、阅片台17、夹片夹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底座1和底座1上的放置台2,底座1为一个矩形框体结构,其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末端固定焊接有安装块4,且其左侧的连接板3上固定焊接有电机支架6,电机支架的另一侧边固定焊接在底座1的前侧内壁上,安装块4为一个矩形框,其前侧开设有齿轮槽口5,且其框体的中间设置有导杆7,导杆8上设置有齿轮槽结构8,导杆7的上表面与放置台2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放置台2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器16,显示器16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开关13。进一步地,导杆7的底端固定焊接有电源箱9,电源箱9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0,通过在导杆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源箱9,从而让其在有电时可以储备一部分电能,从而当出现停电时,让装置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而且避免了短时间跳闸,导致装置停机重启而浪费大量教学时间,而且万向轮10可以方便教学设备的移动;进一步地,电机支架6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的转子上转动安装有齿轮12,齿轮12上的轮齿与导杆7上的齿轮槽结构啮合设置,通过在装置中设置导杆7,且在导杆7上设置齿轮槽结构8,并通过将导杆7活动安装在安装块4中,且通过伺服电机11转子上的齿轮12与其上的齿轮槽结构8啮合连接,从而通过电机很方便的对放置台2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让使用者可以以最适合的高度使用教学设备;进一步地,显示器16通过转轴15转动安装在放置台2上,且显示器的背面设置有阅片台17,阅片台17中设置有灯管,且其上方设置有夹片夹18,通过让显示器16转动设置在放置台1上,从而让授课者,可以对显示器的显示角度进行调节,从而方便教学工作,而且其背面的阅片台17可以让授课者用真实的CT片让学习者进行实践分析,从而促进教学效果;进一步地,放置台2的左侧设置有插座14,插座14上设置有HDMI接口、VGA接口、USB接口、两项电源插孔和三项电源插孔,通过设置多种接口,让装置可以与其他电子设备实现功能连接;工作原理:实际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电源箱9底面的万向轮10将教学装置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启动控制开关13,通过其控制伺服电机11转动,从而带动电机转子上的齿轮12转动,通过齿轮12的转动带动导杆7在安装块4中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底座1会逐渐贴合底面,当贴合底面后,教学装置便可以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并保证其不会发生滑动,然后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身高来对放置台2的高度进行进一步的调节,然后将电脑等设备通过插座14上的接线口接好,便可以进行教学工作,而且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位置对显示器16进行调节,而且可以转动显示器16的方向,通过其后方的阅片台17向学生对实际阅览CT片进行教学,而且装置在停电后,可以通过电源箱9继续供电,从而避免短时间停电所给教学工作所带来的影响。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底座(1)和底座(1)上的放置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一个矩形框体结构,其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末端固定焊接有安装块(4),且其左侧的连接板(3)上固定焊接有电机支架(6),所述电机支架的另一侧边固定焊接在底座(1)的前侧内壁上,所述安装块(4)为一个矩形框,其前侧开设有齿轮槽口(5),且其框体的中间设置有导杆(7),所述导杆(7)上设置有齿轮槽结构(8),所述导杆(7)的上表面与放置台(2)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所述放置台(2)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器(16),所述显示器(16)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开关(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底座(1)和底座(1)上的放置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一个矩形框体结构,其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末端固定焊接有安装块(4),且其左侧的连接板(3)上固定焊接有电机支架(6),所述电机支架的另一侧边固定焊接在底座(1)的前侧内壁上,所述安装块(4)为一个矩形框,其前侧开设有齿轮槽口(5),且其框体的中间设置有导杆(7),所述导杆(7)上设置有齿轮槽结构(8),所述导杆(7)的上表面与放置台(2)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所述放置台(2)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器(16),所述显示器(16)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开关(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7)的底端固定焊接有电源箱(9),所述电源箱(9)的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萍
申请(专利权)人:张卫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