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555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安装于黑板框架上的触控显示单元、左书写板和右书写板,还包括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所述触控显示单元进一步包括面板层、触控膜和透明板层,所述触控膜贴敷于面板层的一表面,所述透明板层相背于触控膜的表面粘贴连接有一液晶面板层,所述液晶面板层相背于触控膜的一侧设置有一灯箱,所述触控膜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和位于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之间的触摸感应层,所述第二基材层相背于第一基材层的表面具有一防眩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显示和书写的最佳状态,用户体验好,且滚珠的设计,结构巧妙,安装方便且节约成本,提高了黑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媒体教学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黑板,属于教育装备

技术介绍
在教学过程中,黑板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施,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黑板智能化也成为黑板发展的趋势。智能黑板是一种能够实现触控互动、多媒体教学和粉笔书写的智能互动教学设备,借助纳米触控技术将传统的手写黑板和多媒体设备相结合,在粉笔板书和多媒体应用之间轻松切换,黑板上同一块面积既可以像普通黑板一样用粉笔正常书写,也可以像触控显示设备一样触控观看PPT、视频、图片、动画等各种丰富的多媒体应用,因此可以广泛应用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然而,触控显示设备为了实现显示的功能,必须选择透光性好的面板,而为了实现可书写的功能,触控显示设备的面板又必须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和颜色,这势必会对触控显示设备面板的透光性造成影响,为了同时满足显示和书写的功能,触控显示设备面板必须做折中选择而无法达到最佳显示、书写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媒体教学设备,该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显示和书写的最佳状态,用户体验好,且滚珠的设计,结构巧妙,安装方便且节约成本,提高了黑板的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安装于黑板框架上的触控显示单元、左书写板和右书写板,所述左书写板和右书写板位于触控显示单元左侧和右侧;还包括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此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各自的上端面与黑板框架上端面之间设置有条形导向凹槽和至少一个间隔分布的安装凹槽,至少一个滚珠嵌入安装凹槽内并位于条形导向凹槽内;r>所述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各自的下端与黑板框架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导向槽和至少一个间隔分布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嵌入导向槽内,并可以沿导向槽相对的两个侧壁滚动,使得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可沿左右方向移动;当触控显示单元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分别位于左书写板和右书写板前方,当触控显示单元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位于触控显示单元前方;所述触控显示单元进一步包括面板层、触控膜和透明板层,所述触控膜贴敷于面板层的一表面,所述透明板层位于触控膜相背于面板层的一侧,所述透明板层相背于触控膜的表面粘贴连接有一液晶面板层,所述液晶面板层相背于触控膜的一侧设置有一灯箱;所述触控膜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和位于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之间的触摸感应层,所述第二基材层相背于第一基材层的表面具有一防眩光层,所述触控膜具有防眩光层的表面与透明板层接触连接,所述触控膜远离所述防眩光层的另一表面与面板层粘贴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凹槽形状为半球形,所述条形导向凹槽的截面为半球形。2.上述方案中,所述液晶面板层进一步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和封装于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之间的液晶层。3.上述方案中,所述灯箱进一步包括边框、灯带和均光板,所述灯带的两端安装于边框上,所述导光板位于灯带与液晶面板层之间。4.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凹槽位于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各自的上端面,所述条形导向凹槽位于黑板框架上端面上。5.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凹槽位于黑板框架上端面上,所述条形导向凹槽位于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各自的上端面。6.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槽位于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各自的下端面,所述导向轮安装于黑板框架下端面上。7.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槽位于黑板框架下端面上,所述导向轮安装于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各自的下端面。8.上述方案中,所述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相向的两个侧端面设置有2个磁性相反的磁铁。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多媒体教学设备,其当触控显示单元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滑动至黑板两侧,分别位于左书写板和右书写板前方,当触控显示单元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在需要粉笔书写时,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位于触控显示单元前方,在兼顾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也提高了黑板的中间区域书写和学生观看效果,从而实现了显示和书写的最佳状态,用户体验好,且滚珠的设计,结构巧妙,安装方便且节约成本,提高了黑板的生产效率。2、本技术多媒体教学设备,其导向轮嵌入导向槽内,并可以沿导向槽相对的两个侧壁滚动,采用横向设置的滚轮进行导向,在导向的同时进行限位,且滚轮可以沿导向槽内壁滚动,减少活动书写板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便于对活动书写板的移动;另外,其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相向的两个侧端面设置有2个磁性相反的磁铁,既使得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拼接为整板时连接更加紧密稳定,也有利于靠近时主动贴近,大大降低了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拼接中间留有较大间隙的几率;其次,其当触控黑板需要显示和触控时,位于其两侧的左活动书写板和右活动书写板可以对触控黑板两侧的光线进行遮挡,大大减小了触控黑板处于显示状态时的反光,进一步提高了触控黑板的显示效果,使得显示更加清晰且没有反光。3、本技术多媒体教学设备,其透明板层相背于触控膜的表面粘贴连接有一液晶面板层,所述液晶面板层相背于触控膜的一侧设置有一灯箱,采用液晶面板和灯箱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并将液晶面板层直接连接在透明板层上,既对液晶面板层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液晶面板层的变形,又简化了黑板,尤其是触控显示单元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成本,还大大减薄了触控显示单元的厚度,使触控显示单元结构轻薄、易于拆装,可以从生产、运输、维修等多方面节约成本,使得黑板的重量由原来的200KG下降到50KG,不仅安装和运输方便,还提高了使用中的安全性,防止因黑板过重而掉落伤人的情况,且由于黑板重量的减轻,可在不影响安装稳定性的前提下将其固定方式简化,减少连接件使用及安装过程中打孔、连接等步骤;另外,其触控膜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和位于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之间的触摸感应层,所述第二基材层相背于第一基材层的表面具有一防眩光层,所述触控膜具有防眩光层的表面与透明板层接触连接,所述触控膜远离所述防眩光层的另一表面与面板层粘贴连接,触控膜上防眩光层形成一粗糙面,使得触控膜可以直接与透明板层紧密接触而不会产生水波纹等现象,保证触控显示单元的显示效果,减薄触控显示单元的厚度、保证触控的效果,使显示的画面逼真、色彩丰富,用户体验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多媒体教学设备结构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多媒体教学设备结构俯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多媒体教学设备结构侧视图;附图4为附图3中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3中A处局部结构仰视图;附图6为附图3中A处局部结构俯视图;附图7为附图3中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附图8为附图3中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附图9为本技术多媒体教学设备中触控显示单元局部结构剖视图;附图10为本技术多媒体教学设备中触控膜局部结构剖视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黑板框架(1)上的触控显示单元(2)、左书写板(3)和右书写板(4),所述左书写板(3)和右书写板(4)位于触控显示单元(2)左侧和右侧;/n还包括左活动书写板(5)和右活动书写板(6),此左活动书写板(5)和右活动书写板(6)各自的上端面与黑板框架(1)上端面之间设置有条形导向凹槽(7)和至少一个间隔分布的安装凹槽(8),至少一个滚珠(9)嵌入安装凹槽(8)内并位于条形导向凹槽(7)内;/n所述左活动书写板(5)和右活动书写板(6)各自的下端与黑板框架(1)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导向槽(10)和至少一个间隔分布的导向轮(11),所述导向轮(11)嵌入导向槽(10)内,并可以沿导向槽(10)相对的两个侧壁滚动,使得左活动书写板(5)和右活动书写板(6)可沿左右方向移动;/n当触控显示单元(2)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左活动书写板(5)和右活动书写板(6)分别位于左书写板(3)和右书写板前方,当触控显示单元(2)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左活动书写板(5)和右活动书写板(6)位于触控显示单元(2)前方;/n所述触控显示单元(2)进一步包括面板层(1a)、触控膜(2a)和透明板层(3a),所述触控膜(2a)贴敷于面板层(1a)的一表面,所述透明板层(3a)位于触控膜(2a)相背于面板层(1a)的一侧,所述透明板层(3a)相背于触控膜(2a)的表面粘贴连接有一液晶面板层(4a),所述液晶面板层(4a)相背于触控膜(2a)的一侧设置有一灯箱(7a);/n所述触控膜(2a)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201)、第二基材层(202)和位于第一基材层(201)、第二基材层(202)之间的触摸感应层(203),所述第二基材层(202)相背于第一基材层(201)的表面具有一防眩光层(204),所述触控膜(2a)具有防眩光层(204)的表面与透明板层(3a)接触连接,所述触控膜(2a)远离所述防眩光层(204)的另一表面与面板层(1a)粘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黑板框架(1)上的触控显示单元(2)、左书写板(3)和右书写板(4),所述左书写板(3)和右书写板(4)位于触控显示单元(2)左侧和右侧;
还包括左活动书写板(5)和右活动书写板(6),此左活动书写板(5)和右活动书写板(6)各自的上端面与黑板框架(1)上端面之间设置有条形导向凹槽(7)和至少一个间隔分布的安装凹槽(8),至少一个滚珠(9)嵌入安装凹槽(8)内并位于条形导向凹槽(7)内;
所述左活动书写板(5)和右活动书写板(6)各自的下端与黑板框架(1)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导向槽(10)和至少一个间隔分布的导向轮(11),所述导向轮(11)嵌入导向槽(10)内,并可以沿导向槽(10)相对的两个侧壁滚动,使得左活动书写板(5)和右活动书写板(6)可沿左右方向移动;
当触控显示单元(2)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左活动书写板(5)和右活动书写板(6)分别位于左书写板(3)和右书写板前方,当触控显示单元(2)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左活动书写板(5)和右活动书写板(6)位于触控显示单元(2)前方;
所述触控显示单元(2)进一步包括面板层(1a)、触控膜(2a)和透明板层(3a),所述触控膜(2a)贴敷于面板层(1a)的一表面,所述透明板层(3a)位于触控膜(2a)相背于面板层(1a)的一侧,所述透明板层(3a)相背于触控膜(2a)的表面粘贴连接有一液晶面板层(4a),所述液晶面板层(4a)相背于触控膜(2a)的一侧设置有一灯箱(7a);
所述触控膜(2a)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201)、第二基材层(202)和位于第一基材层(201)、第二基材层(202)之间的触摸感应层(203),所述第二基材层(202)相背于第一基材层(201)的表面具有一防眩光层(204),所述触控膜(2a)具有防眩光层(204)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泛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