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温室育苗及地膜覆盖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42 阅读:4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名贵中药材秦艽的温室育苗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技术包括育苗与移栽,育苗:种子采收、种子处理、土壤处理、播期、播种、微喷灌、苗床管理、抗逆锻炼、起苗;移栽:选地、整地施肥覆膜、苗子筛选、移栽;田间管理:中耕锄草、越冬管理、追肥、水分管理、病虫鼠害防治、收获。3年生以上的植株采种,种子经变温处理或播前赤霉素处理;温室育苗土壤用肥料和杀虫剂处理。播前使棚内温度达到55℃以上持续4小时烤棚;10月初播种来年4月底起苗移栽,5月初播种当年10月起苗移栽。栽培地前茬选禾谷类、豆类、薯类,前作收获后深翻施肥,整地后立即覆膜,移栽保苗密度为25-30万株/hm↑[2]。移栽后生长2-3年可以收挖;寒露与霜降之间收挖药效最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种植
,特别是名贵中药材秦艽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温室育苗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秦艽为常用中药,性平,味辛、苦。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之功能。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烦痛、小儿疳积发热黄疸、便血、小便不利、口疮毒、骨蒸发热,潮热烦渴及妇人胎热等病症。秦艽中药化学成分主要有龙胆宁碱(即秦艽碱甲,Gentianine)、龙胆次碱(即秦艽碱乙,Gentianidine)及秦艽碱丙;还含有挥发油及糖类。秦艽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既是常用的煎剂饮片,又是金毛狗脊丸、独活寄生丸、祛风舒筋丸、关节炎丸、腰椎痹痛丸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目前我国年销售量约30万千克。此品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其价格都稳定在20元/千克左右。1995年之后价格上涨,目前价格为50元/千克。秦艽目前完全依靠野生资源供应市场。野生资源分布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主要分布区在我国海拔2200--3500m范围内。秦艽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高山草地、林缘、灌丛及沟谷。秦艽花期7-9月,果期8-10月,种子成熟期在9月中旬一直延续到11月中旬。由于货紧价扬,毁灭性采集导致野生资源枯竭,引起市场供应更加紧张,这种恶性循环愈演愈烈,使秦艽濒临灭绝。我国已把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列为国家三级保护野生药用植物。秦艽种子直径约1毫米左右,种子发芽率极低,在野生条件下秦艽的自然繁殖率很低,生长缓慢,难以恢复药源。秦艽分布地区大多为草原区,采挖过程中,每一株秦艽挖取25cm见方的草皮,挖出的土壤覆盖约半径25cm的草被,形成很重要的风蚀和水蚀的点源。大量采挖使草场被破坏得干疮百孔,已成为药材产区草原退化的原因之一。因此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开发,即是保护秦艽野生资源的主要途径;也是消除草被破坏隐患,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提供临床用药的需要。但是目前尚无一种理想的人工栽培秦艽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秦艽的人工栽培技术,以便于大量培植这种中草药,提供中草药药源,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本专利技术申请所涉及的秦艽物种确指龙胆科植物秦艽(亦称大叶龙胆Gentiaha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亦称粗茎龙胆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t Burk.)。本专利技术申请所涉及的栽培技术系指前述秦艽物种的温室育苗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下述步骤1.温室育苗1.1种子处理①种子采收采收种子选3年生(移栽后第二年)以上的植株,大部分蒴果变黄时,其中的种子成褐色或棕色,这时可以收获种子。用剪刀将果穗剪下,放通风阴凉处,后熟7-8天,脱粒;②种子储藏秦艽种子采收后,待种子含水量12-13%左右时,装在棉布袋中储藏,不可密封储藏,储藏期间避免烟熏、鼠害、虫害、水湿等。秦艽种子储藏期不超过12个月;③种子处理储藏期间变温处理或播前赤霉素处理。a.种子的变温处理收获至11月30日储藏温度20至10℃;12月份储藏温度5至-3℃;1月份储藏温度0至-6℃;2月份储藏温度-3至5℃;3月份储藏温度10至15℃;4月份储藏温度15至20℃。通过变温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达80%以上;b.种子的赤霉素处理播前赤霉素处理,浓度为10ug/g,浸泡20小时,出苗率可达90%以上;1.2温室育苗技术①土壤处理土壤处理配方每平方米腐熟羊粪5kg,森林土或泥炭土15kg,过磷酸钙100g,磷酸二铵50g,50%锌硫磷0.3g,细沙10kg;与原土壤25cm表土通过深翻混合均匀,耙细整平。播前烤棚封闭温室使棚内温度达到55℃以上持续4小时,灌透底墒水,待入渗后播种;②播期温室地温高,处理好的种子随时可以播种,一年可以育苗两茬,5月初或10月初播种;③播种播种密度2550-2650粒/m2,播种量12kg/hm2,播种方法用细砂拌种子,用手均匀撒播在畦面;种子播下后,用铁网筛将细碎的湿土筛在种子上,覆土0.5-1厘米,立即覆盖遮阳网;④微喷灌约2-5天喷灌一次,灌水量5-10kg/m2,以保持土壤表面湿润为度;⑤苗床管理播后苗床保持湿润。苗出齐后开始第一次除草。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及时除草;苗高3-4厘米时间苗,最小苗间距约1.0cm,平均苗间距2.5cm;⑥幼苗抗逆锻炼移栽前20-30天逐步揭去覆盖膜或打开通风口,逐渐加大通风量,降低湿度和温度,增强光照;⑦起苗秦艽10月初育苗来年4月底起苗移栽,5月初播种当年10月起苗移栽。起苗苗龄达到展开叶片4个以上。起苗方法是先用三齿铁杈将苗掘起,然后轻轻翻下,拣出苗子;将挖起的苗子按20%少量带土,扎成400-500g小把,装入保湿的麻袋或塑料编织袋,运到移栽地;2.移栽2.1选地①选地 栽培地环境排水良好,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15g/kg以上,全氮0.5--3.0g/kg,全磷1.2--2.0g/kg,全钾15--21g/kg,速效磷10--15mg/kg,速效钾100--240mg/kg,pH=6.5-8;前茬可以选禾谷类、豆类、马铃薯等作物,不可连作,轮作周期3年以上;公路两旁栽培地块必需距离公路500m以外;海拔2200--3500m;年平均气温2℃-5℃;≥10℃有效积温1000℃以上;无霜期80-135d;多年平均降水量500-750mm;②整地施肥覆膜 前作收获后深翻30cm,施入磷酸二铵200kg/hm2,或尿素150kg/hm2和过磷酸钙350kg/hm2。随翻地施入腐熟羊粪、猪粪等优质农家肥60t/hm2。有机肥料必须采用高温堆肥的方法达到无害化;整地带幅80cm,即垄面宽60cm、垄沟宽20cm,垄高10cm,秋雨结束整地,整地后立即覆膜,地膜选用70-80cm宽、厚度0.005mm的强力超薄膜;2.2苗子筛选将腐烂、发霉、苗体有病斑虫伤、割伤、擦伤、折断的伤病苗除去;优质种苗的外观特征是健壮、无病虫感染、无机械损伤、表面光滑、直径5-8mm,苗长15cm以上,百苗鲜重100-140g;2.3移栽秋季移栽于10月下旬进行,春季移栽于5月上旬进行。每垄种三行,平均行距27cm,株距14cm,三行间单株位置梅花形错开;栽植时用宽4cm长20cm的小铁铲,按株行距开穴,每穴栽植一苗,苗头据垄面1-2cm,用土将地膜破口压实封严2.4栽植密度保苗密度为25-30万株/hm2;3.田间管理3.1中耕除草春季移栽后30天左右第一次中耕除草,10月初移栽返青后第一次中耕除草,苗高10cm时第二次中耕除草,之后根据田间杂草生长情况随时除草;封垄后,将植株较高的杂草从杂草茎基部剪断茎秆;3.2越冬管理秦艽移栽后在田间生长2-3年,每年入冬前地膜破碎处要压土封好,防止牲畜啃食或践踏;3.3追肥秦艽移栽第二年之后,盛花期出现缺肥症状,追施尿素40kg/hm2,也可按3%的浓度喷施磷酸二氢钾10kg/hm2;3.4水分管理移栽地0--20cm土层重量含水量低于115g/kg就需要灌水;灌水量400m3/hm2; 3.5病虫鼠害防治秦艽病虫害较少,锈病可用多菌灵500mg/l浓度喷雾防治,根腐病注意倒茬和排积水,发现病株连根拔除用石灰消毒病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秦艽温室育苗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1温室育苗1.1种子处理①种子采收:采收种子选3年生以上的植株,大部分蒴果变黄时,其中的种子成褐色或棕色,这时可以收获种子。用剪刀将果穗剪下,放通风阴凉 处,后熟7-8天,脱粒; ②种子储藏:秦艽种子采收后,待种子含水量12-13%左右时,装在棉布袋中储藏,不可密封储藏,储藏库要求阴凉干燥,储藏期间避免烟熏、鼠害、虫害、水湿等。秦艽种子只能储藏12个月;③种子处理:储藏期间变 温处理或播前用赤霉素处理。a.种子的变温处理:收获至11月30日:储藏温度20至10℃;12月份:储藏温度5至-3℃;1月份:储藏温度0至-6℃;2月份:储藏温度-3至5℃;3月份:储藏温度10至15℃;4月份:储藏温度15至20℃ 。通过变温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达80%以上;b.种子的赤霉素处理:播前赤霉素处理,浓度为10ug/g,浸泡20小时,出苗率可达90%以上;1.2温室育苗技术①土壤处理:土壤处理配方:每平方米腐熟羊粪5kg,森林土或泥炭土 15kg,过磷酸钙100g,磷酸二铵50g,50%锌硫磷0.3g,细沙10kg;与原土壤25cm表土通过深翻混合均匀,耙细整平。播前烤棚:封闭温室使棚内温度达到55℃以上持续4小时,灌透底墒水,待入渗后播种;②播期:温室地温高,处理 好的种子随时可以播种,一年可以育苗两茬,5月初或10月初播种;③播种:播种密度2600粒/m↑[2],播种量12kg/hm↑[2],播种方法:用细砂拌种子,用手均匀撒播在畦面;种子播下后,用铁网筛将细碎的湿土筛在种子上,覆土0.5- 1厘米,立即覆盖遮阳网;④微喷灌:约2-5天喷灌一次,灌水量5-10kg/m↑[2],以保持土壤表面湿润为度。⑤苗床管理:播后苗床保持湿润。苗出齐后开始第一次除草。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及时除草;苗高3厘米时间苗,最小苗间距约1 .0cm,平均苗间距2.5cm;⑥幼苗抗逆锻炼:移栽前20-30天逐步揭去覆盖膜或打开通风口,逐渐加大通风量,降低湿度和温度,增强光照;⑦起苗:秦艽10月初育苗来年4月底起苗移栽,5月初播种当年10月起苗移栽。起苗苗龄达到展 开叶片4个。起苗方法是先用三齿铁杈将苗掘起,然后轻轻翻下,拣出苗子;将挖起的苗子按20%少量带土,扎成400-500g小把,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秦艽温室育苗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1温室育苗1.1种子处理①种子采收采收种子选3年生以上的植株,大部分蒴果变黄时,其中的种子成褐色或棕色,这时可以收获种子。用剪刀将果穗剪下,放通风阴凉处,后熟7-8天,脱粒;②种子储藏秦艽种子采收后,待种子含水量12-13%左右时,装在棉布袋中储藏,不可密封储藏,储藏库要求阴凉干燥,储藏期间避免烟熏、鼠害、虫害、水湿等。秦艽种子只能储藏12个月;③种子处理储藏期间变温处理或播前用赤霉素处理。a.种子的变温处理收获至11月30日储藏温度20至10℃;12月份储藏温度5至-3℃;1月份储藏温度0至-6℃;2月份储藏温度-3至5℃;3月份储藏温度10至15℃;4月份储藏温度15至20℃。通过变温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达80%以上;b.种子的赤霉素处理播前赤霉素处理,浓度为10ug/g,浸泡20小时,出苗率可达90%以上;1.2温室育苗技术①土壤处理土壤处理配方每平方米腐熟羊粪5kg,森林土或泥炭土15kg,过磷酸钙100g,磷酸二铵50g,50%锌硫磷0.3g,细沙10kg;与原土壤25cm表土通过深翻混合均匀,耙细整平。播前烤棚封闭温室使棚内温度达到55℃以上持续4小时,灌透底墒水,待入渗后播种;②播期温室地温高,处理好的种子随时可以播种,一年可以育苗两茬,5月初或10月初播种;③播种播种密度2600粒/m2,播种量12kg/hm2,播种方法用细砂拌种子,用手均匀撒播在畦面;种子播下后,用铁网筛将细碎的湿土筛在种子上,覆土0.5-1厘米,立即覆盖遮阳网;④微喷灌约2-5天喷灌一次,灌水量5-10kg/m2,以保持土壤表面湿润为度。⑤苗床管理播后苗床保持湿润。苗出齐后开始第一次除草。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及时除草;苗高3厘米时间苗,最小苗间距约1.0cm,平均苗间距2.5cm;⑥幼苗抗逆锻炼移栽前20-30天逐步揭去覆盖膜或打开通风口,逐渐加大通风量,降低湿度和温度,增强光照;⑦起苗秦艽10月初育苗来年4月底起苗移栽,5月初播种当年10月起苗移栽。起苗苗龄达到展开叶片4个。起苗方法是先用三齿铁杈将苗掘起,然后轻轻翻下,拣出苗子;将挖起的苗子按20%少量带土,扎成400-500g小把,装入保湿的麻袋或塑料编织袋,运到移栽地;2.移栽2.1选地①选地 栽培地环境排水良好,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15g/kg以上,全氮0.5--3.0g/kg,全磷1.2--2.0g/kg,全钾15--21g/kg,速效磷10--15m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垣马玉文张恩和王蒂方子森何仕剑马宝泉魏丽珍杨祁峰刘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临潭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