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育东方百合试管鳞茎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0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培育东方百合试管鳞茎的方法,通过筛选不带病毒的东方百合鳞片作为外植体,并在无菌环境下培育鳞茎,可保证扩繁出的鳞茎不带病毒,品质稳定、成活率高。所培养出的脱毒鳞茎经过春化处理后可直接定植于苗床,不需要投资昂贵的练苗设施,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培育东方百合试管鳞茎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东方百合(Lilium spp.cv.oriental hybrids)是百合属中的一个杂交品系,是国际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球根花卉之一。按国际市场交易惯例,以垂直于鳞茎中央主芽的最大圆周作为划分东方百合鳞茎规格的标准,其中规格12cm以下的为种植母本(planting stocking),12cm以上的为开花球(flowering bulbs),开花球主要用于生产切花。由于市场的巨大需求,我国每年要从国外大量进口东方百合开花球和种植母本,仅以2004年为例,进口开花球约6000万头、种植母本约600万头。不仅耗费大量外汇,而且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目前,东方百合种苗的人工培育均采用常规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即以鳞片为外植体,先诱导愈伤组织,转接后使愈伤组织分化出根和茎,进而培养成瓶苗。但如果外植体带病毒,则该方法只能降低种苗的病毒含量,难以使种苗彻底脱除病毒。病毒会在鳞茎逐年种植中积累,造成种球品质和优良性状的退化。同时,瓶苗移栽后还必须经过练苗过程,以使幼苗缓慢适应移栽环境。此时幼苗的成活率主要取决于练苗设施的好坏和管理者的精细程度,不仅生产周期过长,而且增加了生产管理的成本。另外,由于练苗期间需要维持较高的相对湿度,还容易诱发病害。迄今为止,现有技术中尚未见能有效克服上述问题的方法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成活率高,培育周期短,能有效剔除带毒鳞茎保证种球品质的东方百合试管鳞茎的人工培育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培育东方百合试管鳞茎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于9~10月份选择生长健壮的东方百合植株,取出鳞茎,对其进行病毒检测,筛选出不带病毒的鳞茎,用清水冲洗后,备用;2.从鳞茎上分下鳞片,并用清水清洗,再用70%~75%的酒精浸泡15~20秒后,用无菌水漂洗4~6次,然后在0.1%升汞中浸泡消毒5~10分钟,再用无菌水漂洗6~10次,每次3~5分钟,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鳞片上的水份,备用;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鳞片切为3~4块,使每块鳞片均带有原鳞茎基部的组织;将切好的鳞片置于发生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调节培养温度为20±0.5℃~26±0.5℃、光照强度10001x~40001x或黑暗培养,30~40天后诱导出不定芽;4.将不定芽转接到生长培养基上,黑暗培养,培养温度20±0.5℃~26±0.5℃,50~100天后,形成规格3cm~5cm的试管鳞茎;5.在无菌条件下将试管鳞茎分成2~3片鳞片,将鳞片转接到扩繁培养基上,培养基PH值为5.5~6.5,培养光照强度1000-40001x,转接后12~30天诱导出不定芽;6.重复步骤4和步骤5即可不断扩繁出符合要求的试管鳞茎。步骤1所述的病毒检测由农业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或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进行。所述的发生培养基为含萘乙酸(NAA)0.05~0.1mg/L、含蔗糖7%~9%、含琼脂0.65%的MS高盐培养基或1/2MS高盐培养基。所述的生长培养基为含萘乙酸(NAA)0.05~0.1mg/L、含蔗糖7%~9%、含琼脂0.65%的1/2~1/5MS高盐培养基。所述的扩繁培养基为含萘乙酸(NAA)0~0.1mg/L、含蔗糖7%~9%、含琼脂0.65%的1/2~1/5MS高盐培养基。所述的1/2~1/5MS高盐培养基,指培养基中每种大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与MS高盐培养基中对应的大量营养元素含量的重量比为1/2~1/5,而微量营养元素、有机成分与MS高盐培养基相同的培养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筛选不带病毒的鳞片作为外植体,在无菌环境下培育鳞茎,可保证扩繁出的鳞茎不带病毒,品质稳定、成活率高。2.培养出的脱毒鳞茎经过春化处理后可直接定植于苗床,不需要投资昂贵的练苗设施,成本低廉。3.由试管鳞茎生长到规格6~10cm的种植母本仅需1个生长季,生长周期短。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用于研究的品种有元帅(Acupulco)、芭芭拉(Barbaresco)、卡莎布兰卡(Casa Blanca)、马可波罗(Marco Polo)、西伯利亚(Siberia)、索蚌(Sorbonne)、天霸(Tiber)等东方百合品种。1.试管鳞茎的培育①9月份在田间选择生长健壮的东方百合植株,取出鳞茎,将鳞茎送云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进行病毒检测,筛选出不带病毒的鳞茎,用清水冲洗;②从每个鳞茎上分出15片鳞片,再充分清洗,洗净后的鳞片用75%酒精浸泡20秒,用无菌水漂洗5次,在0.1%升汞中浸泡10分钟,用无菌水漂洗10次,每次4分钟。漂洗后的鳞片用无菌滤纸 吸干水分。③视鳞片的大小切割为3~4块,使每块切割下的鳞片带有原鳞茎基部的组织,将切块置于发生培养基中无菌培养,每瓶接种4~5块。发生培养基分别选择MS高盐培养基(见表1)和1/2MS高盐培养基进行观察,培养基含蔗糖9%、琼脂0.65%,黑暗培养,培养结果见表2。表1MS高盐培养基配方 续表 表2不同培养条件对诱导外植体鳞片不定芽的影响 续表 ④当不定芽生长到0.3~0.5mm长时,取下不定芽,转接到生长培养基中,在直径8cm,高7cm的玻璃培养瓶中,每瓶接8个。生长培养基分别选择1/2MS高盐培养基和1/5MS高盐培养基,培养基含蔗糖9%、含琼脂0.65%,PH6.0;培养温度26±0.5℃;黑暗培养。生长效果见表3。表3不同培养基下不定芽的生长情况 续表 ⑤当获得规格3~5cm的试管鳞茎后进行第一次扩繁,视小鳞茎的个体大小将小鳞茎在无菌条件下分下2~3片,转接到扩繁培养基中,在直径8cm,高7cm的玻璃培养瓶中,每瓶接15片。扩繁培养基选择1/5MS高盐培养基,分别在不含萘乙酸与萘乙酸含量为0.05mg/L和0.1mg/L的三种情况下进行培养,培养基含蔗糖9%、含琼脂0.65%,PH6.0,培养温度26±0.5℃,光照强度2000LX。扩繁效果见表4。表4不同培养基下鳞片的扩繁情况 续表 ⑥当不定芽长0.3cm~0.5cm长时,取下不定芽,转接到生长培养基中,并重复步骤4与步骤5;2.试管鳞茎出瓶后的处理和种植当扩繁到需要的数量后,在洁净的场所,倒出试管鳞茎,洗净琼脂,将鳞茎埋藏于湿润的泥炭土中,在百合种球专用的保湿袋内贮存,立即进行春化处理,先用9℃处理21天,再用4.5℃处理69天,处理场所相对湿度70%。春化处理结束后种植于苗床,种植环境为配置有滴管系统的防虫网室,夜间气温6~13℃,白天13~25℃;苗床土壤采用亚高山草甸土和腐殖土混合土,草甸土与腐殖土混合比例1∶3,PH5.8;顶部覆盖塑料膜和遮光率为50%的遮阳网。主要田间管理措施种植密度200头/m2,深度5cm。苗床为宽90cm,深3.5cm,长度根据各品种数量确定的种植行。平整种植行,撒施消毒剂、底肥,浇水,在种植行内均匀散播小鳞茎,盖土,使畦面平齐,再次浇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育东方百合试管鳞茎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于9~10月份选择生长健壮的东方百合植株,取出鳞茎,对其进行病毒检测,筛选出不带病毒的鳞茎,用清水冲洗后,备用;(2)从鳞茎上分下鳞片,并用清水清洗,再用70%~75 %的酒精浸泡15~20秒后,用无菌水漂洗4~6次,然后在0.1%升汞中浸泡消毒5~10分钟,再用无菌水漂洗6~10次,每次3~5分钟,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鳞片上的水份,备用;(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鳞片切为3~4块,使每块鳞片均带有原 鳞茎基部的组织;将切好的鳞片置于发生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调节培养温度为20±0.5℃~26±0.5℃、光照强度1000lx~4000lx或黑暗培养,30~40天后诱导出不定芽;(4)将不定芽转接到生长培养基上,黑暗培养,培养温度2 0±0.5℃~26±0.5℃,50~100天后,形成规格3cm~5cm的试管鳞茎;(5)在无菌条件下将试管鳞茎分成2~3片鳞片,将鳞片转接到扩繁培养基上,培养基PH值为5.5~6.5,培养光照强度1000-4000lx,转接后12~ 30天诱导出不定芽;(6)重复步骤4和步骤5即可不断扩繁出符合要求的试管鳞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育东方百合试管鳞茎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于9~10月份选择生长健壮的东方百合植株,取出鳞茎,对其进行病毒检测,筛选出不带病毒的鳞茎,用清水冲洗后,备用;(2)从鳞茎上分下鳞片,并用清水清洗,再用70%~75%的酒精浸泡15~20秒后,用无菌水漂洗4~6次,然后在0.1%升汞中浸泡消毒5~10分钟,再用无菌水漂洗6~10次,每次3~5分钟,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鳞片上的水份,备用;(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鳞片切为3~4块,使每块鳞片均带有原鳞茎基部的组织;将切好的鳞片置于发生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调节培养温度为20±0.5℃~26±0.5℃、光照强度10001x~40001x或黑暗培养,30~40天后诱导出不定芽;(4)将不定芽转接到生长培养基上,黑暗培养,培养温度20±0.5℃~26±0.5℃,50~100天后,形成规格3cm~5cm的试管鳞茎;(5)在无菌条件下将试管鳞茎分成2~3片鳞片,将鳞片转接到扩繁培养基上,培养基PH值为5.5~6.5,培养光照强度1000-40001x,转接后12~30天诱导出不定芽;(6)重复步骤4和步骤5即可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元明熊灿坤张灿明和莲彩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格桑花卉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