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物质气化热风炉运行效率增设补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17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补燃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提高生物质气化热风炉运行效率增设补燃装置,包括天然气管和生物质气化热风炉,所述生物质气化热风炉底端固定连接有主送风管,所述主送风管底端固定连接有白炭黑车间,所述白炭黑车间内侧固定连接有空气温度流量监测仪,所述白炭黑车间内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拨杆、滑块、滑杆和底座,第一电机运行带动拨杆转动,使滑块通过滑杆带动底座在支架上通过转轴往复摆动,带动第二电机往复摆动,第二电机运行带动扇叶转动,从而使装置内的热气与冷气更好的混合,提高混冷效率,提高装置混冷效果,从而使装置混冷更加均匀,保证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生物质气化热风炉运行效率增设补燃装置
本技术涉及补燃装置
,具体为提高生物质气化热风炉运行效率增设补燃装置。
技术介绍
热风炉,是热动力机械,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它在许多行业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热风炉品种多、系列全,以加煤方式分为手烧、机烧两种,以燃料种类分为煤、油、气炉等白炭黑车间需要热风热量为1200×10^4KCal/h,温度要求为550℃,一台生物质气化热风炉运行效率较低,因此,对提高生物质气化热风炉运行效率增设补燃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生物质气化热风炉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白炭黑车间的需要的热量,且传统的生物质气化热风炉,在使用时,热量仅有90×10^4KCal/h,且传统的生物质气化热风炉进行补燃装置时候,需要进行混入冷风,混冷效果较差,混冷不均匀,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提高生物质气化热风炉运行效率增设补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生物质气化热风炉运行效率增设补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提高生物质气化热风炉运行效率增设补燃装置,包括天然气管和生物质气化热风炉,所述生物质气化热风炉底端固定连接有主送风管,所述主送风管底端固定连接有白炭黑车间,所述主送风管内侧固定连接有空气温度流量监测仪和电磁阀;所述天然气管底端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底端连通有天然气热风炉,所述天然气热风炉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硅酸铝纤维毡,所述第一硅酸铝纤维毡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岩棉毡,所述出气管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送风机,所述输送风机右侧固定连接有混冷箱,所述混冷箱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硅酸铝纤维毡,所述第二硅酸铝纤维毡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岩棉毡,所述混冷箱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冷风机,所述混冷箱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右侧与所述主送风管相互连通。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硅酸铝纤维毡呈圆筒状设置,所述第一硅酸铝纤维毡的厚度为100mm,所述第一岩棉毡呈圆筒状设置,所述第一岩棉毡的厚度为80mm,所述输送风机、混冷风机和第一电机均贯穿所述第二岩棉毡、第二硅酸铝纤维毡和混冷箱。所述混冷箱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左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左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左侧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底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顶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滑杆呈“L”字形设置,所述滑杆左端设置在所述底座右端面的中央位置处,所述支架底端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天然气热风炉、混冷箱、混冷风机和第二连接管,降温后的热气通过电机进入主送风管,补燃负荷以300×10^4KCal/h的热风供应计,满足总供热风热量为1200×10^4KCal/h的要求,且温度为478.5℃,达到补燃要求,且利用厂内已有设备及天然气管道进行使用,节省成本,省时省力,便于使用。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拨杆、滑块、滑杆和底座,第一电机运行带动拨杆转动,使滑块通过滑杆带动底座在支架上通过转轴往复摆动,带动第二电机往复摆动,第二电机运行带动扇叶转动,从而使装置内的热气与冷气更好的混合,提高混冷效率,提高装置混冷效果,从而使装置混冷更加均匀,保证生产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天然气管、2-第一连接管、3-天然气热风炉、4-出气管、5-第一硅酸铝纤维毡、6-第一岩棉毡、7-输送风机、8-混冷箱、9-第二硅酸铝纤维毡、10-第二岩棉毡、11-混冷风机、12-电机、13-拨杆、14-滑块、15-滑杆、16-底座、17-支架、18-电机、19-扇叶、20-第二连接管、21-主送风管、22-生物质气化热风炉、23-白炭黑车间、24-空气温度流量监测仪、25-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提高生物质气化热风炉运行效率增设补燃装置,包括天然气管1和生物质气化热风炉22,所述生物质气化热风炉22底端固定连接有主送风管21,所述主送风管21底端固定连接有白炭黑车间23,主送风管21内侧固定连接有空气温度流量监测仪24和电磁阀25。所述天然气管1底端连通有第一连接管2,所述第一连接管2底端连通有天然气热风炉3,所述天然气热风炉3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4,所述出气管4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硅酸铝纤维毡5,所述第一硅酸铝纤维毡5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岩棉毡6,所述出气管4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送风机7,所述输送风机7右侧固定连接有混冷箱8,所述混冷箱8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硅酸铝纤维毡9,所述第二硅酸铝纤维毡9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岩棉毡10,所述混冷箱8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冷风机11,所述混冷箱8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0,所述第二连接管20右侧与所述主送风管21相互连通,这种设置有利于满足总供热风热量的要求且温度达到补燃要求,且利用厂内已有设备及天然气管道进行使用,节省成本,省时省力,便于使用,所述第一硅酸铝纤维毡5呈圆筒状设置,所述第一硅酸铝纤维毡5的厚度为100mm,所述第一岩棉毡6呈圆筒状设置,所述第一岩棉毡6的厚度为80mm,所述输送风机7、混冷风机11和第一电机12均贯穿所述第二岩棉毡10、第二硅酸铝纤维毡9和混冷箱8,这种设置有利于提高装置保温效果,减少热损失,节能环保,所述混冷箱8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拨杆13,所述拨杆13左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左侧固定连接有底座16,所述底座16左侧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支架17,所述底座16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顶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9,这种设置有利于提高混冷效率,提高装置混冷效果,从而使装置混冷更加均匀,保证生产要求,所述滑杆15呈“L”字形设置,所述滑杆15左端设置在所述底座16右端面的中央位置处,所述支架17底端与所述第二电机18固定连接,这种设置有利于使装置内的热气与冷气更好的混合,提高混冷效率,提高装置混冷效果。工作流程:该装置使用外接电源进线供电,天然气管中的天然气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天然气热风炉3,天然气热风炉3将热气通过出气管输出,第一硅酸铝纤维毡5和第一岩棉毡6对出气管4进行保温,输送风机7将热气输入混冷箱8,第二硅酸铝纤维毡9和第二岩棉毡10对混冷箱8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提高生物质气化热风炉运行效率增设补燃装置,包括天然气管(1)和生物质气化热风炉(22),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气化热风炉(22)底端固定连接有主送风管(21),所述主送风管(21)底端固定连接有白炭黑车间(23),所述主送风管(21)内侧固定连接有空气温度流量监测仪(24)和电磁阀(25);所述天然气管(1)底端连通有第一连接管(2),所述第一连接管(2)底端连通有天然气热风炉(3),所述天然气热风炉(3)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4),所述出气管(4)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硅酸铝纤维毡(5),所述第一硅酸铝纤维毡(5)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岩棉毡(6),所述出气管(4)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送风机(7),所述输送风机(7)右侧固定连接有混冷箱(8),所述混冷箱(8)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硅酸铝纤维毡(9),所述第二硅酸铝纤维毡(9)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岩棉毡(10),所述混冷箱(8)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冷风机(11),所述混冷箱(8)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0),所述第二连接管(20)右侧与所述主送风管(21)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提高生物质气化热风炉运行效率增设补燃装置,包括天然气管(1)和生物质气化热风炉(22),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气化热风炉(22)底端固定连接有主送风管(21),所述主送风管(21)底端固定连接有白炭黑车间(23),所述主送风管(21)内侧固定连接有空气温度流量监测仪(24)和电磁阀(25);所述天然气管(1)底端连通有第一连接管(2),所述第一连接管(2)底端连通有天然气热风炉(3),所述天然气热风炉(3)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4),所述出气管(4)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硅酸铝纤维毡(5),所述第一硅酸铝纤维毡(5)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岩棉毡(6),所述出气管(4)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送风机(7),所述输送风机(7)右侧固定连接有混冷箱(8),所述混冷箱(8)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硅酸铝纤维毡(9),所述第二硅酸铝纤维毡(9)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岩棉毡(10),所述混冷箱(8)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冷风机(11),所述混冷箱(8)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0),所述第二连接管(20)右侧与所述主送风管(21)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生物质气化热风炉运行效率增设补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飞杨继洲郑佳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唐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