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链盖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99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链盖体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链盖体,包括链盖,链盖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观察洞,链盖的内侧靠近观察洞的四周贯穿设置有定位孔,链盖的上端连接有进水口,链盖的内侧靠近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转轴,上柱体的前端连接有下柱体,链盖的内表面设置有出水口,上柱体的上端连接有复位转轴,复位转轴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有毛刷,另一组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链盖的内部设置有链条,链条的内部设置有卡轮,卡轮的内侧设置有矩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链盖清洗,需要对链盖进行拆卸的弊端,同时给出了一种可以解决传统链盖清洗时需要人为清洗,无法自动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链盖体
本技术涉及链盖体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链盖体。
技术介绍
链条一般为金属的链环或环形物,多用作机械传动。链条可分为短节距精密滚子链,短节距精密滚子链,重载传动用弯板滚子链,水泥机械用链,板式链。链条在适用过程中,使用者会往往向链条中增加一些润滑剂,来降低链条和卡齿之间的过大的摩擦力,防止链条和卡齿的损坏,而为防止润滑剂吸附灰尘过多,以及防止人体触碰链条造成事故,往往会在链条结构外为设置链盖。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链盖清洗时,需要使用者对其进行拆卸,清洗操作复杂。2、传统的链盖清洗。需要人为手动的清洗,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链盖体,解决了传统链盖清洗,需要对链盖进行拆卸的弊端,同时给出了一种可以解决传统链盖清洗时需要人为清洗,无法自动化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链盖体,包括链盖,所述链盖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观察洞,所述链盖的内侧靠近观察洞的四周贯穿设置有定位孔,所述链盖的上端连接有进水口,所述链盖的内侧靠近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转轴,所述,所述上柱体的前端连接有下柱体,所述链盖的内表面设置有出水口,所述上柱体的上端连接有复位转轴,所述复位转轴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有毛刷,所述另一组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链盖的内部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的内部设置有卡轮,所述卡轮的内侧设置有矩形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四组,所述四组定位孔关于链盖的中心水平线呈对称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转轴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固定转轴位于链盖的中心水平线上,所述固定转轴的外表面与链盖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链盖的内部设置有水道,所述水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口的数量为多组,所述出水口为密集孔状喷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柱体通过连接块与上柱体活动连接,所述上柱体的外径尺寸大小与矩形槽的内径尺寸大小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向门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毛刷通过复位转轴与上柱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直径尺寸与第一连接杆的直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连接杆的高度尺寸。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毛刷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毛刷的材质为软质毛刷,所述毛刷的高度尺寸远大于链盖到连接杆的直线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链盖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链盖体,通过设置固定转轴、上柱体、下柱体、出水口、复位转轴、第一连接杆、毛刷、第二连接杆、矩形槽、组成自动清理结构,通过推动下柱体,使上柱体插入矩形槽中,卡轮的转动会带动上柱体的转动,从而带动毛刷转动,对链盖的内侧进行清理,而进水口可以注入清洗液和水,从出水口中喷射出,帮助毛刷对链盖的内侧进行清理,而复位转轴的复位位置与水平垂面存在一定夹角,使毛刷工作完回收时,毛刷可以贴合链盖的内部,节约链盖的内部空间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前视图;图2为本技术外观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清洗作业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A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B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C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链条卡齿结构示意图。图中:1、链盖;2、定位孔;3、观察洞;4、进水口;5、固定转轴;6、上柱体;7、下柱体;8、出水口;9、复位转轴;10、第一连接杆;11、毛刷;12、第二连接杆;13、链条;14、卡轮;15、矩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7,本实施方案中: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链盖体,包括链盖1,链盖1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观察洞3,链盖1的内侧靠近观察洞3的四周贯穿设置有定位孔2,链盖1的上端连接有进水口4,链盖1的内侧靠近定位孔2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转轴5,5的内侧设置有上柱体6,上柱体6的前端连接有下柱体7,链盖1的内表面设置有出水口8,上柱体6的上端连接有复位转轴9,复位转轴9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第一连接杆10的上端连接有毛刷11,另一组第一连接杆10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2,链盖1的内部设置有链条13,链条13的内部设置有卡轮14,卡轮14的内侧设置有矩形槽15;通过设置固定转轴5、上柱体6、下柱体7、出水口8、复位转轴9、第一连接杆10、毛刷11、第二连接杆12、矩形槽15、组成自动清理结构,通过推动下柱体7,使上柱体6插入矩形槽15中,卡轮14的转动会带动上柱体6的转动,从而带动毛刷11转动,对链盖1的内侧进行清理,而进水口4可以注入清洗液和水,从出水口8中喷射出,帮助毛刷11对链盖1的内侧进行清理,而复位转轴9的复位位置与水平垂面存在一定夹角,使毛刷11工作完回收时,毛刷11可以贴合链盖1的内部,节约链盖1的内部空间资源。本实施例中,定位孔2的数量为四组,四组定位孔2关于链盖1的中心水平线呈对称分布,使链盖1各点到链条13的距离都相等;固定转轴5的数量为两组,固定转轴5位于链盖1的中心水平线上,固定转轴5的外表面与链盖1固定连接,使上柱体6通过固定转轴5与链盖1活动连接;链盖1的内部设置有水道,水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4、出水口8相连接;注入水流清洗液对链盖1进行清洗;出水口8的数量为多组,出水口8为密集孔状喷头,增加水流通过出水口8时的压力,使水流扩散范围的更广;毛刷11通过复位转轴9与上柱体6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12的直径尺寸与第一连接杆10的直径尺寸相同,第一连接杆10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连接杆12的高度尺寸,使清洗结构更加的合理;毛刷11的数量为两组,毛刷11的材质为软质毛刷,毛刷11的高度尺寸远大于链盖1到连接杆的直线距离,使毛刷11可以和链盖1的内侧紧密贴合,使清洗效果更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者通过螺丝穿过定位孔2将链盖1与电动设备固定,此时下柱体7与上柱体6呈90°,下柱体7的可折叠使链盖1整体设备占用更少的空间资源,防止使用者不经意间碰撞到下柱体7从而受伤,当使用者需要清洗链盖1时,只需将下柱体7折起至上柱体6垂直,然后推动下柱体7,将上柱体6推动至矩形槽15中,卡轮14的转动会带动上柱体6的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的转动,最懂带动毛刷11转动清洗链盖1的内侧,而进水口4可以注入清洗液和水,从出水口8中喷射出,帮助毛刷11对链盖1的内侧进行清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链盖体,包括链盖(1),所述链盖(1)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观察洞(3),所述链盖(1)的内侧靠近观察洞(3)的四周贯穿设置有定位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盖(1)的上端连接有进水口(4),所述链盖(1)的内侧靠近定位孔(2)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转轴(5),所述固定转轴(5)的内侧设置有上柱体(6),所述上柱体(6)的前端连接有下柱体(7),所述链盖(1)的内表面设置有出水口(8),所述上柱体(6)的上端连接有复位转轴(9),所述复位转轴(9)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所述第一连接杆(10)的上端连接有毛刷(11),另一组所述第一连接杆(10)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2),所述链盖(1)的内部设置有链条(13),所述链条(13)的内部设置有卡轮(14),所述卡轮(14)的内侧设置有矩形槽(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链盖体,包括链盖(1),所述链盖(1)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观察洞(3),所述链盖(1)的内侧靠近观察洞(3)的四周贯穿设置有定位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盖(1)的上端连接有进水口(4),所述链盖(1)的内侧靠近定位孔(2)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转轴(5),所述固定转轴(5)的内侧设置有上柱体(6),所述上柱体(6)的前端连接有下柱体(7),所述链盖(1)的内表面设置有出水口(8),所述上柱体(6)的上端连接有复位转轴(9),所述复位转轴(9)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所述第一连接杆(10)的上端连接有毛刷(11),另一组所述第一连接杆(10)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2),所述链盖(1)的内部设置有链条(13),所述链条(13)的内部设置有卡轮(14),所述卡轮(14)的内侧设置有矩形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链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2)的数量为四组,所述四组定位孔(2)关于链盖(1)的中心水平线呈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链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转轴(5)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固定转轴(5)位于链盖(1)的中心水平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奇宇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