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漏液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93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漏液收集装置,属于离心泵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接漏部、连接部和导液管,接漏部设置于泵体的密封处的正下方,用于承接泵体渗漏的液体,接漏部的顶部设有活动开口;连接部设置于接漏部的侧壁,用于将接漏部固定于泵体上;导液管一端设置于接漏部的底部并与接漏部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废液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泵体的密封处泄漏的浆液被接漏部接收并收集,浆液不会沿泵体以及托架流淌。接漏部的开口为活动开口,可以与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的泵体密封处配合,保证滴落的浆液能够落入接漏部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漏液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离心泵防护装置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密封漏液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卧式离心泵使用过程中,由于填料或者机械密封的磨损,泵体内的浆液会逐渐从泵体的密封处泄漏。泄漏的浆液顺着泵体以及托架流淌,污染现场环境,当离心泵输送有毒或者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时,泄漏的浆液会腐蚀泵体或者托架,甚至威胁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漏液收集装置,旨在解决离心泵的密封处泄漏的浆液流淌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密封漏液收集装置,包括:接漏部,用于设置于泵体的密封处的正下方,用于承接泵体渗漏的液体,所述接漏部的顶部设有活动开口;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接漏部的侧壁,用于将所述接漏部固定于所述泵体上;导液管,一端设置于所述接漏部的底部并与所述接漏部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废液收集装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接漏部包括:接漏袋,所述接漏袋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接漏袋的底部与所述导液管连通;定型圈,周向设置于所述接漏袋的开口处,用于改变所述接漏袋的开口的形状。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接漏袋设为透明袋。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定型圈设为铜丝圈。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包括若干块设置在所述接漏部的侧壁内侧的磁铁。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接漏部的侧壁内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磁铁的固着件。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着件设为绑带,所述绑带的一端与所述接漏部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磁铁后通过钉扣与所述接漏部的内壁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着件设为用于容纳所述磁铁的包槽。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接漏部的内壁自上而下向所述接漏部的内部倾斜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导液管的与所述接漏部的连接端设有阀门。本技术提供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接漏部设置在离心泵的泵体的密封处的正下方,接漏部的侧壁通过连接部固定在泵体上,接漏部的顶部设有活动开口,泵体的密封处泄漏的浆液从接漏部顶部的活动开口滴落至接漏部中,接漏部的下方设有导液管,导液管的一端设置在接漏部的底部并且与接漏部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废液收集装置,滴落至接漏部中的浆液通过导液管导入废液收集装置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密封漏液收集装置,泵体的密封处泄漏的浆液被接漏部接收并收集,浆液不会沿泵体以及托架流淌。接漏部的开口为活动开口,可以与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的泵体密封处配合,保证滴落的浆液能够落入接漏部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固着件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固着件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接漏部;2、连接部;3、导液管;4、泵体;5、阀门;6、定型圈;7、绑带;8、包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进行说明。密封漏液收集装置,包括接漏部1、连接部2以及导液管3,接漏部1设置在离心泵的泵体4的密封处的正下方,并且接漏部1的顶部设有活动开口,对于不同型号的离心泵的泵体4,以及不同泵体4的密封处的不同的结构,可以调节活动开口的形状,使接漏部1的活动开口能够进入泵体4的密封处的正下方的位置。泵体4的密封处泄漏的浆液从接漏部1顶部的活动开口落入接漏部1中。接漏部1的侧壁设有连接部2,连接部2用于连接接漏部1和泵体4,将接漏部1固定在泵体4上。在泵体4的密封没有完全失效的情况下,即观察到泵体4的密封处开始出现浆液泄漏时,将本技术密封漏液收集装置设置的泵体4的密封处的正下方,泵体4的密封处持续泄漏浆液,泄漏的浆液在接漏部1中聚集,而接漏部1的容积固定,浆液过多后,会从接漏部1的活动开口处溢出,洒落在泵体4或者托架上。接漏部1中聚集的浆液较多时,接漏部1的负载较大,而接漏部1通过连接部2固定在泵体4上,接漏部1的负载较大时,连接部2与泵体4的连接容易因为受力较大而松脱,导致接漏部1掉落,接漏部1掉落后打翻,浆液全部洒落。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在接漏部1的下方设有导液管3,导液管3的一端设置的接漏部1的底部并且与接漏部1的内部连通,导液管3的另一端连接废液收集装置,废液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废液,即接漏部1中承接的浆液经由导液管3流入废液收集装置中。本技术提供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接漏部1设置在离心泵的泵体4的密封处的正下方,接漏部1的侧壁通过连接部2固定在泵体4上,接漏部1的顶部设有活动开口,泵体4的密封处泄漏的浆液从接漏部1顶部的活动开口滴落至接漏部1中,接漏部1的下方设有导液管3,导液管3的一端设置在接漏部1的底部并且与接漏部1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废液收集装置,滴落至接漏部1中的浆液通过导液管3导入废液收集装置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密封漏液收集装置,泵体4的密封处泄漏的浆液被接漏部1接收并收集,浆液不会沿泵体4以及托架流淌。接漏部1的开口为活动开口,可以与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的泵体4密封处配合,保证滴落的浆液能够落入接漏部1内。接漏部1选用柔性材质,即接漏部1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形变,对于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泵体4的密封处,仅通过调整活动开口的形状有时不能将接漏部1放置在密封处的正下方,此时就需要通过弯折或者压缩接漏部1的方式,将接漏部1塞入密封处的正下方。作为本技术提供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接漏部1包括两部分,分别为接漏袋和定型圈6,接漏袋选用塑料等防腐蚀的材质,防止泵体4的密封处泄漏的带有腐蚀性的浆液将接漏袋蚀穿,浆液洒漏在泵体4以及托架上。接漏袋的开口朝上设置,接漏袋的底部与导液管3连通,并且接漏袋的底部与导液管3的连接处保持密封。定型圈6设置在接漏袋的开口处,并且绕接漏袋的开口设置一圈,接漏袋的开口的边沿与定型圈6通过缝线或者粘连的方式连接。在接漏袋的开口设置定型圈6后,定型圈6的形状即为接漏袋的开口的形状,并且定型圈6的形状可以通过手掰的方式调整,对于不同型号的泵体4对应的不同形状的密封处,通过调整定型圈6的形状,将定型圈6设置在密封处的正下方,并且定型圈6能够完全覆盖密封处,保证密封处泄漏的浆液全部落入接漏袋中。而接漏袋本身为袋装,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密封漏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漏部,用于设置于泵体的密封处的正下方,用于承接泵体渗漏的液体,所述接漏部的顶部设有活动开口;/n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接漏部的侧壁,用于将所述接漏部固定于所述泵体上;/n导液管,一端设置于所述接漏部的底部并与所述接漏部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废液收集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密封漏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漏部,用于设置于泵体的密封处的正下方,用于承接泵体渗漏的液体,所述接漏部的顶部设有活动开口;
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接漏部的侧壁,用于将所述接漏部固定于所述泵体上;
导液管,一端设置于所述接漏部的底部并与所述接漏部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废液收集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漏部包括:
接漏袋,所述接漏袋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接漏袋的底部与所述导液管连通;
定型圈,周向设置于所述接漏袋的开口处,用于改变所述接漏袋的开口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漏袋设为透明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圈设为铜丝圈。


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张卫士蔺延德段易王姝
申请(专利权)人:强大泵业集团行唐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