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开启井盖的钥匙及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82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开启井盖的钥匙及锁具,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钥匙开启锁具时,将钥匙的锁紧部插入锁具的柱状凹槽内,用手按压手柄,使锁紧部与凹槽紧密接触,之后转动旋转部,旋转部带动设置在旋转部下方的螺栓转动,螺栓带动设置在螺栓端部的限位部转动,在螺栓的牵引作用下,限位部旋转向手柄所在的方向移动,使得限位部在锁紧部内移动,锁紧部内设置有椎体状孔,使锁紧部与凹槽锁紧,此时,转动手柄,锁紧部、解锁部、第二螺栓以及设置在第二螺栓上的锁定部同步转动,完成解锁过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钥匙可以方便快捷的将锁具开启,且在井盖上表面没有安装点,防止被撬,进而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开启井盖的钥匙及锁具
本技术属于井盖防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开启井盖的钥匙及锁具。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市政道路上应用的井盖是由井圈和盖组成,将井盖放置在井圈上,井盖与井圈扣合后形成一个与道路齐平的平面,该井盖可用于遮挡雨水或杂物,防止其渗漏至井底。但是,现有的井盖由于锁具外露,极易被撬,进而导致盖体丢失,如遇井盖丢失,敞开的井口随时会给通过的行人或车辆造成伤害,近年因井盖丢失而发生的伤亡事件屡见不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开启井盖的钥匙及锁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锁具外露,极易被撬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开启井盖的钥匙,包括手柄,在手柄的侧壁上设置有开锁结构;所述开锁结构包括:旋转部、第一螺栓、限位部、锁紧部;所述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锁紧部,且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锁紧部螺纹连接;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锁紧部的内部;所述锁紧部为柱状结构;在所述锁紧部内开设有椎体状孔,在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栓适配;在所述锁紧部未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且所述开口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部的外径,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外径;所述锁紧部未受力时,所述锁紧部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锁紧部的外径相等;当所述限位部向所述手柄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锁紧部未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的一端向外侧扩大;当所述限位部向远离所述手柄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锁紧部未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的一端逐渐恢复所述初始状态。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开锁结构与所述手柄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部与所述第一螺栓焊接连接;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限位部焊接连接。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所在的直线与所述手柄所在的直线垂直,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锁紧部位于所述手柄的同一侧。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为螺栓,在所述手柄的一端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栓适配,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手柄螺纹连接。一种锁具,所述锁具采用的钥匙开启,包括解锁部,所述解锁部的端面上开设有柱状凹槽,且所述柱状凹槽与处于初始状态的所述锁紧部的外径适配,在所述解锁部未开设柱状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栓,且所述第二螺栓的轴线与所述柱状凹槽的轴线共线;在所述第二螺栓未与所述解锁部连接的一端连接有锁定部,所述锁定部用于将井盖与井圈锁止,所述锁定部与所述第二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锁定部与所述解锁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橡胶环,且所述第二螺栓贯穿各所述橡胶环,采用螺母将所述锁定部限制在所述第二螺栓上。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定部的形状为长条状、柱状、椭圆状中的任一种。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定部的材质为柱体、不锈钢、刚强度刚中的任一种。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解锁部与所述第二螺栓焊接固定。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解锁部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保护套筒,所述保护套筒焊接在井盖上,用以保护所述解锁部;所述保护套筒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解锁部的轴向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开启井盖的钥匙及锁具,首先,将锁具设置在井盖朝向井内的面上,锁具不外露,防止被撬,采用本技术提供的钥匙开启锁具时,将钥匙的锁紧部插入锁具的柱状凹槽内,用手按压手柄,使锁紧部与凹槽紧密接触,之后转动旋转部,旋转部带动设置在旋转部下方的螺栓转动,螺栓带动设置在螺栓端部的限位部转动,在螺栓的牵引作用下,限位部旋转向手柄所在的方向移动,使得限位部在锁紧部内移动,锁紧部内设置有椎体状孔,当限位部向椎体状孔口径小的一端移动时,椎体状孔壁受力,锁紧部外扩,使锁紧部与凹槽锁紧,此时,转动手柄,锁紧部、解锁部、第二螺栓以及设置在第二螺栓上的锁定部同步转动,完成解锁过程,本技术提供的钥匙可以方便快捷的将锁具开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在井盖上表面没有安装点,防止被撬,进而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开启井盖的钥匙及锁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钥匙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具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具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紧部与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具与钥匙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钥匙与井盖及其设置在井盖上的锁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套筒与井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部与保护套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手柄,2-开锁结构,3-旋转部,4-限位部,5-锁紧部,6-第一螺栓,7-椎体状孔,8-支撑部,9-井盖,10-解锁部,11-凹槽,12-第二螺栓,13-锁定部,14-橡胶环,15-螺母,16-保护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图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开启井盖的钥匙,包括手柄1,在手柄1的侧壁上设置有开锁结构2;所述开锁结构2包括:旋转部3、第一螺栓6、限位部4、锁紧部5;所述旋转部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栓6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栓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部4,所述限位部的结构为长方体结构、正方体结构、圆饼状结构、椭圆饼状结构中的任一种,优选的,所述限位部4为选取圆饼状结构,以便更好的与椎体7状孔相贴合;所述第一螺栓6贯穿所述锁紧部5,且所述第一螺栓6与所述锁紧部5螺纹连接;所述限位部4位于所述锁紧部5的内部;所述锁紧部5为柱状结构;在所述锁紧部5内开设有椎体状孔7,在所述锁紧部5与所述第一螺栓6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栓6适配;在所述锁紧部5未与所述第一螺栓6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且所述开口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部4的外径,所述限位部4的外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外径;所述锁紧部5未受力时,所述锁紧部5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锁紧部5的外径相等;当所述限位部4向所述手柄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锁紧部5未与所述第一螺栓6连接的一端向外侧扩大;当所述限位部4向远离所述手柄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锁紧部5未与所述第一螺栓6连接的一端逐渐恢复所述初始状态。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本技术提供的钥匙的使用过程为:转动旋转部3,旋转部3带动设置在旋转部3下方的螺栓转动,螺栓带动设置在螺栓端部的限位部4转动,在螺栓的牵引作用下,限位部4旋转向手柄1所在的方向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开启井盖的钥匙,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在手柄的侧壁上设置有开锁结构;/n所述开锁结构包括:旋转部、第一螺栓、限位部、锁紧部;所述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锁紧部,且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锁紧部螺纹连接;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锁紧部的内部;/n所述锁紧部为柱状结构;在所述锁紧部内开设有椎体状孔,在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栓适配;在所述锁紧部未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且所述开口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部的外径,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外径;所述锁紧部未受力时,所述锁紧部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锁紧部的外径相等;当所述限位部向所述手柄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锁紧部未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的一端向外侧扩大;当所述限位部向远离所述手柄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锁紧部未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的一端逐渐恢复所述初始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03 CN 20192044464481.一种用于开启井盖的钥匙,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在手柄的侧壁上设置有开锁结构;
所述开锁结构包括:旋转部、第一螺栓、限位部、锁紧部;所述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锁紧部,且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锁紧部螺纹连接;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锁紧部的内部;
所述锁紧部为柱状结构;在所述锁紧部内开设有椎体状孔,在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栓适配;在所述锁紧部未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且所述开口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部的外径,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外径;所述锁紧部未受力时,所述锁紧部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锁紧部的外径相等;当所述限位部向所述手柄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锁紧部未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的一端向外侧扩大;当所述限位部向远离所述手柄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锁紧部未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的一端逐渐恢复所述初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结构与所述手柄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与所述第一螺栓焊接连接;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限位部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钥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战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讯捷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