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031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缆识别系统,在电子标签的外壳外侧包覆有热熔胶,在光缆绝缘层的热塑过程中,植入在光缆绝缘层内,植入时,电子标签安装有下基板的一侧朝向光缆绝缘层的中心,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电子标签相对于光缆绝缘层不外露,从光缆绝缘层的外侧无法看到电子标签,防水抗油,不脱落,解决了现有标签易脱落或易被污染的技术问题。

An optical fiber identification system

The optical cable identification system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ated with hot melt adhesive outside the shell of the electronic label. During the thermoplastic process of the optical cable insulation layer, the electronic label is embedded in the optical cable insulation layer. During the implantation, the side of the electronic label installed with the lower base plate faces the center of the optical cable insulation layer. The electronic label made by the above method is not exposed relative to the optical cable insulation layer, and is insulated from the optical cable The outer side of the layer can not see the electronic label, which is waterproof and oil-resistant, and does not fall off, solving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label is easy to fall off or be pollu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缆识别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缆识别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缆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工识别光缆标牌管理已经不太适合于目前越来越多且要求管理精细准确的光纤传输网络。由于人工识别的光缆标牌易遗失和污损,且难以对损坏的标牌进行识别和查证,一旦光缆线路故障或需要进行光缆维护时,需要识别这些标牌,当标牌掉落后,极其影响维护工作的正常进行,增加通信故障排出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识别系统,以提高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缆识别系统,包括:光缆绝缘层,电子标签、读卡器、后台管理系统;所述读卡器无线连接所述后台管理系统;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光缆绝缘层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电子标签嵌入所述绝缘层内;所述电子标签包括:电子标签电路板、外壳、上基板、下基板、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电子标签电路板无线连接所述读卡器;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封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且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第一缓冲层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上基板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下基板与所述外壳之间。可选的,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填充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包裹于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外侧。可选的,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包括:射频天线、RFID芯片;所述RFID芯片与所述射频天线均集成在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上;所述RFID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天线,所述RFID芯片用于存储光缆信息。可选的,所述读卡器包括射频收发器、无线收发器、处理器;所述射频收发器无线连接所述射频天线;所述射频收发器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所述无线收发器无线连接所述后台管理系统。可选的,还包括:客户端;所述客户端连接所述读卡器,所述客户端通过连接所述读卡器获取所述读卡器接收到的信息。可选的,所述客户端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中的任一种。可选的,在所述光缆绝缘层外侧包覆有识别标识,所述识别标识用于标记不同种类的光缆。可选的,所述识别标识为具有颜色的胶带;所述识别标识的颜色为:红、黄、橙、绿、青、蓝、紫中的至少两种。可选的,还包括:远距离路由器,所述远距离路由器无线连接所述读卡器;所述远距离路由器无线连接所述后台管理系统。可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均由珍珠棉或气泡袋制成。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缆识别系统是基于ISO15693协议的RFID,且具有人工识别标识的电子标签、读卡器和后台管理系统,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光缆绝缘层的制作过程中,将电子标签植入光缆绝缘层内,不外露,从光缆绝缘层的外侧无法看到电子标签,防水抗油,不易脱落,解决了现有标签易脱落或易被污染的技术问题;光缆的识别过程如下:在电子标签制作完成后,将电子标签所对应的光缆信息输入值电子标签,当光缆维护人员需要对光缆进行故障检修时,携带读卡器,后台管理系统将故障光缆所对应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至读卡器,当维护人员将待检测光缆靠近读卡器时,读卡器通过判断储存在电子标签内的光缆信息是否与故障光缆信息匹配,当上述两种信息匹配时,读卡器发出提示音,当不匹配时,读卡器无反应,极大的提高了故障光缆的识别速度,进而可以快速的从大量光缆中找出故障光缆,缩短光缆故障排除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缆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标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标签在光缆绝缘层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标签在光缆绝缘层上铺设位置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标签在光缆绝缘层上铺设位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缆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光缆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标签在光缆绝缘层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光缆绝缘层,2-电子标签,3-读卡器,4-后台管理系统,5-电子标签电路板,6-外壳,7-上基板,8-下基板,9-第一缓冲层,10-第二缓冲层,11-硅胶层,12-射频天线,13-RFID芯片,14-射频收发器,15-处理器,16-无线收发器,17-客户端,18-识别标识,19-远距离路由器,20-井口,21-支撑架,22-热熔胶,23-防水胶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下面首先结合图1至图7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直下式背光结构的光源组件进行介绍。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缆识别系统,包括:光缆绝缘层1,电子标签2、读卡器3、后台管理系统4;所述读卡器3无线连接所述后台管理系统4;所述电子标签2与所述光缆绝缘层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电子标签2嵌入所述绝缘层内;所述电子标签2包括:电子标签电路板5、外壳6、上基板7、下基板8、第一缓冲层9、第二缓冲层10;所述第一缓冲层9和所述第二缓冲层10均由珍珠棉或气泡袋制成,电子标签电路板5无线连接所述读卡器3;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5封装于所述外壳6内;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5位于所述上基板7和所述下基板8之间,且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5与所述下基板8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第一缓冲层9位于所述外壳6与所述上基板7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10位于所述下基板8与所述外壳6之间。具体的:上述电子标签2优选RFID电子标签2,通过将电子标签电路板5与下基板8之间留有一定间距,使得电子标签2在被标识的设备之间不容易产生电磁干扰。请参见图2,在电子标签2的外壳6内部的下基板8上设置支撑架21,优选的,在下基板8相对的两边上设置支撑架21,利用上述支撑架21将电子标签电路板5与下基板8隔开,上述间距为1-2mm;在上基板7与外壳6之间这只第一缓冲层9,以及在下基板8与外壳6之间设置第二缓冲层10,通过将第一缓冲层9和第二缓冲层10设置在外壳6内部,起到缓冲防撞的作用,从而保证电子标签2在光缆运动的过程中,电子标签电路板5不易损坏,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将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在电子标签2的外壳6外侧包覆有热熔胶22,在光缆绝缘层1的热塑过程中,植入在光缆绝缘层1内,植入时,电子标签2安装有下基板8的一侧朝向光缆绝缘层1的中心,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电子标签2不外露,从光缆绝缘层1的外侧无法看到电子标签2,防水抗油,不脱落,解决了现有标签易脱落或易被污染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缆识别系统是基于ISO15693协议的RFID,且具有人工识别标识18的电子标签2、读卡器3和后台管理系统4,光缆的识别过程如下:在电子标签2制作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缆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缆绝缘层,电子标签、读卡器、后台管理系统;/n所述读卡器无线连接所述后台管理系统;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光缆绝缘层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电子标签嵌入所述绝缘层内;/n所述电子标签包括:电子标签电路板、外壳、上基板、下基板、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n电子标签电路板无线连接所述读卡器;/n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封装于所述外壳内;/n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且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第一缓冲层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上基板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下基板与所述外壳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缆绝缘层,电子标签、读卡器、后台管理系统;
所述读卡器无线连接所述后台管理系统;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光缆绝缘层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电子标签嵌入所述绝缘层内;
所述电子标签包括:电子标签电路板、外壳、上基板、下基板、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
电子标签电路板无线连接所述读卡器;
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封装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且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第一缓冲层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上基板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下基板与所述外壳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填充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包裹于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包括:射频天线、RFID芯片;
所述RFID芯片与所述射频天线均集成在所述电子标签电路板上;
所述RFID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天线,所述RFID芯片用于存储光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缆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器包括射频收发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讯捷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