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02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井盖组件,在天线接收信号的过程中,主机发送的信号沿井壁的垂直方向射入井内,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井盖组件,由于保护箱的第一外侧面固定在井盖本体的第一面上,天线设置在保护箱内,因此,可以有效的对天线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天线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包括接收组件和控制板,其中接收组件的设置为“H”型,可以有效接收来自井下各个垂直于井壁方向的信号,具有良好的信号接收能力。

A well cove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盖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井盖信号接收
,具体涉及一种井盖组件。
技术介绍
在物联网发展的进程中,井盖对物联网的使用逐步广泛,在井盖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十分重要。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设置在井盖上的数据接收天线设置在井盖下,由于在人井内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信号接收较差,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在井盖上打孔,将天线的接收端设置在孔的下方,以避免信号被屏蔽,进而保证井盖处接收信号的强度,以保证正常监控。但是现有的技术手段对天线的保护较差,极易造成天线损坏,造成资源浪费,但是将天线置于保护壳中,其接受信号的能力又大大降低,因此,如何使天线在受保护的前提下,通信信号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还能安全可靠地传输至基站并回传到通信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井盖组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井盖天线置于保护壳内,天线接收信号弱的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盖组件,包括井盖本体、保护箱以及天线,所述保护箱的第一外侧面固定在所述井盖本体的第一面上,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保护箱内;所述天线包括接收组件和控制板,所述接收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保护箱内,所述接收组件包括第一接收板、第二接收板、第三接收板,所述第二接收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收板的第一边上,所述第三接收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接收板的第二边上,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板为矩形板,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平行,所述第二接收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三接收板的板面平行,且所述第二接收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接收板的板面;所述第一接收板的第三边固定在所述保护箱的第一内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接收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井盖本体的第一面,所述保护箱的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为所述保护箱一个板的两个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收板为矩形微带缝隙天线,所述第一接收板包括上层金属层构成槽线、微带线的地、中间介质基板、下层金属层构成微带导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收板、所述第三接收板、所述第一接收板的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收板的长、宽、高为D1、D2、D3,其中,D1=2D2=5D3。进一步的,所述天线的接收信号为GSM、CDMA中的任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接收组件与所述保护箱的连接方式为插接、铆接、螺栓固定中的任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收板与所述保护箱的连接方式为粘接、插接、螺栓固定、铆接中的任一种。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箱为封闭结构,所述保护箱的材质为304不锈钢。在天线接收信号的过程中,主机发送的信号沿井壁的垂直方向射入井内,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井盖组件,由于保护箱的第一外侧面固定在井盖本体的第一面上,天线设置在保护箱内,因此,可以有效的对天线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天线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包括接收组件和控制板,控制板控制接收组件对信号进行接收或发送,该接收组件包括第一接收板、第二接收板、第三接收板,第二接收板设置在第一接收板的第一边上,第三接收板固定在第一接收板的第二边上,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板为矩形板,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平行,所述第二接收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三接收板的板面平行,且所述第二接收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接收板的板面;第一接收板的第三边固定在所述保护箱的第一内侧面上,且第一接收板的板面垂直于井盖本体的第一面,保护箱的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为所述保护箱一个板的两个面,在信号的接受过程中,第一接收板、第二接收板、第三接收板均采用垂直于井盖盖面的方式设置,且各个接收板的板面均可接收来自主机发送的信号,且其板面均与接收信号处于垂直的方向,最大限度的提高接收能力,上述三个接收板的设置方式可以有效的接收来自井下各个垂直于井壁方向的信号,具有良好的信号接收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井盖组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井盖组价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接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箱与天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井盖组件中的天线仅应用于井盖信号接收领域。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在对天线保护的前提下,即将天线置于保护壳内,将保护壳设置在井盖下,提高天线对信号的接收能力,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井盖组件。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井盖组件进行介绍。请参见图1-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盖组件,包括井盖本体1、保护箱2以及天线3,所述保护箱2的第一外侧面固定在所述井盖本体1的第一面上,所述天线3设置在所述保护箱2内;具体的,井盖为现有的普通井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对其具体结构或材质进行具体限定,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井盖上后,需要在井盖上设置天线3,上述保护箱2对天线3起到保护作用,在人井内,环境潮湿,在井盖上表面,经常对井盖碾压或踩压,将天线3设置在保护箱2内,该保护箱2为密闭保护箱2,可以有效的减少天线3接触水分,进而延长天线3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将天线3设置在密闭的保护箱2内,可以避免外力直接对天线3造成损伤,进一步保护天线3。所述天线3包括接收组件4和控制板5,所述接收组件4电连接所述控制板5,所述控制板5固定在所述保护箱2内,所述接收组件4包括第一接收板6、第二接收板7、第三接收板8,所述第二接收板7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收板6的第一边上,所述第三接收板8固定在所述第一接收板6的第二边上,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板6为矩形板,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平行,所述第二接收板7的板面与所述第三接收板8的板面平行,且所述第二接收板7的板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接收板6的板面;具体的,上述控制板5用于控制天线3接收或发送信号,上述控制板5的用电可以采用固定电源为其供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所述第一接收板6的第三边固定在所述保护箱2的第一内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接收板6的板面垂直于所述井盖本体1的第一面,所述保护箱2的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为所述保护箱2一个板的两个面。具体的,在天线3接收信号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本体、保护箱以及天线,所述保护箱的第一外侧面固定在所述井盖本体的第一面上,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保护箱内;/n所述天线包括接收组件和控制板,所述接收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保护箱内,所述接收组件包括第一接收板、第二接收板、第三接收板,所述第二接收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收板的第一边上,所述第三接收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接收板的第二边上,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板为矩形板,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平行,所述第二接收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三接收板的板面平行,且所述第二接收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接收板的板面;/n所述第一接收板的第三边固定在所述保护箱的第一内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接收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井盖本体的第一面,所述保护箱的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为所述保护箱一个板的两个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本体、保护箱以及天线,所述保护箱的第一外侧面固定在所述井盖本体的第一面上,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保护箱内;
所述天线包括接收组件和控制板,所述接收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保护箱内,所述接收组件包括第一接收板、第二接收板、第三接收板,所述第二接收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收板的第一边上,所述第三接收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接收板的第二边上,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板为矩形板,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平行,所述第二接收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三接收板的板面平行,且所述第二接收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接收板的板面;
所述第一接收板的第三边固定在所述保护箱的第一内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接收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井盖本体的第一面,所述保护箱的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为所述保护箱一个板的两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板为矩形微带缝隙天线,所述第一接收板包括上层金属层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讯捷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