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体林区坍塌区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69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体林区坍塌区护坡结构,包括土层和防护板,土层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板,防护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抵块,防护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缓冲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加强筋插入土层内,再将防护板焊接至第一加强筋的另一端上,让防护板能够固定在土层上,再通过抵块来抵挡住土层的表面,使山体不容易发生滑坡的现象,然后将挡板安装至防护板的上方进行保护,通过第二加强筋对防护板进行固定使防护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体林区坍塌区护坡结构
本技术涉及山体护坡
,尤其涉及一种山体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道路、桥梁、水利水电、住宅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随之得到飞速发展,工程建设的开挖直接导致大面积的山体边坡裸露,现实生活中,很多道路的一侧或两侧都有山体,特别是刚建设的道路,在刮风下雨时,山体上的泥石很容易滚落到道路上,或者山体滑坡坍塌堵住道路造成安全事故,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山体林区坍塌区护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山体林区坍塌区护坡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体林区坍塌区护坡结构,包括土层和防护板,所述土层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包括第一加强筋、抵块、挡板、第二加强筋、缓冲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弹簧、缓冲块,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抵块,所述防护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加强筋的直径为5cm-7cm,且第一加强筋从防护板的一侧面贯穿于土层的内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抵块为椎体结构,且抵块与土层紧密相贴,且在防护板的一侧面设有若干个。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均连接着挡板,且第二加强筋的直径为3cm-5cm,而第二加强筋的挡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个。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支撑杆均设在缓冲板的底端两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缓冲块的顶面为弧形状,且缓冲块为不锈钢材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护板分为两块,且之间通过凹槽与凸块相结合,且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第一加强筋插入土层内,再将防护板焊接至第一加强筋的另一端上,让防护板能够固定在土层上,再通过抵块来抵挡住土层的表面,使山体不容易发生滑坡的现象,然后将挡板安装至防护板的上方进行保护,通过第二加强筋对防护板进行固定使防护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2、其次,当土层发生变动让防护板受到压力时通过缓冲块将压力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将压力通过缓冲板传递给第二加强筋,通过第二加强筋将压力进行抵缓,让防护板不容易松动增加了山体的安全性,最后防护板分为两块,且之间通过凹槽与凸块相结合,且之间通过螺丝连接,使防护板能够便于安装与拆卸,加快了工作效率。3、在松动的过程中防护板减少了直接受力的冲击,提高了防护板和土层连接性能,也能提高坚固抗拉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图1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图1B处放大示意图。图例说明:土层1;防护板2;第一加强筋201;抵块202;挡板203;第二加强筋204;缓冲板205;第一支撑杆206;第二支撑杆207;弹簧208;缓冲块20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4,一种山体林区坍塌区护坡结构,包括土层1和防护板2,土层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板2;防护板2包括第一加强筋201、抵块202、挡板203、第二加强筋204、缓冲板205、第一支撑杆206、第二支撑杆207、弹簧208、缓冲块209,防护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筋201,第一加强筋2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抵块202,防护板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203,挡板2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强筋204,第二加强筋20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缓冲板205,缓冲板20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206,第一支撑杆20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207,第二支撑杆20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208,弹簧20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块209。其中,第一加强筋201的直径为5cm-7cm,且第一加强筋201从防护板2的一侧面贯穿于土层1的内部,通过多个第一加强筋201使防护板2能够稳固在土层1上。其中,抵块202为椎体结构,且抵块202与土层紧密相贴,且在防护板2的一侧面设有若干个,通过抵块202来抵挡住土层1的表面,使山体不容易发生滑坡的现象。其中,第二加强筋204的两端均连接着挡板203,且第二加强筋204的直径为3cm-5cm,而第二加强筋204的挡板203的一侧设有若干个,通过第二加强筋204对防护板2的一侧面进行固定,使土层1在发生变动使防护板2不容易变形。其中,第一支撑杆206均设在缓冲板205的底端两侧,通过第一支撑杆206能够将压力传入缓冲板205上,通过加强筋204进行抵缓。其中,缓冲块209的顶面为弧形状,且缓冲块209为不锈钢材质,通过缓冲块209的形状当土层1的压力传过来时缓冲块209本身具备缓冲的能力。其中,防护板2分为两块,且之间通过凹槽与凸块相结合,且之间通过螺丝连接,使防护板2能够便于安装与拆卸,加快了工作效率,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第一加强筋201插入土层1内,再将防护板2焊接至第一加强筋201的另一端上,让防护板2能够固定在土层1上,再通过抵块202来抵挡住土层1的表面,使山体不容易发生滑坡的现象,然后将挡板203安装至防护板2的上方进行保护,通过第二加强筋204对防护板2进行固定使防护板2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接着当土层1发生变动让防护板2受到压力时通过缓冲块209将压力通过第一支撑杆206和第二支撑杆207的弹簧208将压力通过缓冲板205传递给第二加强筋204,通过第二加强筋204将压力进行抵缓,让防护板2不容易松动增加了山体的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体林区坍塌区护坡结构,包括防护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2)包括第一加强筋(201)、抵块(202)、挡板(203)、第二加强筋(204)、缓冲板(205)、第一支撑杆(206)、第二支撑杆(207)、弹簧(208)、缓冲块(209),所述防护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筋(201),所述第一加强筋(2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抵块(202),所述防护板(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203),所述挡板(2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强筋(204),所述第二加强筋(20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缓冲板(205),所述缓冲板(20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206),所述第一支撑杆(20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207),所述第二支撑杆(20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208),所述弹簧(20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块(20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体林区坍塌区护坡结构,包括防护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2)包括第一加强筋(201)、抵块(202)、挡板(203)、第二加强筋(204)、缓冲板(205)、第一支撑杆(206)、第二支撑杆(207)、弹簧(208)、缓冲块(209),所述防护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筋(201),所述第一加强筋(2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抵块(202),所述防护板(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203),所述挡板(2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强筋(204),所述第二加强筋(20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缓冲板(205),所述缓冲板(20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206),所述第一支撑杆(20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207),所述第二支撑杆(20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208),所述弹簧(20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块(2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林区坍塌区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01)的直径为5cm-7cm,且第一加强筋(201)从防护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承旺
申请(专利权)人:安远县四季旺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