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质路堑边坡的支护结构
本技术属于岩土工程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质路堑边坡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道路交通建设或房屋建设等基础建设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土质路堑地段,个别地段地形陡峭、挖方边坡高度大、易失稳滑移。因而,为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常采用设置桩板墙或桩间墙等支挡结构进行支护。而桩板墙或桩间墙支护存在与周围自然环境反差较大,无法满足绿色生态的要求;且桩与桩之间为钢筋混凝土板或素混凝土挡墙结构,存在工程造价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土质路堑边坡的支护结构,以解决土质路堑边坡支护结构无绿色生态及工程造价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土质路堑边坡的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抗滑桩,用以固定所述土质路堑边坡,各所述抗滑桩间隔设置;横梁,设置在所述土质路堑边坡的表面的第一部分,并连接相邻的所述抗滑桩;生态防护结构,用于覆盖所述土质路堑边坡的表面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邻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子部分,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质路堑边坡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抗滑桩,用以固定所述土质路堑边坡,各所述抗滑桩间隔设置;/n横梁,设置在所述土质路堑边坡的表面的第一部分,并连接相邻的所述抗滑桩;/n生态防护结构,用于覆盖所述土质路堑边坡的表面的第二部分;/n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邻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质路堑边坡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抗滑桩,用以固定所述土质路堑边坡,各所述抗滑桩间隔设置;
横梁,设置在所述土质路堑边坡的表面的第一部分,并连接相邻的所述抗滑桩;
生态防护结构,用于覆盖所述土质路堑边坡的表面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邻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子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子部分,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子部分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子部分相邻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抗滑桩之间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横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子部分设置有容纳槽,每个所述容纳槽内均设置有所述生态防护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李传宝,张驰,周根郯,薛峰,王亚飞,朱树念,李睿,王凯强,肖凡,徐彩风,岳建刚,何重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