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健辉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防撞护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66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防撞护栏结构,涉及高速公路护栏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面与两个限位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卡接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护栏本体的右侧面,所述底板内壁的右侧面与移动装置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装置的左侧面与卡块的右端固定连接。该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防撞护栏结构,通过设置护栏板和填充层,使得车辆在撞到护栏板上时,填充层被压缩,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汽车发生严重变形,降低驾驶员发生危险的机率,护栏板带动减震板和弹簧运动,使其可以吸收大量的撞击能量,减轻车辆的变形程度,减轻驾驶员的受伤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防撞护栏结构
本技术涉及高速公路护栏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防撞护栏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高速公路大量建设,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目前,高速公路两侧的防护装置主要是立柱和位于其上的护栏板组成,护栏板为钢板制成,立柱及护栏板均为刚性材料,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护栏板在使用时,都不具有缓冲减震的作用,汽车撞倒护栏板上,只能依靠护栏板的变形损坏吸能,变形能力和吸收能量的能力有限,汽车会发生严重变形,危害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且护栏板的安装通常是用螺栓和螺钉将其固定在护栏本体上,操作比较麻烦,费时费力,降低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防撞护栏结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护栏板在使用时,都不具有缓冲减震的作用,汽车撞倒护栏板上,只能依靠护栏板的变形损坏吸能,变形能力和吸收能量的能力有限,汽车会发生严重变形,危害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且底板的安装通常是用螺栓和螺钉将其固定在护栏本体上,操作比较麻烦,费时费力,降低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防撞护栏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面与两个限位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卡接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护栏本体的右侧面,所述底板内壁的左侧面与移动装置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装置的左侧面与卡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块卡接在卡槽内,所述卡槽开设在护栏本体的右侧面,所述移动装置的下表面与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卡接在底板内壁的下表面,所述滑杆的底端与拉动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拉动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滑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右侧面与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与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面与第二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减震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板的右侧面与填充层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层的右侧面与护栏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护栏板左侧面与减震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耳板的下表面,且两个耳板的左侧面均与减震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右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移动块的左侧面与卡块的右端固定连接,移动块与固定块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右侧面与底板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拉动装置包括拉板,所述拉板的上表面与滑杆和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板的下表面与把手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的形状设置为C形。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形状设置为L形,所述卡槽的形状设置为L形,凹槽的形状设置为C形,所述固定块的形状设置为T形。优选的,所述护栏本体的右侧面卡接有警示条和消音板。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所述第二弹簧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防撞护栏结构,通过设置护栏板和填充层,使得车辆在撞到护栏板上时,填充层被压缩,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汽车发生严重变形,降低驾驶员发生危险的机率,护栏板带动减震板和弹簧运动,使其可以吸收大量的撞击能量,减轻车辆的变形程度,减轻驾驶员的受伤程度。2、该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防撞护栏结构,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槽,使得工作人员只需要拉动把手就可以带动滑杆和卡块运动,把卡块送进卡槽,松开把手,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卡块就可以卡接到卡槽内,使得工作人员很容易就可以把底板安装到护栏本体上,省时省力,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3、该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防撞护栏结构,通过设置移动块和固定块,使得滑杆可以平稳的上下运动,避免其发生左右晃动,使得卡块可以精准的卡接到卡槽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板右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移动装置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限位块、3限位槽、4护栏本体、5移动装置、51移动块、52固定块、6卡块、7卡槽、8滑杆、9滑套、10第一弹簧、11拉动装置、111拉板、112把手、12警示条、13连接杆、14连接板、15耳板、16第二弹簧、17减震板、18第一滑块、19第一滑槽、20填充层、21护栏板、22消音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防撞护栏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左侧面与两个限位块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限位块2卡接在限位槽3内,限位槽3开设在护栏本体4的右侧面,护栏本体4的右侧面与警示条12和消音板2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警示条12,使得驾驶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装置的位置,避免驾驶员撞到本装置,降低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通过设置消音板22,可以降低在公路扩建时建筑机械发出的噪音,给驾驶员提供良好的驾驶环境,底板1内壁的右侧面与移动装置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移动装置5的左侧面与卡块6的右端固定连接,移动装置5包括移动块51,移动块51的右侧面开设有凹槽,移动块51的左侧面与卡块6的右端固定连接,移动块51与固定块52滑动连接,固定块52的右侧面与底板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块52和移动块51,使得卡块6可以平稳的运动,使得卡块6可以精准的卡接到卡槽7,卡块6卡接在卡槽7内,卡块6的形状设置为L形,卡槽7的形状设置为L形,凹槽的形状设置为C形,固定块52的形状设置为T形,通过设置卡块6和卡槽7,因卡块6和卡槽7的形状设置为L形,使得卡块6可以卡接到卡槽7内,使得底板1可以固定在护栏本体4,卡槽7开设在护栏本体4的右侧面,移动装置5的下表面与滑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滑杆8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9。滑套9卡接在底板1内壁的下表面,滑杆8的底端与拉动装置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拉动装置11包括拉板111,拉板111的上表面与滑杆8和第一弹簧10的底端固定连接,拉板111的下表面与把手112的顶端固定连接,把手112的形状设置为C形,通过设置把手112,因为把手112的形状设置为C形,工作人员可以比较简单的握住把手112,可以方便的对拉动装置11进行挤压和拉动,滑杆8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底端与拉动装置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防撞护栏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左侧面与两个限位块(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2)卡接在限位槽(3)内,所述限位槽(3)开设在护栏本体(4)的右侧面,所述底板(1)内壁的右侧面与移动装置(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装置(5)的左侧面与卡块(6)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块(6)卡接在卡槽(7)内,所述卡槽(7)开设在护栏本体(4)的右侧面,所述移动装置(5)的下表面与滑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8)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9);/n所述滑套(9)卡接在底板(1)内壁的下表面,所述滑杆(8)的底端与拉动装置(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8)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底端与拉动装置(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0)的顶端与滑套(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右侧面与连接杆(13)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3)的右端与连接板(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4)的右侧面与第二弹簧(16)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6)的右端与减震板(1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n所述减震板(17)的右侧面与填充层(2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层(20)的右侧面与护栏板(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护栏板(21)的左侧面与减震板(1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板(17)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18)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8)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9)内,所述第一滑槽(19)开设在耳板(15)的下表面,且两个耳板(15)的左侧面均与减震板(1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防撞护栏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左侧面与两个限位块(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2)卡接在限位槽(3)内,所述限位槽(3)开设在护栏本体(4)的右侧面,所述底板(1)内壁的右侧面与移动装置(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装置(5)的左侧面与卡块(6)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块(6)卡接在卡槽(7)内,所述卡槽(7)开设在护栏本体(4)的右侧面,所述移动装置(5)的下表面与滑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8)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9);
所述滑套(9)卡接在底板(1)内壁的下表面,所述滑杆(8)的底端与拉动装置(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8)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底端与拉动装置(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0)的顶端与滑套(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右侧面与连接杆(13)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3)的右端与连接板(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4)的右侧面与第二弹簧(16)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6)的右端与减震板(1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板(17)的右侧面与填充层(2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层(20)的右侧面与护栏板(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护栏板(21)的左侧面与减震板(1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板(17)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18)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8)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9)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辉
申请(专利权)人:徐健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