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32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在电流变流体中因气泡而发生的电极之间的电弧放电的减振器装置。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以下结构。在构成减振器装置(1)的外壳的外筒(4)中收纳了内筒(3)。在外筒(4)与内筒(3)之间配置了电极筒(18)。在外筒(4)内封入了电流变流体(2)。内筒(3)和电极筒(18)分别构成阴极和阳极,对位于内筒(3)与电极筒(18)之间的电流变流体(2)施加电压。在电极筒(18)的与内筒(3)相对的一侧的表面、或内筒(3)的与电极筒(18)相对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在令对电流变流体(2)施加的最大电压为Vmax(V)的情况下,使绝缘层的厚度t(m)满足下述式(1):t≥2.5×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减振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车辆等中使用的减振器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在机动车等车辆中,在车体(弹簧上方)一侧与各车轮(弹簧下方)一侧之间设置了以液压缓冲器为代表的减振器装置。作为使衰减特性变化的减振器装置,有在减振器装置内填充电流变流体的技术。使用电流变流体的减振器装置对在减振器装置中配置的电极施加电压而对电流变流体施加电场使衰减特性变化。作为这样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电流变流体施加电压时,为了防止电化学劣化引起的增粘效果的减小、电化学反应导致的电极金属的溶出、腐蚀,而在与电流变流体的接触面形成绝缘层的技术。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为了用电流变流体获得更高的增粘效果,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之外,也在与电流变流体的接触面,形成了相对于电极间隔距离1是0.001~0.1的比例的膜厚、且相对介电常数在分散介质的2倍以下的绝缘体层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11312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900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减振器装置中电流变流体因活塞的压缩行程和伸张行程而运动,此时电流变流体可能将减振器装置内的气体卷入。结果,在电流变流体中产生气泡。使用电流变流体的减振器装置中,对在阳极与阴极的电极之间配置的电流变流体施加3000V以上的高电压,但存在因电流变流体中产生的气泡而发生绝缘破坏,发生在阳极与阴极的电极之间流过大电流的电弧放电的情况。上述专利文献1和2中,在与电流变流体接触的电极上形成了绝缘层,但对于抑制电弧放电这一点完全没有考虑。因此,存在因电流变流体中产生的气泡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极损耗、或电流变流体劣化等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课题、抑制电弧放电的发生的减振器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减振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收纳所述活塞杆的外筒;置于所述外筒与所述活塞杆之间的电流变流体;和设置在所述外筒与所述活塞杆之间的电压施加机构,其对所述电流变流体施加电压,所述电压施加机构具有阳极和阴极,所述电流变流体位于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在所述阳极的与所述阴极相对的一侧的表面,或者所述阴极的与所述阳极相对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在令施加至所述电流变流体的最大电压为Vmax(V)时,所述绝缘层的厚度t(m)满足下述式(1):t≥2.5×10-8×Vmax……式(1)。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抑制电弧放电的发生的减振器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减振器装置的纵截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内筒与流路的关系的正面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图1的III部分的放大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图1的III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表示抑制电弧放电所需的绝缘层的厚度(μm)与电流变流体(ERF)减振器电极之间的电压(V)的关系的图。图5是表示设电极间距离为1的情况下的绝缘层厚度与对电流变流体施加的平均电场的关系的图。图6是表示电极间距离(mm)与不存在绝缘层的情况下的电弧放电发生电压(kVp)的关系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图1的III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减振器装置的纵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减振器装置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概念中的各种变形例和应用例也包括在其范围中。实施例1以下,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减振器装置使用附图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减振器装置的纵截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内筒与流路的关系的正面图。图1中,减振器装置1构成为使用功能性流体(即电流变流体2)作为在内部封入的工作油等工作流体的衰减力调整式的液压缓冲器(半主动减振器)。减振器装置1例如与由螺旋弹簧构成的悬架弹簧(未图示)一同构成车辆用的悬挂装置。另外,以下说明中,将减振器装置1的轴向的一端一侧记载为“下端”一侧,将轴向的另一端一侧记载为“上端”一侧,但也可以将减振器装置1的轴向的一端一侧作为“上端”一侧,将轴向的另一端一侧作为“下端”一侧。减振器装置1包括内筒3、外筒4、活塞6、活塞杆9、底部阀13、电极筒18等。内筒3形成为在轴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的缸体,在内部封入了作为功能性流体的电流变流体2。另外,在内筒3的内部插入了活塞杆9,在内筒3的外侧,以成为同轴的方式设置了外筒4和电极筒18。内筒3的下端一侧与底部阀13的阀体14嵌合地安装,上端一侧与杆导向部10嵌合地安装。在内筒3中,作为径向的横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了多个(例如4个)总是与电极通路19连通的油孔3A。即,内筒3内的杆侧油室B通过油孔3A与电极通路19连通。外筒4构成减振器装置1的外壳,形成为圆筒体。外筒4设置在电极筒18的外周,与该电极筒18之间形成有与电极通路19连通的储存室A。该情况下,外筒4中,其下端一侧是用底盖5使用焊接方式等封闭的封闭端。底盖5与底部阀13的阀体14一同构成底座部件。外筒4的上端一侧是开口端。在外筒4的开口端一侧,例如向径向内侧弯曲地形成了铆紧部4A。铆紧部4A将密封部件12的环状板体12A的外周一侧保持为防脱落的状态。此处,内筒3和外筒4构成缸,在该缸内封入了工作流体。本实施例中,作为在缸内填充(封入)的流体、即作为工作油的工作流体,使用了作为一种功能性流体的电流变流体2(ERF:ElectroRheologicalFluid)。另外,图1和图2中,将封入的电流变流体2表示为无色透明。这样,是外筒4收纳活塞杆9、在外筒4与活塞杆9之间配置电流变流体2的结构。电流变流体2是性状因电场(电压)而变化的流体(功能性流体)。即,电流变流体2配置在施加了电压的空间即电场中,粘度与施加的电压相应地变化,流通阻抗(衰减力)变化。电流变流体2例如由硅油等构成的基油(baseoil)、和在该基油中混入(分散)的使粘性与电场的变化相应地可变的颗粒(微粒)构成。如后所述,减振器装置1是通过使内筒3与电极筒18之间的电极通路19内发生电位差,对通过该电极通路19的电流变流体2的粘度进行控制,而对发生衰减力进行控制(调整)的结构。在内筒3与外筒4之间、更具体而言是电极筒18与外筒4之间,形成了作为储存部的环状的储存室A。在储存室A内,与工作流体一同封入了作为工作气体的气体。该气体可以是大气压状态的空气,也可以使用压缩后的氮气气体等气体。储存室A内的气体在活塞杆9的缩小(收缩行程)时,为了补偿该活塞杆9的进入体积部分而被压缩。活塞6可滑动地设置在内筒3内。活塞6将内筒3内分成作为第一室的杆侧油室B和作为第二室的底部侧油室C。在活塞6中,分别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了多个能够将杆侧油室B与底部侧油室C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活塞杆;/n收纳所述活塞杆的外筒;/n置于所述外筒与所述活塞杆之间的电流变流体;和/n设置在所述外筒与所述活塞杆之间的电压施加机构,其对所述电流变流体施加电压,/n所述电压施加机构具有阳极和阴极,/n所述电流变流体位于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n在所述阳极的与所述阴极相对的一侧的表面,或者所述阴极的与所述阳极相对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n在令施加至所述电流变流体的最大电压为Vmax(V)时,所述绝缘层的厚度t(m)满足下述式(1):/nt≥2.5×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6 JP 2018-0584971.一种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塞杆;
收纳所述活塞杆的外筒;
置于所述外筒与所述活塞杆之间的电流变流体;和
设置在所述外筒与所述活塞杆之间的电压施加机构,其对所述电流变流体施加电压,
所述电压施加机构具有阳极和阴极,
所述电流变流体位于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
在所述阳极的与所述阴极相对的一侧的表面,或者所述阴极的与所述阳极相对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在令施加至所述电流变流体的最大电压为Vmax(V)时,所述绝缘层的厚度t(m)满足下述式(1):
t≥2.5×10-8×Vmax……式(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距离为0.4mm~1.6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令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距离为1时,所述绝缘层的厚度在0.5以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大电压为3kV以上。


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楠川顺平浅沼道裕平尾基裕大冈浩南部达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