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增益高带宽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及放大器芯片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通信芯片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高增益高带宽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及放大器芯片。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云计算、高性能计算、高清视频点播等的不断普及和发展,高带宽网络应用已无处不在,核心及数据中心网络带宽以指数速率高速增长。光通信从早期的10Gb/s和40Gb/s以太网到如今100Gb/s技术的成熟商用,再到业界加速推进400Gb/s甚至1Tb/s超高速传输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未来对更大容量、更高传输速率的需要越来越高。光接收机一般包括跨阻放大器(TIA)、可变增益放大器(VGA)、数据时钟恢复电路(CDR)等。光纤发出的光信号被光电探测器所接收后,产生一个与接收光强度成正比的光电流。跨阻放大器将光电流放大并转化为电压信号,再经过VGA进一步放大,使其可以被CDR进行处理。可变增益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带宽、增益和线性度。为了信号传输质量,电路必须有充足的带宽。又因为TIA输出较小,而CDR等需要的输入信号较大,因此需要一个高增益的VGA进行放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增益高带宽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级设置的跨导放大器和跨阻放大器;其中,/n第一级跨导放大器,其输入端接受输入信号,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并转化为电流信号;/n第二级跨阻放大器,其输入端与第一级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进一步将信号放大并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增益高带宽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级设置的跨导放大器和跨阻放大器;其中,
第一级跨导放大器,其输入端接受输入信号,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并转化为电流信号;
第二级跨阻放大器,其输入端与第一级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进一步将信号放大并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增益高带宽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跨导放大器采用两对差分对的输入管,均采用源级负反馈的结构;
第一对差分对,输入管由两个P型MOS管M5、M6组成,负载是由两个N型MOS管M1、M2组成,负反馈电阻都采用可变电阻Rs;
第二对差分对,输入管由两个P型MOS管M7、M8组成,负载是由两个N型MOS管M3、M4组成,负反馈电阻都采用可变电阻Rs1;
所述第一对差分对的连接方式如下:
M5的栅端连接输入端VINN和M7的栅端,M5的源端连接电流源I1和电阻Rs,M5的漏端连接输出端VOUTP和M1的漏级;
M6的栅端连接输入端VINPP和M8的栅端,M6的源端连接电流源I2和电阻Rs,M6的漏端连接输出端VOUTN和M2的漏端;
M1的栅端连接电阻Rp1、M7的漏端和M3的漏端,M1的源端连接地,M1的漏端连接输出端VOUTP和M5的漏端;
M2的栅端连接电阻Rp2、M8的漏端和M4的漏端,M2的源端连接地,M2的漏端连接输出端VOUTN和M6的漏端;
电阻Rs一端连接电流源I1和M5的源端,电阻Rs另一端连接电流源I2和M6的源端;
所述第二对差分对的连接方式如下:
M7的栅端连接输入端VINN和M5的栅端,M7的源端连接电流源I3和电阻Rs1,M7的漏端连接M1的栅端、电阻Rp1和M3的漏端;
M8的栅端连接输入端VINP和M6的栅端,M8的源端连接电流源I4和电阻Rs1,M8的漏端连接M2的栅端、电阻Rp2和M4的漏端;
M3的栅端连接电阻Rp1,M3的源端接地,M3的漏端连接电阻Rp1、M1的栅端和M7的漏端;
M4的栅端连接电阻Rp2,M4的源端接地,M4的漏端连接电阻Rp2、M2的栅端和M8的漏端;
电阻Rp1一端连接M1的栅端、M7的漏端和M3的漏端,电阻Rp1另一端连接M3的栅端;
电阻Rp2一端连接M2的栅端、M8的漏端和M4的漏端,电阻Rp2另一端连接M4的栅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杨栋,史勇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