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转向小车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自适应转向小车。
技术介绍
首先,现有的农业机械为满足对玉米等高杆作物进行植保作业,车架的高度往往较高,且体积大,在小型地块中行走作业不便,现有部分小型机械,可在作物行间行走,但需要人工进行转向,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其次,农业机械的转向结构大多分为如下两种,1、转向架与主体车架之间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点位于转向架正上方或转向架后方;2、转向架与主体车架之间固定连接,转向架底部的行走轮为万向轮;上述两种方式能实现转向,但均存在不足,第1种转向架底部的定向轮在遇到障碍时转向架整体发生偏移,影响正确的行走路线,碾压损伤农作物,第2种的万向轮在遇到障碍时乱转,同样影响正确的行走路线和碾压损伤农作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转向小车以解决上述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转向小车,包括前转向架和车架主体,前转向架包括两个行走轮和连接两个行走轮转动轴的前车架,行走轮为定向轮,车架主体后端设置有动力轮,车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转向小车,包括前转向架和车架主体,前转向架包括两个行走轮和连接两个行走轮转动轴的前车架,行走轮为定向轮,车架主体后端设置有动力轮,车架主体前端与前车架通过竖直转动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车架主体与前车架竖直转动连接的转动中心位于两个行走轮的轴心线前方,且位于两个行走轮的轴心线的中垂面上,车架主体前端固定连接有方向引导件,方向引导件为水平的U字形,方向引导件开口朝向车架主体的后端,方向引导件的横向宽度不小于前车架和车架主体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自适应转向小车,包括前转向架和车架主体,前转向架包括两个行走轮和连接两个行走轮转动轴的前车架,行走轮为定向轮,车架主体后端设置有动力轮,车架主体前端与前车架通过竖直转动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车架主体与前车架竖直转动连接的转动中心位于两个行走轮的轴心线前方,且位于两个行走轮的轴心线的中垂面上,车架主体前端固定连接有方向引导件,方向引导件为水平的U字形,方向引导件开口朝向车架主体的后端,方向引导件的横向宽度不小于前车架和车架主体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转向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转动副包括连接件和转动连接件,连接件一端连接在前车架上,另一端通过转动连接件与车架主体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转向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轮设置有一个。
技术研发人员:邵长兵,秦广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蔚翱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