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2440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包括:机体;行走装置;储物装置,用于储存物品;电源,用于提供电源;陀螺仪,用于获取行走装置的姿态信息和速度信息;激光雷达,用于对周边环境进行扫描,获取周边环境的地图信息;树莓派,其与激光雷达连接,用于控制激光雷达工作,并接收和处理地图信息;以及主控板,行走装置、电源、陀螺仪和树莓派均与主控板连接,主控板用于接收、处理姿态信息、速度信息和地图信息,并根据姿态信息、速度信息和地图信息控制行走装置的工作。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配送机器人能够在新的地区中自我探索并扫描周边环境,生成地图信息,且在货物的配送过程中,激光雷达能够时刻对地图进行更新,工作效率和智能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物流配送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的物流仓储体系以及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货物配送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配送主要由人工进行,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为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对于货物配送机械的智能化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货物配送机器人应运而生,而对于普通的配送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低,无法自动更新地图信息,经常出现迷路现象,工作效率低,人工维护成本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从而克服现有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低、无法自动更新地图和工作效率低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包括:机体;行走装置,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储物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机体的中部,用于储存物品;电源,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用于提供电源;陀螺仪,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用于获取所述行走装置的姿态信息和速度信息;激光雷达,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用于对周边环境进行扫描,获取周边环境的地图信息;树莓派,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该树莓派与所述激光雷达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激光雷达工作,并接收和处理所述地图信息;以及主控板,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所述行走装置、所述电源、所述陀螺仪和所述树莓派均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接收、处理所述姿态信息、所述速度信息和所述地图信息,并根据所述姿态信息、所述速度信息和所述地图信息控制所述行走装置的工作。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三轮全向移动底盘结构,所述三轮全向移动底盘包括三个全向轮、三个电机以及三个电机驱动器,每个所述全向轮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电机和一个所述电机驱动器,所有的所述电机驱动器均与所述主控板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深度摄像头,所述深度摄像头安装于所述机体的上方,用于获取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和距离信息;所述深度摄像头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接收、处理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距离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距离信息控制所述行走装置避让所述障碍物。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USB摄像头,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顶部,用于识别人脸信息,且该USB摄像头与所述树莓派连接,所述树莓派用于接收和处理所述人脸信息,并将所述人脸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控板;以及语音模块,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顶部,用于输出语音信息,该语音模块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主控板接收到所述人脸信息后通过该语音模块与人进行交流。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物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中部的储物空腔,所述储物空腔设置有一取放物品的开口,且所述开口设置有能够开闭的盖体,所述盖体通过一开闭机构驱动进行开闭。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盖体通过一转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开闭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配送机器人的陀螺仪能够获取行走装置的姿态信息和速度信息,并将其获取的信息传递给主控板,激光雷达能够扫描周边环境的地图信息,并将该地图信息传递给主控板,主控板根据姿态信息、速度信息和地图信息控制行走装置的工作,以避开周边障碍物;当将该配送机器人放置在一个陌生的地区时,其能够在该地区中自我探索并扫描周边环境,生成该地区的地图信息,且在货物的配送过程中,激光雷达能够时刻对地图进行更新,避免出现迷路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和智能化程度。2.本技术的行走装置包括三轮全向移动底盘结构,三轮全向移动底盘包括三个全向轮、三个电机以及三个电机驱动器,每个全向轮上设置有一个电机和一个电机驱动器,所有的电机驱动器均与主控板连接,以便于主控板控制行走装置360°灵活行走。3.本技术的配送机器人还包括深度摄像头,用于获取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和距离信息,配合激光雷达的使用,避开障碍物,进一步提高配送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4.本技术的配送机器人还包括USB摄像头和语音模块,当在配送的过程中,USB摄像头识别到行人后,通过语音模块进行提示,提示行人进行避让;当配送机器人将货物配送到目的地时,USB摄像头识别到人脸后,与人进行语言交流,提示货物主人进行收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智能配送机器人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图1的A-A线剖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图1的俯视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USB摄像头,2-深度摄像头,3-储物装置,4-全向轮,5-电机,6-机体,7-语音模块,8-树莓派,9-激光雷达,10-陀螺仪,11-电源,12-主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至图3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该配送机器人包括机体6、行走装置、储物装置3、电源11、陀螺仪10、激光雷达9、树莓派8以及主控板12。参考图1至图3,行走装置安装于机体6的底部,以带动整个配送机器人移动,从而进行货物的配送。储物装置3设置于机体6的中部,用于储存物品。电源11安装于机体6的底部,用于提供电源11。陀螺仪10安装于机体6的底部,用于获取行走装置的姿态信息和速度信息。激光雷达9安装于机体6的底部,用于对周边环境进行扫描,获取周边环境的地图信息,即激光雷达9的SLAM定位,是通过激光雷达9在平面进行360°全方位扫描,并将反馈回来的信号通过SLAM技术进行定位与地图构建,获取地图信息。树莓派8安装于与机体6的底部,树莓派8与激光雷达9连接,用于控制激光雷达9工作,并接收和处理地图信息。主控板12安装于机体6的底部,行走装置、电源11、陀螺仪10和树莓派8均与主控板12连接,主控板12用于接收、处理姿态信息、速度信息和地图信息,并根据姿态信息、速度信息和地图信息控制行走装置的工作,以避开周边障碍物,向配送目的地前进;当将该配送机器人放置在一个陌生的地区时,其能够在该地区中自我探索并扫描周边环境,生成该地区的地图信息,在配送货物时,只需向主控板12输送目的地信息即可,主控板12会规划一条最佳配送路线,并控制行走装置沿着该配送路线行走;因为环境是随时都在改变的,因此,在货物的配送过程中,激光雷达9能够时刻对地图进行更新并调整配送路线,避免出现迷路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和智能化程度。参考图1至图3,优选地,行走装置包括三轮全向移动底盘结构,三轮全向移动底盘包括三个全向轮4、三个电机5以及三个电机5驱动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体;/n行走装置,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n储物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机体的中部,用于储存物品;/n电源,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用于提供电源;/n陀螺仪,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用于获取所述行走装置的姿态信息和速度信息;/n激光雷达,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用于对周边环境进行扫描,获取周边环境的地图信息;/n树莓派,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该树莓派与所述激光雷达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激光雷达工作,并接收和处理所述地图信息;以及/n主控板,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所述行走装置、所述电源、所述陀螺仪和所述树莓派均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接收、处理所述姿态信息、所述速度信息和所述地图信息,并根据所述姿态信息、所述速度信息和所述地图信息控制所述行走装置的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
行走装置,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
储物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机体的中部,用于储存物品;
电源,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用于提供电源;
陀螺仪,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用于获取所述行走装置的姿态信息和速度信息;
激光雷达,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用于对周边环境进行扫描,获取周边环境的地图信息;
树莓派,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该树莓派与所述激光雷达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激光雷达工作,并接收和处理所述地图信息;以及
主控板,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所述行走装置、所述电源、所述陀螺仪和所述树莓派均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接收、处理所述姿态信息、所述速度信息和所述地图信息,并根据所述姿态信息、所述速度信息和所述地图信息控制所述行走装置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三轮全向移动底盘结构,所述三轮全向移动底盘包括三个全向轮、三个电机以及三个电机驱动器,每个所述全向轮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电机和一个所述电机驱动器,所有的所述电机驱动器均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义吴彰伟刘育成庞溢林王晓瀛杨桂燕杨有行施秀丽谢汝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