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883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载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包括贴合的上齿板和下齿板,上齿板间隔设置有多个上支撑齿,下齿板间隔设置有多个下支撑齿个,相邻的两个上支撑齿之间的缝隙与相邻的两个下支撑齿之间的缝隙对齐设置;上支撑齿、下支撑齿分别设置有拼合形成V型槽的上倒角斜面、下倒角斜面,相邻的两个V型槽开口相对布置形成一用于卡持小单元板的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避免使用胶带粘连小单元板造成的残胶问题;小单元板与V型槽为线接触,不易积液,V型槽方便液体排出,同时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
本技术涉及装载治具
,尤其涉及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
技术介绍
小单元板(PCB板)加工时需要进行药液清洗,小单元板体积小,通常为拇指盖大小,直接进清洗机或掉落至药液缸或被卡持。为解决此问题,现有一种采用胶带将多个小单元板粘成一条整体过清洗机,但存在以下问题,从一块块的小单元板粘连成一整条的形状,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员,清洗完,重新拆为小单元板又需要工时和人数,效率低,且小单元板容易有残胶,影响性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承载小单元板过清洗线的治具,方便,高效,不残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使用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包括贴合的上齿板和下齿板,上齿板间隔设置有多个上支撑齿,下齿板间隔设置有多个下支撑齿个,相邻的两个上支撑齿之间的缝隙与相邻的两个下支撑齿之间的缝隙对齐设置;上支撑齿、下支撑齿分别设置有拼合形成V型槽的上倒角斜面、下倒角斜面,相邻的两个V型槽开口相对布置形成一用于卡持小单元板的卡槽。优选的,述V型槽的开口角度为80°~130°。优选的,所述上齿板、下齿板分别设置有多个相互吸合的磁吸对位部件。优选的,所述上齿板和下齿板由高温熔结粘合。优选的,所述上倒角斜面设置有上直角槽,下倒角斜面设置有下直角槽,上直角槽和下直角槽共同现成形成一矩形槽型。优选的,所述上直角槽、下直角槽横剖面的直角边的边长小为2mm~5mm。优选的,所述还包括用于封堵相邻的两个上支撑齿之间的缝隙的夹持机构。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旋钮螺柱和螺母件,旋钮螺柱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螺柱部、圆盘挡部和旋钮部,螺母件螺纹连接于螺柱部,螺柱部的外径小于相邻的两个上支撑齿之间的距离。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封堵相邻的两个上支撑齿之间的缝隙的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基体件、手动滚轮和用于顶紧于V型槽的顶紧螺柱,基体件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手动滚轮的中空部位,顶紧螺柱设置有两个,两个顶紧螺柱的一端分别螺纹连接于基体件中空部位的左右两侧,两个顶紧螺柱的另一端分别螺纹连接于手动滚轮的两端;手动滚轮与两个顶紧螺柱连接的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基体件的厚度小于上齿板和下齿板的厚度之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可从开口端将多个小单元板插于两个V型槽之间,承载小单元板过清洗线,避免使用胶带粘连小单元板造成的残胶问题;小单元板与V型槽为线接触,不易积液,V型槽方便液体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封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上齿板11—上支撑齿2—下齿板21—下支撑齿3—V型槽31—上倒角斜面32—下倒角斜面33—下直角槽34—上直角槽4—封堵装置41—基体件42—手动滚轮43—顶紧螺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2所示,技术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包括贴合的上齿板1和下齿板2,上齿板1间隔设置有多个上支撑齿11,下齿板2间隔设置有多个下支撑齿21个,相邻的两个上支撑齿11之间的缝隙与相邻的两个下支撑齿21之间的缝隙对齐设置;上支撑齿11、下支撑齿21分别设置有拼合形成V型槽3的上倒角斜面31、下倒角斜面32,相邻的两个V型槽3开口相对布置形成一用于卡持小单元板的卡槽。本技术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可从开口端将多个小单元板插于两个V型槽3之间,承载小单元板过清洗线,避免使用胶带粘连小单元板造成的残胶问题,同时易于装载和拆卸,效率高;小单元板与V型槽3为线接触,不易积液,V型槽3方便液体排出。优选的,述V型槽3的开口角度为80°~130°。本技术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可将小单元板插于两个V型槽3之间,便于承载单元板。优选的,所述上齿板1、下齿板2分别设置有多个相互吸合的磁吸对位部件。本技术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便于分开和连接上齿板1、下齿板2。优选的,所述上齿板1和下齿板2由高温熔结粘合。本技术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先将上齿板1和下齿板2分别加工出倒角斜面,然后高温熔结粘合,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优选的,所述上倒角斜面31设置有上直角槽34,下倒角斜面32设置有下直角槽33,上直角槽34和下直角槽33共同现成形成一矩形槽型。本技术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便于装载小单元板,避免小单元板滑脱。具体的,所述上直角槽34、下直角槽33横剖面的直角边的边长小为2mm~5mm。优选的,所述还包括用于封堵相邻的两个上支撑齿11之间的缝隙的夹持机构。本技术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可封堵相邻的两个上支撑齿11之间的缝隙,可限制末端小单元板的位置,压紧小单元板,避免小单元板在V型槽3内来回滑动。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旋钮螺柱和螺母件,旋钮螺柱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螺柱部、圆盘挡部和旋钮部,螺母件螺纹连接于螺柱部,螺柱部的外径小于相邻的两个上支撑齿11之间的距离。螺母件将上齿板1和下齿板2压于圆盘挡部以固定螺柱部的位置,螺柱部穿于相邻的两个上支撑齿11之间的缝隙以现在小单元板位置。优选的,如图3所示,还包括用于封堵相邻的两个上支撑齿11之间的缝隙的封堵装置4,封堵装置4包括基体件41、手动滚轮42和用于顶紧于V型槽3的顶紧螺柱43,基体件41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手动滚轮42的中空部位,顶紧螺柱43设置有两个,两个顶紧螺柱43的一端分别螺纹连接于基体件41中空部位的左右两侧,两个顶紧螺柱43的另一端分别螺纹连接于手动滚轮42的两端;手动滚轮42与两个顶紧螺柱43连接的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本技术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封堵装置4插于开口相对的两个V型槽3之间,转动手动滚轮42,使得两个顶紧螺柱43顶紧V型槽3,从而固定基体件41的位置,从而使得封堵装置4固定小单元板的位置。优选的,所述基体件41的厚度小于上齿板1和下齿板2的厚度之和。本技术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封堵装置4结构精巧,避免封堵装置4影响过线清洗,避免封堵装置4钩挂到其它物品。综上所述可知本技术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贴合的上齿板(1)和下齿板(2),上齿板(1)间隔设置有多个上支撑齿(11),下齿板(2)间隔设置有多个下支撑齿(21)个,相邻的两个上支撑齿(11)之间的缝隙与相邻的两个下支撑齿(21)之间的缝隙对齐设置;上支撑齿(11)、下支撑齿(21)分别设置有拼合形成V型槽(3)的上倒角斜面(31)、下倒角斜面(32),相邻的两个V型槽(3)开口相对布置形成一用于卡持小单元板的卡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贴合的上齿板(1)和下齿板(2),上齿板(1)间隔设置有多个上支撑齿(11),下齿板(2)间隔设置有多个下支撑齿(21)个,相邻的两个上支撑齿(11)之间的缝隙与相邻的两个下支撑齿(21)之间的缝隙对齐设置;上支撑齿(11)、下支撑齿(21)分别设置有拼合形成V型槽(3)的上倒角斜面(31)、下倒角斜面(32),相邻的两个V型槽(3)开口相对布置形成一用于卡持小单元板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槽(3)的开口角度为80°~1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板(1)、下齿板(2)分别设置有多个相互吸合的磁吸对位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板(1)和下齿板(2)由高温熔结粘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倒角斜面(31)设置有上直角槽(34),下倒角斜面(32)设置有下直角槽(33),上直角槽(34)和下直角槽(33)共同现成形成一矩形槽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单元板过清洗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强雷志伦肖志山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美维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