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82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包括支架和料斗,料斗安装在支架内,支架的底部四个角均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脚轮;料斗包括料斗本体、3片挡板和1个弯头,其中,3片挡板分别竖向安装在料斗本体的顶部进料口的左边、右边和后边上,弯头安装在料斗本体的底部出料口上,弯头上安装有阀门,用于控制砂浆下落的速率,且弯头连接有延伸至箱涵底部的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料斗结合软管,减少或避免影响掘进施工时间,提高掘进工效,同时减少砂浆浪费,节省大量人工,提高了注浆效率,降低成本,时保证注浆区域环境较为整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直径盾构
,尤其是一种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工程(南段)施工图设计第二篇隧道工程第二册盾构隧道第三分册盾构段内部结构设计图》,箱涵底板与管片空隙需填充M10砂浆。箱涵每节长度2000mm,需填充约1m3砂浆。传统方式回填:砂浆车将砂浆直接倾倒在箱涵两侧,再由人工回填至箱涵底部与管片间隙中的。该方法费时费工,材料浪费严重,并且回填区域卫生难以保证。因此,选取合适的注浆方法会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或避免影响掘进施工时间,提高掘进工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采用料斗结合软管,实现提高注浆效率,减少或避免影响掘进施工时间,提高掘进工效。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包括支架和料斗,料斗安装在支架内,支架的底部四个角均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脚轮;料斗包括料斗本体、3片挡板和1个弯头,其中,3片挡板分别竖向安装在料斗本体的顶部进料口的左边、右边和后边上,弯头安装在料斗本体的底部出料口上,弯头上安装有阀门,用于控制砂浆下落的速率,且弯头连接有延伸至箱涵底部的软管。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所述支架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把手。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所述料斗本体、挡板、弯头均由厚度为3mm的钢板制成。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所述支架由尺寸为6*4cm的槽钢制成。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所述左边和右边的挡板均为梯形。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所述弯头的尺寸为φ159。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所述料斗本体的尺寸为长700mm、宽700mm、高700mm。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采用料斗结合软管,减少或避免影响掘进施工时间,提高掘进工效。2、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节省大量人工,提高了注浆效率,同时保证注浆区域环境较为整洁。3、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能够减少砂浆浪费,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箱涵底部与管片间隙回填区域示意图。附图标记含义:1:支架,11:万向脚轮,2:料斗,21:料斗本体,22:挡板,23:弯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用于箱涵底板与管片空隙填充砂浆,总高度1500mm,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和料斗2,料斗2安装在支架1内。支架1由尺寸为6*4cm的槽钢制成,支架1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把手,支架1的底部四个角均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脚轮11,可将注浆装置整体移动至箱涵左右两侧使用。料斗2包括料斗本体21、3片挡板22和1个弯头23,均由厚度为3mm的钢板制成,料斗本体21的尺寸为长700mm、宽700mm、高700mm。其中,3片挡板22分别竖向安装在料斗本体21的顶部进料口的左边、右边和后边上,左边和右边的挡板22均为梯形。弯头23安装在料斗本体21的底部出料口上,弯头23的尺寸为φ159。弯头23上安装有阀门,用于控制砂浆下落的速率。弯头23连接有延伸至箱涵底部的软管。其工作原理是:如图2所示,注浆时砂浆由砂浆车直接倒入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中,砂浆通过料斗2后从软管中流出。通过移动软管的底部位置来调整注浆区域,弯头23上设有底部阀门来控制砂浆下落的速率。回填完成后,由工人将装置推动到下一个工作区域。在施工现场实际操作过程中,该方法较传统的人工回填,能够节省大量人工,提高了注浆效率,同时保证注浆区域环境较为整洁。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料斗(2),料斗(2)安装在支架(1)内,支架(1)的底部四个角均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脚轮(11);料斗(2)包括料斗本体(21)、3片挡板(22)和1个弯头(23),其中,3片挡板(22)分别竖向安装在料斗本体(21)的顶部进料口的左边、右边和后边上,弯头(23)安装在料斗本体(21)的底部出料口上,弯头(23)上安装有阀门,用于控制砂浆下落的速率,且弯头(23)连接有延伸至箱涵底部的软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料斗(2),料斗(2)安装在支架(1)内,支架(1)的底部四个角均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脚轮(11);料斗(2)包括料斗本体(21)、3片挡板(22)和1个弯头(23),其中,3片挡板(22)分别竖向安装在料斗本体(21)的顶部进料口的左边、右边和后边上,弯头(23)安装在料斗本体(21)的底部出料口上,弯头(23)上安装有阀门,用于控制砂浆下落的速率,且弯头(23)连接有延伸至箱涵底部的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底部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直径盾构箱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树军周昆刘四进王军陈宗凯张成君郝俊男郭守志徐树量孟庆丰徐兆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