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丽萍专利>正文

一种防积雪农业大棚用棚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76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积雪农业大棚用棚顶结构,包括棚顶板,所述棚顶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且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磁力板,所述棚顶板的上端嵌设有电磁铁,且所述电磁铁设置在磁力板的一侧磁极下方,所述棚顶板上设有多个温差发电片组成的温差发电组,且所述温差发电组的一端位于棚顶板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由多个温差发电片组成的温差发电组,利用冬季时大棚内外巨大的温差迫使温差发电组产生电流,并在逆变器的作用下变为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可间歇性的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从而不断吸引、排斥磁力板,使得磁力板来回转动,可将磁力板上的积雪抖落,避免积雪对大棚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积雪农业大棚用棚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相关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防积雪农业大棚用棚顶结构。
技术介绍
温室大棚多在冬季使用,由于大棚大多用木桩以及塑料布进行搭建,在雪季时若被积雪覆盖,大棚容易被压垮,从而导致果树和农作物的死亡。同时覆盖在大棚棚顶的积雪,一时难以消融,阳光无法透过积雪射入大棚内,既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又影响了大棚的透光效果,严重影响了大棚内植物的生长。如今的大棚棚顶积雪大多通过人力铲除,除雪效率低下,同时还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难以长期维持。温差发电片,又称温差发电芯片,是根据赛贝克效应原理,采用独特的薄膜技术加工制造而成以热能产生电能的装置,常用的是半导体温差热电偶,这是一个由一组半导体温差电偶经串联和并联制成的直流发电装置。每个热电偶由一N型半导体和一P型半导体串联而成,两者联接着的一端和高温热源接触,而N型和P型半导体的非结端通过导线均与低温热源接触,由于热端与冷端间有温度差存在,使P的冷端有负电荷积累而成为发电器的阴极;N的冷端有正电荷积累而成为阳极,若与外电路相联就有电流流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积雪农业大棚用棚顶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积雪农业大棚用棚顶结构,包括棚顶板,所述棚顶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且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磁力板,所述棚顶板的上端嵌设有电磁铁,且所述电磁铁设置在磁力板的一侧磁极下方,所述棚顶板上设有多个温差发电片组成的温差发电组,且所述温差发电组的一端位于棚顶板的上方,所述温差发电组的另一端位于棚顶板的下方,所述温差发电组通过逆变器与电磁铁耦合。优选地,所述磁力板的上端开设有多个相互连通的气孔,所述棚顶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伸缩气囊,每两个相邻的伸缩气囊分别设置在磁力板的两端下方,所述伸缩气囊通过导气管与气孔连通。优选地,所述磁力板的下端为流线型,且所述磁力板由可导电的碳钢类磁性材料制成,且所述气孔内嵌设有丝网。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由多个温差发电片组成的温差发电组,利用冬季时大棚内外巨大的温差迫使温差发电组产生电流,并在逆变器的作用下变为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可间歇性的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从而不断吸引、排斥磁力板,使得磁力板来回转动,可将磁力板上的积雪抖落,避免积雪对大棚造成损害;2、通过使用逆变器将温差发电组产生的电流转变为交流电,而使电磁铁产生的变化磁场,如此可使处于变化磁场中可导电的磁力板内产生涡流,并使磁力板的温度升高,可将部分落在磁力板上的积雪融化,进一步提高消除大棚棚顶的积雪的效率;3、通过在磁力板两侧设置伸缩气囊,在磁力板来回转动时,将来回挤压两侧的伸缩气囊,可将伸缩气囊内的空气由磁力板上的气孔喷出,从而防止雪花落在磁力板的上方,以防止大棚棚顶产生积雪;4、通过将磁力板的下端设计为流线型,在有大风袭来时,可对磁力板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使得大棚更加稳固,使得本装置还具有抗风压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棚顶板、2温差发电组、3电磁铁、4支撑杆、5磁力板、51气孔、6伸缩气囊、61导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一种防积雪农业大棚用棚顶结构,包括棚顶板1,棚顶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4,且每个支撑杆4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磁力板5。具体在安装时,多个磁力板5覆盖住整个大棚的上方,因此落在大棚上的积雪将大部分落在磁力板5的上表面,如此可通过磁力板5来回转动而将其上的积雪抖落。棚顶板1的上端嵌设有电磁铁3,且电磁铁3设置在磁力板5的一侧磁极下方,棚顶板1上设有多个温差发电片组成的温差发电组2,且温差发电组2的一端位于棚顶板1的上方,温差发电组2的另一端位于棚顶板1的下方,温差发电组2通过逆变器与电磁铁3耦合。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温差发电组2,并使温差发电组2的受热的两端分别处于温室大棚的内、外侧,利用温室大棚内外的温差产生电流并驱动各部件运转,节能环保。进一步的,逆变器是现有的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的装置,可将温差发电组2产生的直流电转变为方向不断改变的交流电。磁力板5的上端开设有多个相互连通的气孔51,棚顶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伸缩气囊6,每两个相邻的伸缩气囊6分别设置在磁力板5的两端下方,伸缩气囊6通过导气管61与气孔51连通。在气温寒冷的冬季时,温室大棚内外的温差巨大,使得设置在棚顶板1上的温差发电组2产生电流,温差发电组2产生的电流经逆变器改变后,将形成方向不断改变的交流电再供向电磁铁3,使得电磁铁3的磁极方向也随之不断改变,此时电磁铁3不断吸引、排斥磁力板5的一侧,使得磁力板5沿其中心来回转动,可不断将磁力板5的积雪抖落(由于大棚的棚顶板1通常是倾斜设置的,因此在磁力板5抖动积雪时,积雪可由倾斜的棚顶板1导向并滑落在地上),以防止大棚上方积雪覆盖过厚将大棚压坏,或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及透光性。在磁力板5绕其中心来回转动时,将不断压缩磁力板5两侧的伸缩气囊6,可将伸缩气囊6内的空气由导气管61及气孔51喷出,从而防止部分雪花落在磁力板5的上方,大大减小磁力板5上积雪的覆盖量,防止磁力板5上积雪过厚而导致磁力板5无法转动。实施例二:参照图2,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磁力板5的下端为流线型,且磁力板5由可导电的碳钢类磁性材料制成,且气孔51内嵌设有丝网。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磁力板5的下端设计流线型,当有大风袭来时,气流将沿磁力板5的上、下侧流动(如图2中S1、S2方向所示),由于磁力板5下表面较上表面运动的距离更长,流速也更快,根据伯努利定理,速度越快,气压越小,磁力板5上下表面形成压力差,可向磁力板5提供一个向下的压力(如图2中P方向所示),从而使大棚更加牢固,使得本装置还具有抗风压的功能。同时电磁铁3的磁极方向不断变化时,其产生的磁场也将不断变化,由于磁力板5为碳钢类磁性材料制成,具有导电性,此时处于电磁铁3磁场内的磁力板5内部将产生涡流,涡流可使磁力板5温度升高,可使落在磁力板5的积雪融化,从而促进磁力板5积雪的清除效率。而通过在气孔51内设置丝网,可防止积雪落入气孔51内造成气孔51堵塞而导致压缩伸缩气囊6时无法排气。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积雪农业大棚用棚顶结构,包括棚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4),且每个所述支撑杆(4)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磁力板(5),所述棚顶板(1)的上端嵌设有电磁铁(3),且所述电磁铁(3)设置在磁力板(5)的一侧磁极下方,所述棚顶板(1)上设有多个温差发电片组成的温差发电组(2),且所述温差发电组(2)的一端位于棚顶板(1)的上方,所述温差发电组(2)的另一端位于棚顶板(1)的下方,所述温差发电组(2)通过逆变器与电磁铁(3)耦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积雪农业大棚用棚顶结构,包括棚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4),且每个所述支撑杆(4)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磁力板(5),所述棚顶板(1)的上端嵌设有电磁铁(3),且所述电磁铁(3)设置在磁力板(5)的一侧磁极下方,所述棚顶板(1)上设有多个温差发电片组成的温差发电组(2),且所述温差发电组(2)的一端位于棚顶板(1)的上方,所述温差发电组(2)的另一端位于棚顶板(1)的下方,所述温差发电组(2)通过逆变器与电磁铁(3)耦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李丽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