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雨水收集及储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750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房屋雨水收集及储存系统,涉及建筑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屋顶及屋墙,在屋顶上装设有融雪结构及雨水收集装置,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在屋顶的边沿位置开设多个引水槽及引水管,引水槽垂直于屋顶顶壁,同时向屋顶内部延伸,引水管沿屋顶的边沿铺设,引水槽的伸入屋顶的一端与引水管连通设置,融雪结构包括在屋顶上盘绕铺设的热水管及在热水管上盖设的石棉层,石棉层将热水管包裹在内,热水管两端分别与房屋供暖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雨雪天气时,对屋顶的积雪进行溶解,使其快速融化,从而提升雨水收集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房屋雨水收集及储存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环保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雨水收集及储存系统。
技术介绍
现如今全球气候变暖日趋严重,自然资源也在不断的减少,在此趋势下,为了减缓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就是生态、节能、减费、健康的建筑,耗费较少的资源,同时能够大限度的利用环境,例如自然光、风力、温度等,由其时雨水,对雨水进行回收及利用,能够有效的降低对传统资源的依赖,有效的节省水资源。如公开号为CN20382171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可进行雨水回收利用的房屋结构,包括屋顶、屋檐、设置在屋檐下方的檐沟、以及墙面;所述檐沟中包括有,与墙面连接的檐沟底端部,以及平行于墙面设置的檐沟侧端部;所述檐沟底端部中设置有多个在檐沟底端部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的第一溢水口;所述檐沟下方设置有雨水收集槽,雨水收集槽的宽度与长度分别大于檐沟底端部的宽度与长度;所述墙面内部设置有雨水利用槽;上述可进行雨水回收利用的房屋结构,雨水通过檐沟、第一溢水口与第二溢水口配合工作,使得雨水可泻流入雨水收集槽,从而避免檐沟内部雨水堆积水位过高,导致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雨水收集及储存系统,包括屋顶(1)及屋墙(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屋顶(1)上装设有融雪结构(3)及雨水收集装置(4),所述雨水收集装置(4)包括在屋顶(1)的边沿位置开设的多个引水槽(5)及引水管(6),所述引水槽(5)垂直于屋顶(1)顶壁,同时向屋顶(1)内部延伸,所述引水管(6)沿屋顶(1)的边沿铺设,所述引水槽(5)的伸入屋顶(1)的一端与引水管(6)连通设置,所述融雪结构包括在屋顶(1)上盘绕铺设的热水管(7)及在热水管(7)上盖设的石棉层(8),所述石棉层(8)将热水管(7)包裹在内,所述热水管(7)两端分别与房屋供暖管道连接,在所述房屋一侧还设有雨水储存装置(9),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雨水收集及储存系统,包括屋顶(1)及屋墙(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屋顶(1)上装设有融雪结构(3)及雨水收集装置(4),所述雨水收集装置(4)包括在屋顶(1)的边沿位置开设的多个引水槽(5)及引水管(6),所述引水槽(5)垂直于屋顶(1)顶壁,同时向屋顶(1)内部延伸,所述引水管(6)沿屋顶(1)的边沿铺设,所述引水槽(5)的伸入屋顶(1)的一端与引水管(6)连通设置,所述融雪结构包括在屋顶(1)上盘绕铺设的热水管(7)及在热水管(7)上盖设的石棉层(8),所述石棉层(8)将热水管(7)包裹在内,所述热水管(7)两端分别与房屋供暖管道连接,在所述房屋一侧还设有雨水储存装置(9),所述雨水储存装置(9)一端与引水管(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雨水收集及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棉层(8)顶壁由其中央位置向边沿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同时所述石棉层(8)顶壁设置波纹状,并且起波纹方向垂直于其倾斜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雨水收集及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屋顶(1)边沿开设有汇集槽(11),所述汇集槽(11)成弧形设置,且其凹面朝向天空设置,所述汇集槽(11)经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香君谢官印田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申泰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