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伟德专利>正文

可功能转换的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6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功能转换的床,包括位于四周的前立柱(1)、后立柱(3)、与立柱相互连接的前侧栏(2)、后侧栏(4)、左侧栏(6)、右侧栏(5)和床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侧栏(2)和后侧栏(4)中至少两者之一与其两侧的立柱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左侧栏(6)和右侧栏(5)的两侧分别与前立柱(1)、后立柱(3)之间设有快速组装的连接机构,并在前、后立柱上分别设有固定床板(7)的安装孔(8)。(*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结构,尤其指一种功能可转换的床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种可功能转换的床包括位于四周的前、后立柱和与立柱相互连接的前侧栏、后侧栏、左侧栏、右侧栏和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侧栏和后侧栏中至少两者之一与其两侧的立柱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左侧栏和右侧栏的两侧分别与前、后立柱之间设有快速组装的连接机构,并在前、后立柱上分别设有固定床板的安装孔。所述的前侧栏与其两侧的前立柱之间可以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的连接机构可以包括固定在左、右侧栏上的带有挂接扣的固定板和固定在前、后立柱上的呈“T”型挂接孔的连接板。所述的前立柱之间可以设置有位于前侧栏上方的装饰横档。所述的前立柱下方可以设有可安装装饰横档的通孔。所述的安装孔内可以嵌设有带螺母的衬套。所述的安装孔由分别位于立柱的不同高度上多组孔构成。所述的安装孔可以为五组。所述的安装孔以每组为二个为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前侧栏和后侧栏中至少之一与其两侧的立柱可拆卸连接,因而当床不再使用时,可拆去前侧栏或后侧栏后,转换成大人或小孩的沙发,也可以通过拆去左、右侧栏,稍作变动后转换成大床,因而该床可从婴儿一直使用至成人,非常实用;另外由于固定床板的安装孔分布在前、后立柱上,因而床板的高度可随需要而调节,而且整体床的连接结构简单,组装和拆卸均很方便,价格也适中,适合大众消费。如附图说明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床包括位于四周的前、后立柱1、3和与立柱相互连接的前侧栏2、后侧栏4、左侧栏6、右侧栏5和床板7,其中前侧栏由互相成整体的上、下横挡22、21和位于上、下横档之间的栅栏23组成,上、下横档的两端嵌设有带螺母的铁衬套,在其两侧的前立柱1相应位置上设有通孔,用长螺钉把前侧栏2与前立柱1紧固一体;而后侧栏4也由互相成整体的后上、下横档41、42和位于后上、下横档之间的栅栏23组成,其与后立柱3之间的连接方式与前侧栏2和前立柱1的连接方式相同,即通过长螺钉贯穿后立柱3上的通孔后,在后上、下横档41、42两端的铁衬套内旋紧,以紧固二者的连接。右侧栏5由固定成一体的右上横档52、右下横档51和位于上述二者之间的栅栏23组成,在右下横档51的两端设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上有铆接的挂接扣15,相对应的前、后立柱上设有呈“T”型挂接孔13的连接板12,参见图5和图6,安装时将挂接扣对准挂接孔的大孔插入,然后在右侧栏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或外力作用下下移进入挂接孔的小孔位置,而右上横档52的两端内置有带螺母的铁衬套11,长螺钉通过前、后立柱上的通孔与铁衬套配合旋紧,使右侧栏与前、后立柱相固定。左侧栏6与右侧栏5相对称设置,其也由固定成一体的左上横档61、左下横档和位于上述二者之间的栅栏组成,其与前、后立柱1、3之间的连接方式与右侧栏5相同,在这里不再累述。为了固定床板7,在前、后立柱的内侧面上设有不同高度的五组安装孔,用以调节床板的高度,以满足小孩不同年龄段的需要,而每组安装孔由二个安装孔8组成,每个安装孔中内设有带螺母的铁衬套11,在本实施例中,床板7由三块相同尺寸的木板叠加而成,在最下面一块木板端面上同样设置有带螺母的铁衬套11,如图5所示,通过螺钉、两端带小孔的连接片10把床板固定在前、后立柱上。同时为了使床美观,在两侧的前立柱之间设置有位于前侧栏2上方的装饰横档9,装饰横档9与前立柱之间的连接也采用螺钉和带螺母的铁制衬套配合,另外,在前立柱下方的内侧面上还设有可安装装饰横档的通孔。当不再使用该床时,把上述实施例中的前侧栏2拆去,参见图7,把位于上横档22上方的装饰横档9移至下横档21下方,并固定在前立柱上,即成为大人或小孩用的沙发,沙发座的高度可用连接片10与前、后立柱上不同高度的五组安装孔连接来调节。上述实施例也可以转换成大床,参见图8,把左、右侧栏5、6拆去,并制作二条床挺16,按常规方式与前、后立柱固定,三块木床板7分开铺设在床挺16上而成大床,图中床挺由结构对称的二段组成,在二段对接处设有支撑脚17,三者的连接如图9所示,床挺16端面呈“ ”字型,而支撑脚17的端面呈“L”型,呈“ ”字型床挺搭接在“L”型支撑脚上,使得在床挺16的下肩胛被支撑脚17的上端所托,并在二者之间通过螺钉和带螺母铁衬套连接,而床挺16的上肩胛托住床板7,即可转换成为大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功能转换的床,包括位于四周的前立柱(1)、后立柱(3)、与立柱相互连接的前侧栏(2)、后侧栏(4)、左侧栏(6)、右侧栏(5)和床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侧栏(2)和后侧栏(4)中至少两者之一与其两侧的立柱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左侧栏(6)和右侧栏(5)的两侧分别与前立柱(1)、后立柱(3)之间设有快速组装的连接机构,并在前、后立柱上分别设有固定床板(7)的安装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功能转换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侧栏(2)与其两侧的前立柱(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功能转换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左、右侧栏(6)、(5)上的带有挂接扣(15)的固定板(14)和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伟德
申请(专利权)人:叶伟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