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林生专利>正文

折叠式儿童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92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折叠式儿童床,由床栏框、床柱脚、床头门、万向轮构成,其特征是,四个底部带万向轮的床柱脚分别固定两个床栏框,在两个床柱脚的一侧分别用折页连接两扇用折页组成的床头门,在两个床柱脚的一侧分别用折页、拉杆连接四扇用折页组成的床头门,其中两扇通过拉杆与床柱脚相接,在床头门和床柱脚上设有固定销和插孔可进行打开和关闭。在四个床柱脚中下部,分别设有连接杆件,用来连接及固定两个床底框。该床不用时可折叠。(*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一种卧室家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折叠式儿童床。目前,各家所使用的童床虽说种类较多,但都不能折叠,摆上后不易移动,且床身的长度、床底的高度都不能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而进行调整。本技术的目的是,研制出一种可拆装、可折叠,可随意移动,并可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设置床底及加长床底长度的折叠式儿童床。本技术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是,该折叠式儿童床,由床栏框、床柱脚、床头门、床底框、万向轮构成,其特征是,四个底部带万向轮的床柱脚分别固定两个床栏框,在两个床柱脚的一侧,分别用折页连接两扇用折页组成的床头门,在两个床柱脚的一侧,分别用折页、拉杆连接四扇用折页组成的床头门,其中两扇通过拉杆与床柱脚相接,并设有固定梢和插孔可进行打开和关闭,在四个床柱脚中下部分别设有连接杆件,用来连接及固定两个床底框,使用时,将折叠式儿童床打开,并根据儿童身高来设置床底的高度和长度,然后将其推到放床的合适位置。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先进之处在于,该床具有占地小,可折叠、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需要对床底高度和长度可随时进行调整及可在屋内随意移动,从而克服了现有童床规格单一,不便运输和存放等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展开后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折叠后外观立体示意图;其中床栏框1、插孔2、拉杆3、固定梢4、折页5、连接杆件6、万向轮7、床底框8、床柱脚9、床头门1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地描述,用木方加工制成床栏框1,然后分别与床柱脚9固定在一起,在两个床柱脚9的一侧,分别用折页连接两扇用折页组成的床头门10,在两个床柱脚9的一侧,分别用折页5、拉杆3连接四扇用折页组成的床头门10,其中两扇通过拉杆3与床柱脚9相接,在床头门10和床柱脚9上设有固定梢4和插孔2,使两扇床头门可进行打开和关闭,在四个床柱脚9的内侧和床头门10的中下部,分别设有连接杆件,用来连接及固定两个床底框7,以上便构成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折叠式儿童床,由床栏框、床柱脚、床头门、床底框、万向轮构成,其特征是,在四个床柱脚的下端,分别置有四个万向轮,在四个床柱脚的一侧,分别设有两个床栏框,在两个床柱脚的一侧,用两个折页分别连接两扇床头门的一侧,在两扇床头门的另一侧,用两个折页将它们连在一起,在两个床柱脚的另一侧,设有折页、将四扇小门用折页连接组成另一床头门,在其中的两扇外侧和两个床柱脚内侧装有拉杆,在四个床柱脚的中下部,分别设有固定两扇床底框的连接杆件。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叠式儿童床,由床栏框、床柱脚、床头门、床底框、万向轮构成,其特征是,在四个床柱脚的下端,分别置有四个万向轮,在四个床柱脚的一侧,分别设有两个床栏框,在两个床柱脚的一侧,用两个折页分别连接两扇床头门的一侧,在两扇床头门的另一侧,用两个折页将它们连在一起,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林生杨贵君
申请(专利权)人:梁林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