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515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混合装置,所述烟气混合装置包括进烟道、排烟道和混气装置,所述进烟道和排烟道相连接,所述进烟道和排烟道均呈圆柱状,且截面直径相同,所述混气装置套设在所述进烟道上,混气装置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进烟道的混气通道,所述混气通道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烟气混合装置,通过倾斜设置混气通道,从而可以使得气体带动烟进行旋转,加快两者的混合;通过设置多个支路,从而使得烟气混合混合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90%的燃煤电厂、工业锅炉、工业窑炉在烟气排放前都选择了湿法脱硫工艺。排烟温度降至45~55℃,此时的烟气中通常是饱和湿烟气。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其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盐、SO3、凝胶粉尘、微尘等,这些都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物。如果这些饱和湿烟气由烟囱直接排出,进入温度较低的环境空气中,由于环境空气的饱和湿度较低,在烟气温度降低的过程中,烟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形成有色湿烟羽。为了消除有色烟羽,可采用烟气先降温再加热的方式,降低湿烟气的相对含湿量,保证湿烟气与环境空气混合的过程中不会变为饱和状态。此方式前段温幅度越大,后段升温越小,能耗越低。此方式都需要热源,有些工况下可以脱硫前端的高温烟气,但是多数情况下,热源不足还需要蒸汽辅热或者电加热来作为补充热源。以上的消白技术比较适合燃煤电厂或工业锅炉等能够提供蒸汽或电企业,但对于大部分的工业窑炉,蒸汽或电都需要外购,采用上述措施会大幅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企业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烟气混合装置予以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混合装置包括进烟道、排烟道和混气装置,所述进烟道和排烟道相连接,所述进烟道和排烟道均呈圆柱状,且截面直径相同,所述混气装置套设在所述进烟道上,混气装置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进烟道的混气通道,所述混气通道倾斜设置以使所述混气装置将气倾斜吹入进烟道,所述混气装置包括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稳压室,所述稳压室与所述混气通道相连通,所述混气装置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所述混气通道包括设置在第一支路的第一混气通道、设置在第二支路的第二混气通道、设置在第三支路的第三混气通道,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沿着所述进烟道朝向所述排烟道的一侧顺序排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混合装置包括进烟道、排烟道和混气装置,所述进烟道和排烟道相连接,所述进烟道和排烟道均呈圆柱状,且截面直径相同,所述混气装置套设在所述进烟道上,混气装置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进烟道的混气通道,所述混气通道倾斜设置以使所述混气装置将气倾斜吹入进烟道,所述混气装置包括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稳压室,所述稳压室与所述混气通道相连通,所述混气装置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所述混气通道包括设置在第一支路的第一混气通道、设置在第二支路的第二混气通道、设置在第三支路的第三混气通道,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沿着所述进烟道朝向所述排烟道的一侧顺序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气通道、第二混气通道和第三混气通道均与所述稳压室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航天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