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硅复合高导热浇注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399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氮化硅复合高导热浇注料,是由原料电熔刚玉、蓝晶石、碳化硅、氮化硅、硅微粉、活性氧化铝微粉、球状沥青、碳黑粉、碳树脂粉、碳分散剂、抗氧化剂、有机纤维、防爆剂按比例配制而成;施工时外加结合剂硅溶胶或纯铝酸钙水泥。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对冷却型炉缸内衬材料的研究,综合了各种材料的优点而提出并确定的配方科学,配制的氮化硅复合高导热浇注料富集了氧化铝材料、碳化硅材料、含碳材料的优点,适应冷却型高炉或矿热电炉及类似工况条件的炉缸内衬工作层,能够承受入炉物料的冲击、炉内压力等工作状况;有效传导热量,使工作层耐火材料与渣铁接触的界面形成1150℃的铁水凝固等温线,真正发挥冷却型炉缸结构的优势,延长了炉缸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氮化硅复合高导热浇注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火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氮化硅复合高导热浇注料。
技术介绍
高炉或者矿热电炉是炼铁或者冶炼铁合金的重要设备,炉体的炉缸则是直接承受矿物熔化成渣铁的核心设施,高炉或者矿热电炉的炉体寿命就是由炉缸的寿命决定的。高炉或者矿热电炉在冶炼时炉内温度高达1500~1800℃,炉缸工作层耐火材料不但要承受高温,还要具备承受入炉物料的冲击、炉内压力、高温液体环流冲涮、高温熔渣的化学侵蚀、高温渣铁的渗透等。提高炉缸材料的性能、延长炉缸寿命、提高炉子利用率、减少固废排放等一直是行业内的研发方向。研究发现,如果能有效降低炉缸工作层耐火材料的工作温度,不仅可延长炉缸的使用寿命,还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而炉子加装冷却装置则是一种普遍而且有效的方法,冷却装置为金属或者陶瓷材质的冷却壁、冷却板、冷却管、喷吹装置等;冷却介质可以为水、氮气、压缩空气等。冷却装置能通过有效的热传导作用带走炉缸耐火材料内衬的富余热量,使炉缸内衬的温度稳定,并在炉缸工作层内衬耐火材料与高温渣铁溶液接触的界面形成半凝固的渣铁层来保护炉缸工作层,进而大幅提高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化硅复合高导热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是由原料电熔刚玉、蓝晶石、碳化硅、氮化硅、硅微粉、活性氧化铝微粉、球状沥青、碳黑粉、碳树脂粉、碳分散剂、抗氧化剂、有机纤维和防爆剂按下述重量份配制而成:/n电熔刚玉10~15份,其中粒度5~12mm颗粒料7~10份,325目粉料3~5份;/n100目蓝晶石细粉3~5份;/n碳化硅60~70份,其中0~5mm颗粒料50~55份,200目粉料10~15份;/n粒度1~2μm氮化硅1~2份;/n粒度1μm的硅微粉1~4份;/n粒度3~5μm的活性氧化铝微粉4~8份;/n粒度0.2~0.5mm的球状沥青2~5份;/n碳黑粉0.3~1份;/n碳树脂粉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硅复合高导热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是由原料电熔刚玉、蓝晶石、碳化硅、氮化硅、硅微粉、活性氧化铝微粉、球状沥青、碳黑粉、碳树脂粉、碳分散剂、抗氧化剂、有机纤维和防爆剂按下述重量份配制而成:
电熔刚玉10~15份,其中粒度5~12mm颗粒料7~10份,325目粉料3~5份;
100目蓝晶石细粉3~5份;
碳化硅60~70份,其中0~5mm颗粒料50~55份,200目粉料10~15份;
粒度1~2μm氮化硅1~2份;
粒度1μm的硅微粉1~4份;
粒度3~5μm的活性氧化铝微粉4~8份;
粒度0.2~0.5mm的球状沥青2~5份;
碳黑粉0.3~1份;
碳树脂粉1份;
碳分散剂0.2~0.5份;
抗氧化剂1.5~3.5份;
有机纤维0.04~0.1份;
防爆剂0.06~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硅复合高导热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熔刚玉中Al2O3≥95%,所述蓝晶石中Al2O3≥58%,所述活性氧化铝微粉中Al2O3≥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硅复合高导热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丰收晁尚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瑞沃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