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及其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1094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涉及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包括软质PVC表皮层、中间层和PU短玻纤发泡层,所述软质PVC表皮层、PU短玻纤发泡层、中间层和PU短玻纤发泡层依次设置,所述中间层由两层玻纤毡中间夹一层蜂窝纸芯组合而成;还包括成形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蜂窝纸芯作为中间填充结合充分雾化喷涂均匀的聚氨酯透过玻璃纤维实现表层粘接,实现产品中空,大幅减轻重量,最终实现产品轻量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表皮直接吸附在发泡模具下模的方法减少工序,节省人工,不污染环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均匀添加短玻纤实现产品特殊结构的局部增强,可满足特殊造型的使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及其成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
,特别是指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及其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内饰件通常使用S-RIM或LFI-RIM工艺生产,产品为玻璃纤维复合聚氨酯发泡完全填充,产品制件密度大,生产耗料多,整件重量重。目前PHC工艺产品及S-RIM工艺产品基本为多步成型,其中PHC工艺产品压制发泡成型后再进行表面装饰(二次附皮或粘贴面料)增加制造工序,产品成本增加,而且表面装饰过程中会使用到胶水,环保性差,防护不当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S-RIM工艺产品则需要预先进行表皮真空吸附成型,还要制作真空成型模具,耗时长成本高,造型匹配性差。现有PHC工艺产品大多数为简单的平面造型,复杂造型局部强度差,无法实现使用功能。因此,本申请针对PHC工艺产品及S-RIM工艺产品存在的技术缺陷,提出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及其成形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及其成形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S-RIM工艺产品制件密度大,生产耗料多,整件重量重;PHC工艺产品及S-RIM工艺产品工艺环节多;PHC工艺产品多为简单的平面造型,复杂造型局部强度差,无法实现使用功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包括软质PVC表皮层、中间层和PU短玻纤发泡层,所述软质PVC表皮层、PU短玻纤发泡层、中间层和PU短玻纤发泡层依次设置,所述中间层由两层玻纤毡中间夹一层蜂窝纸芯组合而成。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的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蜂窝纸芯、玻纤毡预处理S1.1、蜂窝纸芯预先拉伸、烘烤、定型、裁切成所需要的尺寸备用;S1.2、玻纤毡预先裁切成所需尺寸备用,S1.3、将两层玻纤毡中间夹一层蜂窝纸芯按产品造型及尺寸要求叠放好并在周边用订书器固定牢靠,预制成三明治结构的中间层;S2:模具准备:发泡模具的上下模模具加温到预设温度,上模喷涂脱模剂;S3:软质PVC表皮成型S3.1、软质PVC表皮裁切:根据产品尺寸和模具尺寸确定所需软质PVC表皮的尺寸,之后完成裁切备用;S3.2、软质PVC表皮固定:将软质PVC表皮放置在双层压框上,并用夹紧装置固定;S3.3、软质PVC表皮烘烤:将固定好的软质PVC表皮连同压框一同放置到烘箱中在一定温度下烘烤特定时间,让表皮充分软化;S3.4、软质PVC表皮吸附成型:将步骤S3.3中烘烤加热好的软质PVC表皮迅速放置到发泡模具的下模上,压框套在模具周边用力下压,将模具分型面完全遮盖,迅速开启真空使软质PVC表皮吸附在发泡模具下模固定成型;S4:夹持玻纤、双面喷涂采用FCS设备干部的夹持框将三明治结构的中间层夹持并张紧后移动到FCS设备湿部的喷头位置按照预定轨迹喷涂PU料及短玻纤,正面喷涂完毕后加持框旋转180°,喷涂反面;S5:送入模具、压制成型将步骤S4中喷涂好的PU料及短玻纤的中间层运送到步骤S3中铺设好软质PVC表皮的发泡模具的下模,下模归位后压机下压,保压一定时间后开模,即得成品。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上模的温度为120℃,下模的温度为7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4中,烘箱烘烤的温度分为三步:85℃,100℃,140℃,对应的烘烤时长为10min,2min,30S。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PU料A料与B料的质量混合比例100:170,PU料的单位面积喷涂量400-800g/m2,PU料的温度为20℃,喷射压力及流量为80g/S。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及其成形方法,1、通过使用蜂窝纸芯作为中间填充结合充分雾化喷涂均匀的聚氨酯透过玻璃纤维实现表层粘接,实现产品中空,大幅减轻重量,最终实现产品轻量化;2、采用软质PVC表皮直接吸附在发泡模具下模的方法减少工序,节省人工,不污染环境;3、通过均匀添加短玻纤实现产品特殊结构的局部增强,可满足特殊造型的使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成形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中,1-蜂窝纸芯;2-玻纤毡;3-PU短玻纤发泡层;4-软质PVC表皮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包括软质PVC表皮层、中间层和PU短玻纤发泡层,所述软质PVC表皮层、PU短玻纤发泡层、中间层和PU短玻纤发泡层依次设置,所述中间层由两层玻纤毡中间夹一层蜂窝纸芯组合而成。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的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蜂窝纸芯、玻纤毡预处理S1.1、蜂窝纸芯预先拉伸、烘烤、定型、裁切成所需要的尺寸备用;S1.2、玻纤毡预先裁切成所需尺寸备用,S1.3、将两层玻纤毡中间夹一层蜂窝纸芯按产品造型及尺寸要求叠放好并在周边用订书器固定牢靠,预制成三明治结构的中间层;S2:模具准备:发泡模具的上下模模具加温到预设温度,上模喷涂脱模剂,其中,上模的温度为120℃,下模的温度为70℃;S3:软质PVC表皮成型S3.1、软质PVC表皮裁切:根据产品尺寸和模具尺寸确定所需软质PVC表皮的尺寸,之后完成裁切备用;S3.2、软质PVC表皮固定:将软质PVC表皮放置在双层压框上,并用夹紧装置固定;S3.3、软质PVC表皮烘烤:将固定好的软质PVC表皮连同压框一同放置到烘箱中在一定温度下烘烤特定时间,让表皮充分软化;S3.4、软质PVC表皮吸附成型:将步骤S3.3中烘烤加热好的软质PVC表皮迅速放置到发泡模具的下模上,压框套在模具周边用力下压,将模具分型面完全遮盖,迅速开启真空使软质PVC表皮吸附在发泡模具下模固定成型,其中,烘箱烘烤的温度分为三步:85℃,100℃,140℃,对应的烘烤时长为10min,2min,30S;S4:夹持玻纤、双面喷涂采用FCS设备干部夹持框将三明治结构的中间层夹持并张紧后移动到FCS设备湿部的喷头位置按照预定轨迹喷涂PU料及短玻纤,正面喷涂完毕后加持框旋转180°,喷涂反面,其中,PU料A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质PVC表皮层、中间层和PU短玻纤发泡层,所述软质PVC表皮层、PU短玻纤发泡层、中间层和PU短玻纤发泡层依次设置,所述中间层由两层玻纤毡中间夹一层蜂窝纸芯组合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质PVC表皮层、中间层和PU短玻纤发泡层,所述软质PVC表皮层、PU短玻纤发泡层、中间层和PU短玻纤发泡层依次设置,所述中间层由两层玻纤毡中间夹一层蜂窝纸芯组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一步法成型的汽车内饰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蜂窝纸芯、玻纤毡预处理
S1.1、蜂窝纸芯预先拉伸、烘烤、定型、裁切成所需要的尺寸备用;
S1.2、玻纤毡预先裁切成所需尺寸备用,
S1.3、将两层玻纤毡中间夹一层蜂窝纸芯按产品造型及尺寸要求叠放好并在周边用订书器固定牢靠,预制成三明治结构的中间层;
S2:模具准备:发泡模具的上下模模具加温到预设温度,上模喷涂脱模剂;
S3:软质PVC表皮成型
S3.1、软质PVC表皮裁切:根据产品尺寸和模具尺寸确定所需软质PVC表皮的尺寸,之后完成裁切备用;
S3.2、软质PVC表皮固定:将软质PVC表皮放置在双层压框上,并用夹紧装置固定;
S3.3、软质PVC表皮烘烤:将固定好的软质PVC表皮连同压框一同放置到烘箱中在一定温度下烘烤特定时间,让表皮充分软化;
S3.4、软质PVC表皮吸附成型:将步骤S3.3中烘烤加热好的软质PVC表皮迅速放置到发泡模具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丽顾荣朱柏全杨勇胡祚锋何峰陈前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邗江扬子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