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臂协作机器人的双臂传接位置选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臂协作机器人的双臂传接位置选取方法。
技术介绍
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组装、3C制造、服务行业、医疗制药等行业。而近年来,随着机器人应用范围的扩大,工作环境日益复杂,各种新的操作任务对机器人的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让机器人与人类协同完成工业生产任务,因此顺应市场的需求诞生了轻便灵活的“协作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又可以分为单臂机器人与双臂机器人。相对于单臂机器人,双臂机器人拥有更多的自由度和复杂的结构,提高了机器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通过双臂之间的配合,可以完成如双臂协同搬运、轴孔装配、双臂分拣等单臂难以完成的任务。单双臂协作机器人并不是简单的把两个单臂机器人组合在一起,而是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机器人系统,双臂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协调关系。双臂之间的物体传接是双臂协作技术的一种。通过双臂之间的传接配合,能够增大单臂的工作范围,提高工具的重复利用率,因此机器人双臂之间的物体传接技术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机器人双臂进行传接操作时初始位置的不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臂协作机器人的双臂传接位置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建立主臂和从臂的末端执行器坐标系,分别用{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臂协作机器人的双臂传接位置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建立主臂和从臂的末端执行器坐标系,分别用{E1}、{E2}表示,根据物体的形状确定双臂的末端执行器同时抓取物体时,{E1}与{E2}所需满足的相对位姿约束表示在传接位置处,双臂末端执行器同时抓取物体所满足的相对位姿约束;其中,设置双臂协作机器人的双臂中持物机械臂为主臂,另一个机械臂为从臂;
第二步,获取主臂与从臂的初始位姿,通过机械臂关节处的角度传感器反馈得到关节角数据,再通过机械臂正运动学方程获得双臂在笛卡尔空间下的位姿Tinit;对于单臂来说,单臂末端执行器的位姿T可用一个4×4的矩阵来表示,T为表示空间位姿的齐次变换矩阵:
其中,R为表示姿态的3×3旋转矩阵;P为表示位置的3×1向量;0T为1×3的0矩阵;
第三步,通过主臂与从臂的初始位姿Tinit以及主臂与从臂在传接位置处同时抓取物体所需满足的相对位姿约束建立求取主臂与从臂最佳传接位置的优化模型;
f1=Q(θ1)+Q(θ2)(2)
Q(θ)=αΔR+βΔP(3)
其中,θ1与θ2表示主臂与从臂的关节角组成的向量,Q(θ)表示单臂的末端位姿变化,Q(θ1)、Q(θ2)分别表示双臂从初始位姿移动到传接位置处时,主臂与从臂的末端执行器位姿变化;双臂的末端位姿变化和用f1表示;ΔR表示机械臂末端初始位置与传接位置处姿态差度,ΔP表示机械臂末端初始位置与传接位置处距离差度,α、β为权值,通过对权值的调整可以控制位置、姿态的比重;P=[px,py,pz]T由式(1)得到,表示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向量,单位为米;Pinit表示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在初始位姿处的位置向量,Pexch表示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在传接位置处的位置向量;δ=[δx,δy,δz]T是式(1)中的姿态R经由泰特-布莱恩角表示的姿态向量,单位为rad;δinit表示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在初始位姿处的姿态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明,刘冬,赵申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