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098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具体为一种用于保留颈椎肌肉韧带复合体微创双开门手术的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所述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包括主体支撑结构、椎板;其中主体支撑结构采用钛金属3D打印,强度可靠;同时可人工设计形状,能够获得较好的适配度;并且可预制各种与螺钉、钛缆组合使用的孔,便于固定操作,稳定性高;能够对骨、韧带、肌肉等结构的重建手术实现微创化,保留机体重要结构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具体为一种用于保留颈椎肌肉韧带复合体微创双开门手术的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
技术介绍
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作为颈椎重要术式已在临床应用数十年,在取得可靠疗效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在椎板双侧开槽、椎板中央切开以及椎管扩大步骤完成后,需要在切开的椎板间放置支撑物以维持“开门”状态。传统的方法是以人工骨或同种异体骨作为椎板间支撑物,用钢丝或缝线固定。其存在以下缺点:1、对肌群、韧带的复合体结构有较多破坏,而且无法实现对骨、韧带、肌肉的复合体结构的重建,创伤大,术后易造成颈椎轴性疼痛和僵硬。2、椎板间多以人工骨或同种异体骨作为椎板间的支撑融合物,支撑物强度有限,可能碎裂造成支撑失败;骨融合率低,适配性差,固定操作比较困难;异体骨增加感染风险和疾病传播风险且来源有限;结构强度不足,不能胜任复杂的棘突重建等手术操作,不能实现微创化。因此,当下亟需一种适配性强、操作简单及安全的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所述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包括主体支撑结构、椎板(7),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体支撑结构包括上端部分(1)和下端部分(4),所述上端部分(1)与所述下端部分(4)一体成型,所述椎板(7)具体为两块,两块所述椎板(7)的残端分别抵靠在所述下端部分(4)的侧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所述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包括主体支撑结构、椎板(7),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体支撑结构包括上端部分(1)和下端部分(4),所述上端部分(1)与所述下端部分(4)一体成型,所述椎板(7)具体为两块,两块所述椎板(7)的残端分别抵靠在所述下端部分(4)的侧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结构的所述上端部分(1)顶部开设有容纳棘突的凹槽(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结构的所述上端部分(1)预制有横孔(3),所述横孔(3)贯穿所述上端部分(1),所述横孔(3)为两个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上下平行设置;所述横孔(3)方向与所述主体支撑结构竖直轴线垂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结构上还预制有斜孔(6),所述斜孔(6)容纳螺钉,以通过所述螺钉与所述椎板(7)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结构的所述下端部分(4)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垠泽张凤山李危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