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晓艳专利>正文

一种脊柱后路刚性可变连接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069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后路刚性可变连接棒,包括第一连接棒、第二连接棒和第三连接棒,三种类型的连接棒在随骨质融合过程中,逐渐由刚性变成柔性,以降低应力遮挡,促进骨的重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脊柱后路刚性可变连接棒,可以在椎间融合或者椎体骨折术后初期做到坚强固定,在愈合中后期逐渐降低应力遮挡,在逐渐接近生理力学的刺激下促进椎间融合或者椎体骨折部位的迅速重塑,避免应力遮挡对相关椎体造成的骨质疏松问题;可以随着椎体骨质的增强,迅速降低对固定物的依赖性,在愈合后期不容易出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后路刚性可变连接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脊柱后路刚性可变连接棒,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对于椎间融合或者椎体骨折的脊柱手术来说,经常用到钉棒系统的固定,为椎体的融合提供稳定的环境。现有技术中的钉棒系统普遍为金属固定物,金属固定物会产生应力遮挡,即便是钛合金也比皮质骨的弹性模量要高十倍以上,应力遮挡的存在会使相关椎体骨质疏松;当钉棒系统的固定出现松动或者失效时,椎体容易出现问题。综上可知,现有技术中对于固定物存在应力遮挡的这一问题上并没有很理想的解决方式,这个技术难题一直困扰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因此,寻找研发一种脊柱后路刚性可变连接棒解决这个问题,来促进术后椎体或者融合部位进行健康重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脊柱后路刚性可变连接棒,可以在椎间融合或者椎体骨折术后初期做到坚强固定,在愈合中后期逐渐降低应力遮挡,在逐渐接近生理力学的刺激下促进椎间融合或者椎体骨折部位的迅速重塑,避免应力遮挡对相关椎体造成的骨质疏松问题;可以随着椎体骨质的增强,迅速降低对固定物的依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后路刚性可变连接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棒(1)、第二连接棒(4)和第三连接棒(7),三种类型的连接棒在随骨质融合过程中,逐渐由刚性变成柔性,以降低应力遮挡,促进骨的重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后路刚性可变连接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棒(1)、第二连接棒(4)和第三连接棒(7),三种类型的连接棒在随骨质融合过程中,逐渐由刚性变成柔性,以降低应力遮挡,促进骨的重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后路刚性可变连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棒(1)主体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细径部(101),第一细径部(1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螺纹部(102)和环状体(103);所述环状体(103)靠近第一细径部(101)的端面内设置有环形的填充腔(104),填充腔(104)内部用于填充可吸收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柱后路刚性可变连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螺纹部(102)上套设有第一支撑套筒(2),第一支撑套筒(2)的一个端面内设置有螺纹孔(201),第一支撑套筒(2)的另一个端面内设置有柱形的空腔(202),空腔(202)与螺纹孔(201)相连通;所述第一支撑套筒(2)的一端面与环形填充腔(104)内填充的可吸收材料端面相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后路刚性可变连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棒(4)主体的中间位置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郝晓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