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092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涡流焊接方法,提供两个待焊接的工件,将工件的待焊接端插入到涡流线圈内,对涡流线圈通入焊接电流以对两个工件进行涡流焊接,焊接结束后停止时间T,对涡流线圈通入检测电流以对两个工件连接处的焊缝进行缺陷检查,检查结束后,工件移出至涡流线圈外。通过同一个涡流线圈对工件分别进行涡流焊接和缺陷检查,减少工件移动,提高了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流焊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涡流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涡流焊接已经应用得非常广泛,其可以实现无接触对两个构件进行焊接,焊接操作简单且可靠。涡流焊接的操作方式一般为:将需要焊接的金属工件放在感应线圈内,通高频交流电,产生感应电磁场,在工件表面耦合产生感应电动势,在金属表面形成感应涡流,依靠在金属表面产生的涡流发热,在焊接部位一般会涂上焊粉,待工件达到钎料熔化温度时焊接即可。一般工件焊接后还需要对焊缝质量进行检测,常规的做法是涡流焊接结束后的工件再移动到指定位置进行检测。这样的操作方式需要对工件进行多次移动,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流焊接方法,其可以在焊接位置进行焊缝检测,生产效率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涡流焊接方法,提供两个待焊接的工件,将所述工件的待焊接端插入到涡流线圈内,对所述涡流线圈通入焊接电流以对两个所述工件进行涡流焊接,焊接结束后停止时间T,对所述涡流线圈通入检测电流以对两个所述工件连接处的焊缝进行缺陷检查,检查结束后,所述工件移出至所述涡流线圈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同一个涡流线圈对工件分别进行涡流焊接和缺陷检查,减少工件移动,提高了焊接效率。作为涡流焊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工件焊接前通过实验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所述工件的材质、所述工件的厚度、以及与所述工件的材质和厚度相匹配的所述焊接电流和所述检测电流,所述数据库建立后输入到控制器内,在所述工件焊接时,选择所述控制器内对应的所述工件的材质和厚度,所述涡流线圈自动匹配上所述焊接电流和所述检测电流。作为涡流焊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件焊接前还包括前处理工序,所述前处理工序为:清理所述工件的所述待焊接端以及邻近于所述待焊接端的周面,使所述工件露出金属光泽,打磨所述待焊接端,使两个所述工件的所述待焊接端相互平行,调整两个所述工件使两个所述待焊接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mm。作为涡流焊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待焊接端涂抹焊料。作为涡流焊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对所述焊缝进行缺陷检查前,将涡流检测仪与所述涡流线圈连接。作为涡流焊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涡流线圈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工件的截面形状相匹配,且所述涡流线圈的内径大于所述工件的外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涡流焊接方法,提供涡流焊接用的第一涡流线圈和缺陷检查用的第二涡流线圈,将所述第一涡流线圈和所述第二涡流线圈螺旋缠绕为一线圈组,分别将所述第一涡流线圈和所述第二涡流线圈连接不同的电流输入装置,将两个待焊接的工件的待焊接端插入到所述线圈组内,先对所述第一涡流线圈通入焊接电流以对所述工件进行涡流焊接,焊接结束后停止时间T,再对所述第二涡流线圈通入检测电流以对所述工件上的焊缝进行缺陷检查,检查结束后,所述工件移出至所述线圈组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两个缠绕在一起的涡流线圈分别进行涡流焊接和缺陷检查,也可以满足工件在同一位置进行焊接和缺陷检查,避免了工件位置移动,另外,两个涡流线圈工作独立,相互不干扰。作为涡流焊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进行所述涡流焊接前将涡流检测仪与所述第二涡流线圈连接。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涡流焊接方法,提供涡流焊接用的第一涡流线圈和缺陷检查用的第二涡流线圈,沿直线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涡流线圈和第二涡流线圈,将其中一个工件的待焊接端插入到第一涡流线圈内,另一个工件的待焊接端穿过所述第二涡流线圈后插入到所述第一涡流线圈内,先对所述第一涡流线圈通入焊接电流以对所述工件进行涡流焊接,焊接结束后水平移动使两个所述工件的焊缝位于所述第二涡流线圈内,停止时间T,再对所述第二涡流线圈通入检测电流以对所述工件上的焊缝进行缺陷检查,检查结束后,所述工件移出至所述第一涡流线圈和所述第二涡流线圈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邻近位置设置两个涡流线圈别进行涡流焊接和缺陷检查,可以减少工件移动的距离,提升焊接和检查效率,且两个涡流线圈位置和功能独立,相互之间的无干扰。作为涡流焊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进行所述涡流焊接前将涡流检测仪与所述第二涡流线圈连接。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工件在涡流焊接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工件在缺陷检查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工件与涡流线圈的组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工件在涡流焊接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工件在缺陷检查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工件;11、待焊接端;12、焊缝;2、涡流线圈;21、第一涡流线圈;22、第二涡流线圈;3、涡流检测仪。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涡流焊接方法,提供两个待焊接的工件1,将所述工件1的待焊接端11插入到涡流线圈2内,对所述涡流线圈2通入焊接电流以对两个所述工件1进行涡流焊接,焊接结束后停止时间T,对所述涡流线圈2通入检测电流以对两个所述工件1连接处的焊缝12进行缺陷检查,检查结束后,所述工件1移出至所述涡流线圈2外。通过同一个涡流线圈2对工件1分别进行涡流焊接和缺陷检查,减少工件1移动,提高了焊接效率。通常工件1为金属,重量较重,因此减少工件1的移动可以极大地降低操作难度。在焊接结束后时间T再进行检测,主要是为了保证焊接后焊缝12成型后再进行检测,提升检测精度。时间T为5min至10min。涡流线圈2对工件1的焊缝12进行缺陷检查,简称为涡流检测EddycurrentTesting(缩写ET),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流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两个待焊接的工件,将所述工件的待焊接端插入到涡流线圈内,对所述涡流线圈通入焊接电流以对两个所述工件进行涡流焊接,焊接结束后停止时间T,对所述涡流线圈通入检测电流以对两个所述工件连接处的焊缝进行缺陷检查,检查结束后,所述工件移出至所述涡流线圈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两个待焊接的工件,将所述工件的待焊接端插入到涡流线圈内,对所述涡流线圈通入焊接电流以对两个所述工件进行涡流焊接,焊接结束后停止时间T,对所述涡流线圈通入检测电流以对两个所述工件连接处的焊缝进行缺陷检查,检查结束后,所述工件移出至所述涡流线圈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涡流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件焊接前通过实验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所述工件的材质、所述工件的厚度、以及与所述工件的材质和厚度相匹配的所述焊接电流和所述检测电流,所述数据库建立后输入到控制器内,在所述工件焊接时,选择所述控制器内对应的所述工件的材质和厚度,所述涡流线圈自动匹配上所述焊接电流和所述检测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涡流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焊接前还包括前处理工序,所述前处理工序为:清理所述工件的所述待焊接端以及邻近于所述待焊接端的周面,使所述工件露出金属光泽,打磨所述待焊接端,使两个所述工件的所述待焊接端相互平行,调整两个所述工件使两个所述待焊接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涡流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焊接端涂抹焊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涡流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焊缝进行缺陷检查前,将涡流检测仪与所述涡流线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涡流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线圈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工件的截面形状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万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