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吸油的甩油环及转轴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48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吸油的甩油环及转轴密封结构,属于甩油环领域,一种高效吸油的甩油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环体和下环体,上环体与下环体上下设置,上环体与下环体的中部开设有安装通孔,上环体与下环体之间设有甩油缝隙,下环体的内侧开设有多个螺旋状的导油槽,多个导油槽均与甩油缝隙连通。甩油环通过安装通孔套设在转轴的外侧与转轴过渡配合,冷却油通过螺纹导油槽吸入到下环体的内部,甩油环继续跟随转轴转动,冷却油从导油槽的底部吸到甩油缝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甩出,实现冷却油的甩出起导流作用,设有多个导油槽开设在下环体的安装通孔内侧,使冷却油可均匀地从导油槽吸到甩油缝隙甩出,甩油的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吸油的甩油环及转轴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甩油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吸油的甩油环及转轴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轴类零件旋转时,通常设置甩油环实现密封,转轴转动时,润滑液体或冷却液体沿轴向流到甩油环的背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落到侧盖的内侧,沿内壁流回油箱,避免了润滑液体或冷却液体沿轴颈流出;另外,甩油环与轴一起高速转动时,被甩的油气形成一到环形阻挡层,阻止了润滑液体的轴向流动,起到了动密封的作用,但现有的甩油环甩油效率较低,且只能将润滑液甩到侧盖内侧,缺少导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效吸油的甩油环及转轴密封结构。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吸油的甩油环,包括上环体和下环体,上环体与下环体上下设置,上环体与下环体的中部开设有安装通孔,上环体与下环体之间设有甩油缝隙,下环体的内侧开设有多个螺旋状的导油槽,多个导油槽均与甩油缝隙连通。甩油环通过安装通孔套设在转轴的外侧与转轴过渡配合,冷却油通过螺纹导油槽吸入到下环体的内部,甩油环继续跟随转轴转动,冷却油从导油槽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吸油的甩油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环体和下环体,所述上环体与所述下环体上下设置,所述上环体与所述下环体的中部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上环体与所述下环体之间设有甩油缝隙,所述下环体的内侧开设有多个螺旋状的导油槽,多个所述导油槽均与所述甩油缝隙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吸油的甩油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环体和下环体,所述上环体与所述下环体上下设置,所述上环体与所述下环体的中部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上环体与所述下环体之间设有甩油缝隙,所述下环体的内侧开设有多个螺旋状的导油槽,多个所述导油槽均与所述甩油缝隙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吸油的甩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槽的螺纹线为由下至上顺时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吸油的甩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体的外侧设有第一导油面,所述第一导油面为向所述上环体的内侧弯曲的弧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吸油的甩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体的外侧设有第二导油面,所述第二导油面为向所述下环体的内侧弯曲的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吸油的甩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油面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导油面的顶部上下设置形成导油尖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全高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顺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