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904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挡板和用于固定和定位所述防护挡板的定位卡槽,所述防护挡板包括压板和与所述压板可拆卸连接的竖板,所述压板的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竖板开设有镂空区。压板用于覆盖非极耳焊接区涂层,防止非极耳焊接区涂层受到损伤,缺口用于暴露出极耳焊接区涂层,竖板用于提起和移除压板,镂空区用于便于人工或机械手提起或移除压板。定位卡槽能够精准确定防护挡板的位置,而且能够固定防护挡板,防止在涂层残留清除的过程中,防护挡板发生移动导致损伤非极耳焊接区涂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和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重量轻、安全性能好等优点,故在蓝牙耳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摄像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以及便携式移动电源等领域的应用已处在垄断地位。同时,锂离子电池也已经在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领域批量应用。极耳中置技术的开发大幅度的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对我国锂电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之用。目前的极耳中置锂离子电池在极片涂布时,会在极片上预留有用于焊接极耳的空箔区。然而,为了提升电芯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以及快速充电性能,通常会先在空箔区涂覆涂层,然后再将空箔区内的极耳焊接区的涂层去除掉,最后在极耳焊接区内焊接极耳。目前常用的涂层去除方法通常采用激光清洗:在涂好的极片上设计好需要清洗的尺寸范围,极片激光清洗设备通过极片连续走带定位,抽风除尘清洁,使用激光将极耳焊接区的涂层快速烧除,气化,裸露出中间的金属导电集流体,并使之能达到电池TAB焊接的要求。该方法能耗小,功率可控。但是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阳极一般采用水性粘结剂,激光清洗效果好,无残留浆料,不易损伤箔材,但阴极由于含有聚四氟乙烯这种有机浆料导致无法将极耳焊接区的涂层全部清洗干净,即使将极片激光清洗设备的功率调到很大仍然无法完全清理干净,而且功率太大会产生损伤箔材等风险。因此,如何把极耳焊接区的涂层的残留清洗下来且不损伤箔材,如何避免极耳焊接区的涂层残留有浆料导致焊接极耳时造成的虚焊甚至脱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在去除极耳焊接区涂层残留时,能够防止非极耳焊接区涂层也被去除,而且能够对极耳焊接区涂层进行精准定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挡板和用于固定和定位所述防护挡板的定位卡槽,所述防护挡板包括压板和与所述压板可拆卸连接的竖板,所述压板的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竖板开设有镂空区。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缺口的长度和宽度与极耳的尺寸相匹配设置。由于锂离子电池的规格不同,极耳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应设置,将缺口的长度和宽度与极耳的尺寸相匹配设置,在生产同一型号的电池时,可使用同一型号的防护挡板,在生产不同型号的电池时,仅需更换防护挡板,即可对于非极耳焊接区涂层进行保护。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镂空区设置为正方形或长方形。镂空区主要用于手动或者机械手放置和移除防护挡板。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板和所述竖板通过胶水粘结或螺丝连接。压板和竖板可拆卸连接,当压板发生损坏时,可更换压板,使用同一型号的竖板,实现竖板的重复利用。根据实际需求,压板和竖板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胶水粘结或螺丝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卡槽可移动地安装于极片激光清洗设备,所述定位卡槽与所述极片激光清洗设备通信连接。定位卡槽可直接用于固定和定位防护挡板,当极片移动到指定位置时,防护挡板的压板贴合在待擦拭极片上,定位卡槽固定住防护挡板的四周,防止防护挡板移动,再进行擦拭。定位卡槽也可间接用于固定和定位防护挡板,在激光清洗设备上设置可移动的压片气缸,定位卡槽与压片气缸匹配设置,定位卡槽通过控制压片气缸的位置间接固定和定位防护挡板。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卡槽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确定所述定位卡槽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说明书前文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挡板的压板贴合在待擦拭极片上,用说明书前文任一项所述的定位卡槽对所述防护挡板进行固定和定位;S2、对所述缺口对应的极耳焊接区涂层喷洒溶剂;S3、移开挡板,擦拭所述缺口对应的所述极耳焊接区涂层。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方法的一种改进,在S3中,使用无尘布或无尘纸包覆软质材料擦拭所述缺口对应的所述极耳焊接区涂层。通过在软质材料之外包覆无尘布和无尘纸,对缺口对应的极耳焊接区涂层的残留只需进行一次性擦拭,即可快速去除,而且能够大幅度减轻人力。而且无尘布或者无尘纸的成本较低,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其中,擦拭压力和溶剂喷涂量根据实际的极耳焊接区涂层的面积大小具体来定。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软质材料包括泡棉或者耐腐蚀硅胶。泡棉或耐腐蚀硅胶材质比较柔软,在擦拭时,不会破坏箔材。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无尘布或无尘纸包覆软质材料的尺寸与所述缺口的尺寸相匹配设置。为了防止极耳焊接区涂层的残留,将无尘布或无尘纸包覆软质材料的尺寸与缺口的尺寸匹配设置,能够对极耳焊接区涂层的残留完全擦拭干净,同时也避免了极耳焊接区涂层表面的溶剂残留使过辊造成的损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挡板和用于固定和定位所述防护挡板的定位卡槽,所述防护挡板包括压板和与所述压板可拆卸连接的竖板,所述压板的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竖板开设有镂空区。其中,压板用于覆盖非极耳焊接区涂层,防止非极耳焊接区涂层受到损伤,缺口用于暴露出极耳焊接区涂层,竖板用于提起和移除压板,镂空区用于便于人工或机械手提起或移除压板。定位卡槽能够精准确定防护挡板的位置,而且能够固定防护挡板,防止在涂层残留清除的过程中,防护挡板发生移动导致损伤非极耳焊接区涂层。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方法,将防护挡板的压板贴合在待擦拭极片上,覆盖住无需擦拭的非极耳焊接区涂层,只露出涂层中待擦拭的极耳焊接区涂层,能够防止溶剂接触到无需清洗的非极耳焊接区涂层,精准定位待清洗的极耳焊接区涂层的残留,而且该方法不会损伤箔材而且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护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定位卡槽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定位卡槽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无尘布包覆软质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挡板,2-定位卡槽,11-压板,12-竖板,111-缺口,121-镂空区,21-定位孔,31-软质材料,32-无尘布,41-极耳焊接区涂层,42-非极耳焊接区涂层,51-第一倒角,52-第二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去除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挡板和用于固定和定位所述防护挡板的定位卡槽,所述防护挡板包括压板和与所述压板可拆卸连接的竖板,所述压板的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竖板开设有镂空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挡板和用于固定和定位所述防护挡板的定位卡槽,所述防护挡板包括压板和与所述压板可拆卸连接的竖板,所述压板的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竖板开设有镂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长度和宽度与极耳的尺寸相匹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设置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和所述竖板通过胶水粘结或螺丝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槽可移动地安装于极片激光清洗设备,所述定位卡槽与所述极片激光清洗设备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极片涂层残留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洪春林纪荣进郑明清陈杰李载波杨山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