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专利>正文

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967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是涉及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一种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包括外套体和圆柱棒体,外套体为一根带有封闭底的敞口圆柱空腔柱,一根带有等径上、下硬质绝缘环圆柱棒体套装在敞口圆柱空腔中,在圆柱棒体和外套体内底面和下硬质绝缘环下表面之间,上硬质绝缘环下表面和下硬质绝缘环上表面之间的隔隙空间充满压力绝缘液体,从圆柱棒体引出一根导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稳定;应用前景广阔,广泛应用于大型机械连接销,以及机械内部重要连接销体部件等,具有高可靠性的销体变形检测。(*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二、
技术介绍
金属连接销体是大型机械设备内部重要部件的连接件,销体在设备运行当中 受到压力而产生变形和磨损,严重时会对设备运行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产生重 大安全隐患。对金属销体变形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状况中存在的问 题以及磨损情况,消除安全隐患,避免重大机械故障,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 义。现有变形检测传感器大多利用弹性元件的线应变、角应变、角位移等来感 知外力的变化,通过弹性片、应变片和信号传导电路来进行检测。目前尚无针 对金属销体变形检测的专用传感器,现有变形检测传感器也不太适用于金属销 体变形检测。当前没有通过直观、简单的办法检测金属销体变形的传感器。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通过直观、简单办法检测金属销体变形的问题,本技术提出 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 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包括外套体和圆柱棒体,外套体为一根带 有封闭底面的敞口圆柱空腔柱,在圆柱腔中,套装固定有一根等径两端套固有 上、下绝缘环的圆柱棒体,或在圆柱腔中套固有一根中间等径两端带有凹台阶 并套固有上、下绝缘环的圆柱棒体,在圆柱棒体和外套体内底面和下硬质绝缘环下表面之间,上硬质绝缘环下表面和下硬质绝缘环上表面之间的间隙空间充 满绝缘液体,从圆柱棒体引出一根导线。外套体封闭内底面为平面底,或为球面底,或为截球面底,或为突弧面底, 或为截突弧面底,或为锥形底,或为截锥形底;圆柱棒体下端面为平面底,或 为球面底,或为截球面底,或为锥形底,或为截锥形底,或为突弧面底,或为 截突弧面底,与外套体内底面的形状对应互相匹配。外套体封闭内底面为平面底,或为球面底,或为截球面底,或为锥形底, 或为截锥形底,或为突弧面底,或为截突弧面底;圆柱棒体下端面为平面底, 或为球面底,或为截球面底,或为锥形底,或为截锥形底,或为突弧面底,或 为截突弧面底,外套体内底面与圆柱棒体下底面任意选两种底面形状匹配。两绝缘圆环的内表面、外表面分别和圆柱棒体的外表面、外套体圆柱腔体 的内表面固定配合。圆柱棒体自身的外表面和外套体圆柱空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08 lmm。外套体的材料使用软金属材料制成。软金属材料为铝铜合金、铜铝锡合金、铜锡合金、纯铜、工业软铝任选一 种材料;硬质绝缘环材料为环氧树脂,或为云母,或为胶木,或为精密陶瓷。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本技术由外套体和圆柱棒体,圆柱棒体带有等径 上、下硬质绝缘环,以及高压绝缘液体构成,无须复杂的信号处理系统,提高 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可靠性。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本技术安装方便。在不对原有设备进行改装,在不影响金属销体原有结构,仅需通过简单二次装配,即可进行使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型机械连接销,以及机械内 部重要连接销体部件等,可靠性较高的销体变形检测,对维持设备良好运转, 消除安全隐患,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四、 附图说明图1为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剖面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为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剖面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7为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8为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剖面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9为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九; 图10为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剖面结构示意图之十; 图11为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剖面结构示意图之十一; 图12为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剖面结构示意图之十二。五、 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一参见图l,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包括外套体5和圆柱棒体 3,外套体5为一根带有封闭底的敞口圆柱空腔柱,封闭底为平底, 一根带有等 径上、下硬质绝缘环2和6的圆柱棒体3套装在敞口圆柱空腔中,在圆柱棒体3 和外套体5内底面和下硬质绝缘环6下表面之间,上硬质绝缘环2下表面和下硬质绝缘环6上表面之间的隔隙空间充满压力绝缘液体4,从圆柱棒体3引出一 根导线l。两绝缘圆环2和6的内表面和和圆柱棒体3的外表面固定配合。绝缘圆环2和6的外表面和外套体5圆柱腔体的内表面固定配合。圆柱棒体3的外表面和外套体5圆柱空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08mm。 外套体5的材料使用软金属材料制成,材质为铝铜合金。 实施例二参见图2,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在所述圆柱腔中套固有一根中间等径两端带有凹台阶并套固有上、下绝缘环的圆柱棒体3,两端的两绝缘圆环2与所述凹台阶对应匹配。实施例三参见图3,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外套体5,封闭底为球面底,圆柱棒体3的外表面和外套体5圆柱空腔内表面之 间的间隙为O.lmm。实施例四参见图4,编号与实施例二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 圆柱棒体3下端面为与外套体5相匹配的球面,圆柱棒体3的外表面和外套体5 圆柱空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15mm。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三结构基本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外套体5,封闭底为突弧面,圆柱棒体3的外表面和外套体5圆柱空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为 0.2mm,图略。实施例六与实施例四结构基本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圆柱棒体3下端 面为与外套体5相匹配的突弧面,圆柱棒体3的外表面和外套体5圆柱空腔内 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25mm,图略。实施例七参见图5,编号与实施例三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外套体5,封闭底为锥形底,圆柱棒体3的外表面和外套体5圆柱空腔内表面之 间的间隙为0.3111111。实施例八参见图6,编号与实施例五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 圆柱棒体3下端面为与外套体5相匹配的锥面,圆柱棒体3的外表面和外套体5 圆柱空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35mm。实施例九参见图7,编号与实施例二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 外套体5封闭底为截球面底,圆柱棒体3的外表面和外套体5圆柱空腔内表面 之间的间隙为0.4mm。实施例十参见图8,编号与实施例三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圆柱棒体3下端面为与外套体5相匹配的截球面,圆柱棒体3的外表面和外套 体5圆柱空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45mm。实施例十一与实施例九基本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外套体5封闭底为 截突弧面底,圆柱棒体3的外表面和外套体5圆柱空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为 0.5mm,图略。实施例十二与实施例十基本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圆柱棒体3下端 面为与外套体5相匹配的截突弧面,圆柱棒体3的外表面和外套体5圆柱空腔 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6mm,图略。实施例十三参见图9,编号与实施例七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 是外套体5封闭底为截锥面底,圆柱棒体3的外表面和外套体5圆柱空腔内 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7mm。实施例十四参见图10,编号与实施例八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 的是圆柱棒体3下端面为与外套体5相匹配的截锥面,圆柱棒体3的外表面和外套体5圆柱空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8mm。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销体变形检测传感器,包括外套体和圆柱棒体,其特征是:外套体为一根带有封闭底面的敞口圆柱空腔柱,在圆柱腔中,套装固定有一根等径两端套固有上、下绝缘环的圆柱棒体,或在圆柱腔中套固有一根中间等径两端带有凹台阶并套固有上、下绝缘环的圆柱棒体,在圆柱棒体和外套体内底面和下硬质绝缘环下表面之间,上硬质绝缘环下表面和下硬质绝缘环上表面之间的间隙空间充满绝缘液体,从圆柱棒体引出一根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韦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