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类工程变形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8859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类(包括隧道、溶洞、井巷等)工程变形监测装置,涉及岩土工程变形监测;具体地说,主要是针对复杂施工条件下的隧道类工程变形的实时监测,突显施工中测线可随时断开、闭合的优点,采用监测数据的计算机采集、传输方法,进行地下隐蔽工程洞体变形的数字化监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依次连接的变形计(1)、测试基座(2)、位移传感器(3)、数据传输线(4)、数据采集仪(5)、PC计算机(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时监测采集在复杂工况条件下的岩体变形;不仅对复杂条件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洞体的变形监测具有显著的优点,也可运用于基坑开挖、地下矿山开采等的岩土工程变形监测领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类工程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变形计(1)、测试基座(2)、位移传感器(3)、数据传输线(4)、数据采集仪(5)、PC计算机(6);所述的变形计(1)是在隧道两侧壁的钻孔(0)中分别设置第一膨胀木(1.1)和第 二膨胀木(1.6);测线(1.2)一端连接第一膨胀木(1.1),另一端依次绕过与第二膨胀木(1.6)连接的固定滑轮(1.5)以及可调滑轮(2.1),再和重锤(1.8)连接;卡丝固定盘(1.7)置于可调滑轮(2.1)和重锤(1.8)之间的测线(1.2);所述的测试基座(2)是可调滑轮(2.1)、旋动手柄(2.2)、夹具(2.3)均设置在基座(2.4)之上;所述的位移传感器(3)固定在夹具(2.3)上;所述的数据传输线(4)活动端测头置于卡丝固定盘(1.7 )上;所述的数据采集仪(5)包括依次连接的多路开关(5.1)、A/D转换芯片(5.2)和数据缓存器(5.3);所述的PC计算机(6)包括相互连接的计算机总线(6.1)和计算机(6.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山汪稔孔令伟罗强谭捍华胡明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