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连续PETG的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726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全连续PETG的生产设备,包括NPG配置釜,配料打浆釜、酯化一反应釜、酯化二反应釜、工艺塔、第一预缩聚反应釜、第一预聚喷淋系统、第二预缩聚反应釜、第二预聚喷淋系统、终缩聚反应釜、终聚喷淋系统、预聚及终聚真空系统、切粒系统等。所述浆料配料打浆釜与酯化一反应釜相连,酯化一反应釜与酯化二反应釜相连,所述酯化一反应釜、酯化二反应釜气相与工艺塔相连,工艺塔回收液与酯化一反应釜、酯化二反应釜形成回流;所述酯化二反应釜与第一预缩聚反应釜相连,所述第一预缩聚反应釜气相进入第一预聚喷淋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工艺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运行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连续PETG的生产设备
本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连续PETG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PETG是一种非结晶性共聚酯。在其生产过程中,由于一定数量的乙二醇被新戊二醇(NPG)所取代,可预防结晶化,进而改善加工制造和透明度。其制品高度透明,抗冲击性能优异,特别适宜成型厚壁透明制品,其加工成型性能极佳,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进行任意形状的设计,可能采用传统的挤出、注塑、吹塑及吸塑等成型方法,可以广泛用于板材、片材、高性能收缩膜、瓶用及异型材等市场,同时其二次加工性能优良,可以进行常规机加工修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新戊二醇酯(PETG)其度透明高,抗冲击性能优异,热塑性能好,广泛用于板材片材,高性能收缩膜,综合性能优异,性价比高,市场前景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工艺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运行安全稳定的全连续PETG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连续PETG的生产设备,包括将NPG、EG和PTA运料进行混合打浆的打浆系统,还包括将混合完毕的浆料进行酯化反应的酯化反应系统,还包括将完毕的原料进行预缩聚和终缩聚反应的缩聚反应系统,还包括将预缩聚和终缩聚结束的原料进行熔化切粒的切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浆系统包括初步配浆罐、缓冲罐、NPG配置釜和配料打浆釜,所述初步配浆罐底部通过管道与缓冲罐顶部相连,所述缓冲罐通过管道与NPG配置釜顶部相连,所述NPG配置釜底部通过管道与配料打浆釜相连;所述酯化反应系统包括酯化一反应釜、酯化二反应釜、工艺塔,所述酯化反应系统通过螺杆泵与打浆系统相连,所述酯化一反应釜通过管道与酯化二反应釜相连,所述酯化一反应釜、酯化二反应釜均通过管道气相与工艺塔下部相连,工艺塔回收液与酯化一反应釜、酯化二反应釜形成回流;所述缩聚反应系统包括第一预缩聚反应釜、第一预聚喷淋系统、第二预缩聚反应釜、第二预聚喷淋系统、终缩聚反应釜、终聚喷淋系统、预聚及终聚真空系统,所述缩聚反应系统布置在酯化反应系统,所述第一预缩聚反应釜通过管道与酯化二反应釜相连,所述第一预缩聚反应釜产生的气体通过管道气相输送到第一预聚喷淋系统中,所述第一预缩聚反应釜底部与第二预缩聚前端底部相连,所述第二预缩聚反应釜产生的气体通过管道气相输送到第二预聚喷淋系统中,所述第二预缩聚反应釜底部通过管道与终缩聚反应釜前端底部相连,所述终缩聚反应釜产生的气体通过管道气相输送到进入终聚喷淋系统中,所述第一预聚喷淋系统、第二预聚喷淋系统、终聚喷淋系统气相均与预聚及终聚真空系统相连;所述终缩聚反应釜生产出的熔体经过加压进入切粒系统造粒;进一步地,根据不同厂家的要求,NPG配置釜采用间歇配置,按一定的配比,控制乙二醇(EG)和新戊二醇(NPG)进料量;进一步地,酯化一反应釜的催化剂进料,采用在顶部与回流的工艺塔回收液混合液稀释后的方式加入反应釜;进一步地,终缩聚反应釜为单端轴圆盘真空反应器,在搅拌轴上安装有多个成膜圆盘,形成两个圆盘搅拌系统,确保PETG产品的粘度能达到更高的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紧凑,工艺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运行安全稳定。通过EG和NPG的混合,更好的进行浆料配制;第二预缩釜采用较高真空的反应,保证更多小分子的溢出,从而确保了PETG产品的粘度能达到更高的要求;采用水下拉条切粒的方式,确保了切片粒子的成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流程示意图。1、初步配浆罐;2、缓冲罐;3、NPG配置釜;4、配料打浆釜;5酯化一反应釜;6、酯化二反应釜;7、工艺塔;8、第一预缩聚反应釜;9、第一预聚喷淋系统;10、第二预缩聚反应釜;11、第二预聚喷淋系统;12、终缩聚反应釜;13、终聚喷淋系统;14、预聚及终聚真空系统;15、切粒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一种全连续PETG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中的配料打浆系统,包括初步配浆罐1、缓冲罐2、NPG配置釜3、配料打浆釜4,PTA和EG在初步配浆罐1配置后进入缓冲罐2缓冲后送入NPG配置釜3按照比例配置后送入配料打浆釜4,打浆完成的浆料通过螺杆泵送入酯化反应系统。如图1所示一种全连续PTEG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中的酯化反应釜系统,包括酯化一反应釜5、酯化二反应釜6、工艺塔7。从配料打浆釜4过来的浆料,进入酯化一反应釜5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190~250℃,反应压力在80KPa(A),催化剂剂与回收液混合后加入反应釜反应,完成后后进入酯化二反应釜6,反应温度控制在190~250℃,反应压力在5KPa(A),添加剂与回收液混合后加入反应釜继续反应,酯化后的产物通过调节阀控制输送至第一预缩聚反应釜8。酯化反应生成的工艺气等,通过气相管道到工艺塔7进行分离回收;如图1所示一种全连续PETG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中的缩聚反应釜系统和切粒系统,包括第一预缩聚反应釜8、第一预聚喷淋系统9、第二预缩聚反应釜10、第二预聚喷淋系统11、终缩聚反应釜12、终聚喷淋系统13、预聚及终聚真空系统14、切粒系统15。酯化物进入第一预缩聚反应釜8后,进行预缩聚反应,第一预缩聚反应釜8反应温度控制在260~270℃,反应压力在2~5KPa(A),然后在位差及压差下通过调节阀进入第二预缩聚反应釜10反应,温度控制在265~275℃,反应压力在0.8~1KPa(A),反应好的预聚物进入终缩聚反应釜12。生成的气相组分水、EG等,进入相应的预聚喷淋系统。预聚物进入终缩聚反应釜12后,进行终缩聚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270~275℃,反应压力在90~110Pa(A)。反应好的熔体粘度较高,通过熔体泵输送至熔体过滤器过滤后送至切粒机造粒。终缩聚反应生成的气相组分通过终聚喷淋系统13回收,终缩聚反应釜和喷淋系统的真空由预聚及终聚真空系统14提供。本技术结构紧凑,工艺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运行安全稳定。通过EG和NPG的混合,更好的进行浆料配制;第二预缩釜采用较高真空的反应,保证更多小分子的溢出,从而确保了PETG产品的粘度能达到更高的要求;采用水下拉条切粒的方式,确保了切片粒子的成型。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连续PETG的生产设备,包括将NPG、EG和PTA运料进行混合打浆的打浆系统,还包括将混合完毕的浆料进行酯化反应的酯化反应系统,还包括将完毕的原料进行预缩聚和终缩聚反应的缩聚反应系统,还包括将预缩聚和终缩聚结束的原料进行切粒的切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浆系统包括初步配浆罐(1)、缓冲罐(2)、NPG配置釜(3)和配料打浆釜(4),所述初步配浆罐(1)底部通过管道与缓冲罐(2)顶部相连,所述缓冲罐(2)通过管道与NPG配置釜(3)顶部相连,所述NPG配置釜(3)底部通过管道与配料打浆釜(4)相连,/n所述酯化反应系统包括酯化一反应釜(5)、酯化二反应釜(6)、工艺塔(7),所述酯化反应系统通过螺杆泵与打浆系统相连,所述酯化一反应釜(5)通过管道与酯化二反应釜(6)相连,所述酯化一反应釜(5)、酯化二反应釜(6)均通过管道气相与工艺塔(7)下部相连,工艺塔(7)回收液与酯化一反应釜(5)、酯化二反应釜(6)形成回流;/n所述缩聚反应系统包括第一预缩聚反应釜(8)、第一预聚喷淋系统(9)、第二预缩聚反应釜(10)、第二预聚喷淋系统(11)、终缩聚反应釜(12)、终聚喷淋系统(13)、预聚及终聚真空系统(14),所述缩聚反应系统布置在酯化反应系统右侧,所述第一预缩聚反应釜(8)通过管道与酯化二反应釜(6)相连,所述第一预缩聚反应釜(8)产生的气体通过管道气相输送到第一预聚喷淋系统(9)中,所述第一预缩聚反应釜(8)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二预缩聚反应釜(10)前端底部相连,所述第二预缩聚反应釜(10)产生的气体通过管道气相输送到第二预聚喷淋系统(11)中,所述第二预缩聚反应釜(10)底部通过管道与终缩聚反应釜(12)前端底部相连,所述终缩聚反应釜(12)产生的气体通过管道气相输送到终聚喷淋系统(13)中,所述第一预聚喷淋系统(9)、第二预聚喷淋系统(11)、终聚喷淋系统(13)均通过管道气相与预聚及终聚真空系统(14)相连;所述终缩聚反应釜(12)生产出的熔体经过加压进入切粒系统造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连续PETG的生产设备,包括将NPG、EG和PTA运料进行混合打浆的打浆系统,还包括将混合完毕的浆料进行酯化反应的酯化反应系统,还包括将完毕的原料进行预缩聚和终缩聚反应的缩聚反应系统,还包括将预缩聚和终缩聚结束的原料进行切粒的切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浆系统包括初步配浆罐(1)、缓冲罐(2)、NPG配置釜(3)和配料打浆釜(4),所述初步配浆罐(1)底部通过管道与缓冲罐(2)顶部相连,所述缓冲罐(2)通过管道与NPG配置釜(3)顶部相连,所述NPG配置釜(3)底部通过管道与配料打浆釜(4)相连,
所述酯化反应系统包括酯化一反应釜(5)、酯化二反应釜(6)、工艺塔(7),所述酯化反应系统通过螺杆泵与打浆系统相连,所述酯化一反应釜(5)通过管道与酯化二反应釜(6)相连,所述酯化一反应釜(5)、酯化二反应釜(6)均通过管道气相与工艺塔(7)下部相连,工艺塔(7)回收液与酯化一反应釜(5)、酯化二反应釜(6)形成回流;
所述缩聚反应系统包括第一预缩聚反应釜(8)、第一预聚喷淋系统(9)、第二预缩聚反应釜(10)、第二预聚喷淋系统(11)、终缩聚反应釜(12)、终聚喷淋系统(13)、预聚及终聚真空系统(14),所述缩聚反应系统布置在酯化反应系统右侧,所述第一预缩聚反应釜(8)通过管道与酯化二反应釜(6)相连,所述第一预缩聚反应釜(8)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国清郝瑞强刘勇严玉殷杰刘林李广志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普立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