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平衡重及电动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61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叉车平衡重,侧配重包围驱动电池的两侧后部,后配重包围驱动电池的后侧;侧配重的前侧面设置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螺纹孔,侧配重与车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车架上设置机盖,机盖翻转至水平状态时遮挡驱动电池的前部上方,机盖的后端与侧配重配合锁定,锁定状态下机盖对驱动电池提供防护,机盖通过平衡重上的结构实现锁定,因而无需在车架上附加设置锁定结构,简化了车架的结构复杂度;护顶架的前部固定在车架上,后部安装在侧配重上,减少了车架的附加安装结构;由于平衡重采用铸造一体成型,只需加工出相应的模具即可实现对应的装配功能,减少了叉车的装配步骤,简化车架自身的结构,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平衡重及电动叉车
本技术涉及起重设备
,更进一步涉及一种叉车平衡重。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电动叉车。
技术介绍
电动平衡重叉车是当前普遍应用的清洁高效的搬运设备,平衡重是这类电动叉车的一大特征,电动叉车通过车辆尾部的平衡重的重量与前部的货叉所铲的货物重量相平衡,使叉车能够顺利地搬运重物。电动叉车包括主车架以及其他附加零部件,各个结构在安装时分别设置独立焊接在主车架上,这些附加的零部件往往需要单独加工,不仅增加了工序,占用了内部空间,也增加了一定的成本。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简化电动叉车的车架结构,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叉车平衡重,将机盖锁定结构和护顶架安装结构集成设置在平衡重上,简化了车架自身的结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叉车平衡重,包括一体式浇铸成型的侧配重和后配重,所述侧配重的前侧面设置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螺纹孔,所述后配重连接两个所述侧配重;所述侧配重包围驱动电池的两侧后部,所述后配重包围所述驱动电池的后侧;车架上设置机盖,所述机盖翻转至水平状态时遮挡所述驱动电池的前部上方;所述机盖的后端与所述侧配重配合锁定;护顶架的前部固定在车架上,后部安装在所述侧配重上。可选地,所述侧配重的前侧面设置机盖沉槽,所述机盖的底面设有锁具卡扣,所述锁具卡扣用于与所述机盖沉槽配合卡接。可选地,所述后配重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侧配重形成U形缺口,所述驱动电池能够经过所述U形缺口横向移出。可选地,所述侧配重和所述后配重连接处的拐角设置挡块,所述挡块在工作状态下阻挡所述驱动电池向后移出。可选地,所述侧配重的顶部设置横向设置的后上盖和竖向设置的后下盖,所述机盖压接所述后上盖前侧边缘,所述后上盖压接所述后下盖上侧的边缘,所述后下盖的下侧边缘卡接在所述后配重,所述后上盖和所述后下盖配合覆盖所述U形缺口。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池的外壳上设置吊装孔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中用于穿插与所述侧配重配合的插销。可选地,所述侧配重的顶部设置护顶架插槽,所述护顶架插槽内用于插装护顶架的支撑立柱。可选地,所述后配重上设置牵引槽,所述牵引槽的顶面与底面上竖直插装牵引销。可选地,所述侧配重的顶部边缘处横向贯通设置用于吊装的起吊孔。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叉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叉车平衡重。本技术提供一种叉车平衡重,侧配重和后配重一体式浇铸成型,后配重连接两个侧配重,从俯视方向看侧配重和后配重形成U形的半包围结构,侧配重包围驱动电池的两侧后部,后配重包围驱动电池的后侧;侧配重的前侧面设置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螺纹孔,侧配重与车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车架上设置机盖,机盖翻转至水平状态时遮挡驱动电池的前部上方,机盖的后端与侧配重配合锁定,锁定状态下机盖对驱动电池提供防护,机盖通过平衡重上的结构实现锁定,因而无需在车架上附加设置锁定结构,简化了车架的结构复杂度;护顶架的前部固定在车架上,后部安装在侧配重上,减少了车架的附加安装结构;由于平衡重采用铸造一体成型,只需加工出相应的模具即可实现对应的装配功能,减少了叉车的装配步骤,简化车架自身的结构,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和图1B分别为本技术侧配重和后配重构成的整体的后方轴测图和后方轴测图;图2为侧配重、后配重与机盖相互装配的前部轴测图;图3A和图3B分别为本技术的叉车平衡重与驱动电池相互配合的前方轴测图和后方轴测图;图4为本技术的叉车平衡重与后上盖、后下盖装配的轴测示意图;图5为护顶架与本技术的叉车平衡重相互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侧配重1、螺纹孔11、机盖沉槽12、顶架插槽13、起吊孔14、后配重2、挡块21、牵引槽22、牵引销23、驱动电池3、吊装孔31、限位孔32、机盖4、锁具卡扣41、护顶架5、后上盖61、后下盖6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叉车平衡重,将机盖锁定结构和护顶架安装结构集成设置在平衡重上,简化了车架自身的结构。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叉车平衡重及电动叉车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叉车平衡重,包括一体式浇铸成型的侧配重1和后配重2,如图1A和图1B所示,分别为本技术侧配重1和后配重2构成的整体两个不同角度的轴测图,设有两个侧配重1和一个后配重2,共同形成一个三面包围的整体,侧配重1和后配重2一体浇铸成型,侧配重1和后配重2大体为竖向设置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状。如图1B所示,侧配重1的前侧面设置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螺纹孔11,侧配重1的前侧面与车架相互对接,然后通过螺栓将车架与侧配重1相对连接,使两者相对固定。后配重2连接两个侧配重1,后配重2从后方包围车架,从俯视方向看,两个侧配重1与一个后配重2之间大致形成U形三面包围的结构,在侧配重1和后配重2与车架形成的空间内放置驱动电池3。车架上设置机盖4,机盖4可相对于车架围绕水平转轴翻转,机盖4翻转至水平状态时遮挡驱动电池3的前部上方,从而对驱动电池起到遮挡防护的作用,当机盖4翻转至竖直状态以取放驱动电池;机盖4的后端与侧配重1配合锁定,机盖4的前端转动连接于车架,后端与侧配重1相互配合,当机盖锁定后无法相对转动。护顶架5的前部固定在车架上,后部安装在侧配重1上,护顶架5为框架式结构,形成驾驶仓,对驾驶员提供防护,护顶架5的前部由车架支撑,后部由侧配重1支撑,减少了车架上的装配结构,达到简化车架的效果。由于平衡重采用铸造一体成型,只需加工出相应的模具即可实现对应的装配功能,造型复杂与否对装配过程影响较小,而车架则需采用焊接的装配方式,装配某个配件时需要焊接相应的装配结构,本技术将车架承载的部分功能转移给平衡重,简化车架自身的结构,减少了车架的装配步骤;而平衡重通过铸造成型,只需要在模具上加工出对应的形状即可,提高了叉车整体的装配效率。具体地,机盖4的底面上设置锁具卡扣41,锁具卡扣41大致做90度转动,锁具卡扣41用于与机盖沉槽12配合卡接;锁具卡扣41为L型的钩爪,在锁定状态下,锁具卡扣41转动到与机盖4大致垂直的位置,此时锁具卡扣41插入机盖沉槽12中,锁定时机盖4受到锁具卡扣41的限位无法向上被抬起;解锁状态下,锁具卡扣41转动到大致与机盖4下表面平行的状态,此时锁具卡扣41从机盖沉槽12中脱离,机盖4可正常向上被抬起。图1A所示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设置方案,其中后配重2的顶部高度低于侧配重1形成U形缺口,图中所示后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平衡重,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浇铸成型的侧配重(1)和后配重(2),所述侧配重(1)的前侧面设置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螺纹孔(11),所述后配重(2)连接两个所述侧配重;/n所述侧配重(1)包围驱动电池(3)的两侧后部,所述后配重(2)包围所述驱动电池(3)的后侧;/n车架上设置机盖(4),所述机盖(4)翻转至水平状态时遮挡所述驱动电池(3)的前部上方;所述机盖(4)的后端与所述侧配重(1)配合锁定;/n护顶架(5)的前部固定在车架上,后部安装在所述侧配重(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平衡重,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浇铸成型的侧配重(1)和后配重(2),所述侧配重(1)的前侧面设置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螺纹孔(11),所述后配重(2)连接两个所述侧配重;
所述侧配重(1)包围驱动电池(3)的两侧后部,所述后配重(2)包围所述驱动电池(3)的后侧;
车架上设置机盖(4),所述机盖(4)翻转至水平状态时遮挡所述驱动电池(3)的前部上方;所述机盖(4)的后端与所述侧配重(1)配合锁定;
护顶架(5)的前部固定在车架上,后部安装在所述侧配重(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平衡重,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配重(1)的前侧面设置机盖沉槽(12),所述机盖(4)的底面设有锁具卡扣(41),所述锁具卡扣(41)用于与所述机盖沉槽(12)配合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平衡重,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配重(2)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侧配重(1)形成U形缺口,所述驱动电池(3)能够经过所述U形缺口横向移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车平衡重,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配重(1)和所述后配重(2)连接处的拐角设置挡块(21),所述挡块(21)在工作状态下阻挡所述驱动电池(3)向后移出。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玲君肖军成温晶晶吕昊刘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