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镀锌装置的上料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849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镀锌装置的上料机构,包括镀锌池、传送带、机械手、移动装置和多个固定框,固定框的内部等间隔固定设置有多块垂直于其底壁的挡板,挡板将固定框内部分隔为多个等体积的用于放置钢管的空腔,固定框的两侧壁中部底端均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端中部垂直固定有定位板,其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槽,定位板插入相邻固定框连接块的第一凹槽中,以将相邻两个固定框连接在一起,连接块的顶部外侧垂直设置有竖板,竖板的上部设置有穿孔,移动装置包括位于传送带和镀锌池上方的第一滑轨、左气缸和右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在镀锌过程中好多钢管堆积在一起,进一步提高镀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镀锌装置的上料机构
本技术属于镀锌
,具体涉及一种钢管镀锌装置的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对钢铁基体来说,锌镀层属于阳极性镀层,它主要用于防止钢铁的腐蚀,其防护性能的优劣与镀层厚度关系甚大,锌镀层经钝化处理、染色或涂覆护光剂后,能显著提高其防护性和装饰性。目前在对钢管进行镀锌处理时,直接将多根钢管倒入镀锌锅中,上料过程和下料过程都比较繁琐,费时费力,鉴于此,有必要对传统的钢管镀锌装置的上料机构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镀锌装置的上料机构,避免在镀锌过程中好多钢管堆积在一起,进一步提高镀锌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管镀锌装置的上料机构,包括镀锌池、传送带、机械手、移动装置和多个固定框,固定框的内部等间隔固定设置有多块垂直于其底壁的挡板,挡板将固定框内部分隔为多个等体积的用于放置钢管的空腔,固定框的两侧壁中部底端均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端中部垂直固定有定位板,其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槽,定位板插入相邻固定框连接块的第一凹槽中,以将相邻两个固定框连接在一起,连接块的顶部外侧垂直设置有竖板,竖板的上部设置有穿孔,移动装置包括位于传送带和镀锌池上方的第一滑轨、左气缸和右气缸,左气缸和右气缸的顶端分别固定有左气缸安装板和右气缸安装板,左气缸安装板和右气缸安装板均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中,以实现左气缸和右气缸的左右移动。<br>优选地,前述左气缸和右气缸的底端分别连接有左伸缩杆和右伸缩杆,左伸缩杆和右伸缩杆的底端内侧垂直固定有横杆。再优选地,前述镀锌池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垂直于其底壁的第二滑轨,第二滑轨通过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凹槽,通过支撑板可固定住位于最下方的固定框,同时固定框可以随着支撑板上下移动,以使钢管更有效的接触镀锌液,从而提高镀锌效果。更优选地,前述两个第二凹槽和两个第一凹槽之间的间距与两个定位板之间的间距均相同。进一步优选地,前述空腔的尺寸大于钢管的尺寸。具体地,前述固定框的侧壁和底壁以及挡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漏孔。优选地,前述横杆的直径与穿孔的直径相对应,可便于横杆插入穿孔中。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的钢管镀锌装置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机械手可将钢管放入传送带上的固定框中,一个容腔中放置一根钢管,可以避免在镀锌过程中好多钢管堆积在一起,进一步提高镀锌效果;通过移动装置可将固定框移送至支撑板上,且可逐个放置多个固定框,以提高镀锌效率,实现了钢管的自动上料和下料;固定框可以随着支撑板上下移动,以使钢管更有效的接触镀锌液,从而提高镀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镀锌池,2、传送带,3、固定框,4、挡板,5、钢管,6、连接块,6.1、第一凹槽,7、定位板,8、竖板,8.1、穿孔,9、第一滑轨,10、左气缸,11、右气缸,12、左气缸安装板,13、右气缸安装板,14、左伸缩杆,15、右伸缩杆,16、横杆,17、支撑板,17.1、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参见图1,本技术的一种钢管镀锌装置的上料机构,包括镀锌池1、传送带2、机械手、移动装置和多个固定框3,固定框3的内部等间隔固定设置有多块垂直于其底壁的挡板4,固定框3的侧壁和底壁以及挡板4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漏孔。挡板4将固定框3内部分隔为多个等体积的用于放置钢管5的空腔,空腔的尺寸大于钢管5的尺寸。固定框3的两侧壁中部底端均固定有连接块6,连接块6的底端中部垂直固定有定位板7,其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槽6.1,定位板7插入相邻固定框3连接块6的第一凹槽6.1中,以将相邻两个固定框3连接在一起。连接块6的顶部外侧垂直设置有竖板8,竖板8的上部设置有穿孔8.1,移动装置包括位于传送带2和镀锌池1上方的第一滑轨9、左气缸10和右气缸11,左气缸10和右气缸11的顶端分别固定有左气缸安装板12和右气缸安装板13,左气缸安装板12和右气缸安装板13均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9中,以实现左气缸10和右气缸11的左右移动。左气缸10和右气缸11的底端分别连接有左伸缩杆14和右伸缩杆15,左伸缩杆14和右伸缩杆15的底端内侧垂直固定有横杆16,横杆16的直径与穿孔8.1的直径相对应,可便于横杆16插入穿孔8.1中。镀锌池1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垂直于其底壁的第二滑轨,第二滑轨通过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凹槽17.1,两个第二凹槽17.1和两个第一凹槽6.1之间的间距与两个定位板7之间的间距均相同。通过支撑板17可固定住位于最下方的固定框3,同时固定框3可以随着支撑板17上下移动,以使钢管5更有效的接触镀锌液,从而提高镀锌效果。为了更好阐述本技术,下面具体说明其工作过程:将多个固定框3等间隔放置在传送带2上,通过机械手可将钢管5放置在固定框3的各个空腔中,固定框3随着传送带2向镀锌池1移动,移动至指定位置后,传送带2暂停移动,左气缸10和右气缸11带动左伸缩杆14和右伸缩杆15的向下伸长至设定位置,左气缸10向右移动,右气缸11向左移动,两个横杆16插入竖板8的穿孔8.1中,然后左伸缩杆14和右伸缩杆15向上收缩直至将固定框3抬起,左气缸10和右气缸11均向右移动至镀锌池1上方设定位置,然后将固定框3放置在支撑板17上,按此步骤,移动装置将多个固定框3逐个放置于镀锌池1中后,支撑板17带动固定框3上下移动,开始镀锌处理,镀锌处理结束后,再通过移动装置将固定框3移出。本技术的钢管5镀锌装置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机械手可将钢管5放入传送带2上的固定框3中,一个容腔中放置一根钢管5,可以避免在镀锌过程中好多钢管5堆积在一起,进一步提高镀锌效果;通过移动装置可将固定框3移送至支撑板17上,且可逐个放置多个固定框3,以提高镀锌效率,实现了钢管5的自动上料和下料;固定框3可以随着支撑板17上下移动,以使钢管5更有效的接触镀锌液,从而提高镀锌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镀锌装置的上料机构,包括镀锌池、传送带、机械手、移动装置和多个固定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的内部等间隔固定设置有多块垂直于其底壁的挡板,所述挡板将固定框内部分隔为多个等体积的用于放置钢管的空腔,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壁中部底端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中部垂直固定有定位板,其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定位板插入相邻固定框连接块的第一凹槽中,以将相邻两个固定框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外侧垂直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上部设置有穿孔,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位于传送带和镀锌池上方的第一滑轨、左气缸和右气缸,所述左气缸和右气缸的顶端分别固定有左气缸安装板和右气缸安装板,所述左气缸安装板和右气缸安装板均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中,以实现左气缸和右气缸的左右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镀锌装置的上料机构,包括镀锌池、传送带、机械手、移动装置和多个固定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的内部等间隔固定设置有多块垂直于其底壁的挡板,所述挡板将固定框内部分隔为多个等体积的用于放置钢管的空腔,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壁中部底端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中部垂直固定有定位板,其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定位板插入相邻固定框连接块的第一凹槽中,以将相邻两个固定框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外侧垂直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上部设置有穿孔,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位于传送带和镀锌池上方的第一滑轨、左气缸和右气缸,所述左气缸和右气缸的顶端分别固定有左气缸安装板和右气缸安装板,所述左气缸安装板和右气缸安装板均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中,以实现左气缸和右气缸的左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镀锌装置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气缸和右气缸的底端分别连接有左伸缩杆和右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荣东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兰翔彩钢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