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020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靶机,包括:头罩,头罩为圆截面放样体;机身中段,位于头罩后端,机身中段采用面积率设计以使无人靶机的横截面积呈规律变化;机身尾部,位于机身中段远离头罩的一端,机身尾部呈锥台状结构,锥台状结构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机身中段的方向逐渐减小;大后掠边条翼,两条大后掠边条翼分别设置在机身中段的两侧并位于头罩的后端;机翼,两个机翼分别设置在机身中段的两侧并位于大后掠边条翼的后端;平尾,两个平尾分别设置在机身中段的尾部两侧;垂尾,垂直设置在机身中段的尾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无人靶机的气动外形可以实现高速、高机动飞行,可以满足各科研单位航空/防空武器系统科研、鉴定、评估及部队训练、演习等任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靶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人靶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随着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无论是行业无人机还是消费无人机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以多旋翼飞行器为代表的小型无人飞行器,在各个领域中都开始广泛应用。无人机作为一个飞行平台,搭载不同的载荷往往能在不同的领域实现不同的用途。例如搭载药箱及喷射系统的植保无人机、搭载灭火模块的消防无人机等。近些年来,高速高机动无人靶机的研究与设计领域进入大发展时期,这促使了各军事大国在对此类高空高速飞行器进行精确打击的武器系统(如导弹、战斗机等)研究方面上的崛起。为了测试这些武器系统的性能,仿真模拟器和真实打靶环境是两种常用的试验方法。虽然仿真模拟器有一定的实际作用,但仍然无法替代真实打靶环境中的靶机。因此,无人靶机,特别是高速高机动无人靶机,在军事演习以及武器试验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作为一种主要的航空靶标,靶机是一种有升力面、有动力、可依靠自动驾驶仪和无线电系统作机动飞行的无人机。它可以模拟目标飞机的各种特性,如几何外形、飞行性能、红外雷达特征等。然而,现有的无人靶机难于满足各科研单位航空/防空武器系统科研、鉴定、评估及部队训练、演习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靶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人靶机难于满足各科研单位航空/防空武器系统科研、鉴定、评估及部队训练、演习等任务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靶机,包括:头罩,所述头罩为圆截面放样体;机身中段,所述机身中段位于所述头罩后端,所述机身中段采用面积率设计以使所述无人靶机的横截面积呈规律变化;机身尾部,所述机身尾部位于所述机身中段远离所述头罩的一端,所述机身尾部呈锥台状结构,所述锥台状结构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机身中段的方向逐渐减小;大后掠边条翼,两条所述大后掠边条翼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中段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头罩的后端;机翼,两个所述机翼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中段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大后掠边条翼的后端;平尾,两个所述平尾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中段的尾部两侧;垂尾,所述垂尾垂直设置在所述机身中段的尾部。进一步地,所述机翼、所述平尾以及所述垂尾均为切尖三角翼。进一步地,所述机翼、所述平尾、所述垂尾以及所述大后掠边条翼与所述机身中段均采用翼身融合技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无人靶机整机采用RCS设计以使所述无人靶机前向120°范围内的RCS在0.1㎡到5㎡可调。进一步地,所述平尾为全动平尾。进一步地,所述无人靶机还包括:进气道,所述进气道设置在所述机身中段的腹部,所述进气道的内管呈S形。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道的唇口处采用隔道与所述机身中段的附面层隔离开。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道的尾部设置有整流罩。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尾部设置有涡轮喷气发动机。进一步地,所述头罩的前端设置有空速计。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头罩为圆截面放样体;机身中段位于头罩后端,机身中段采用面积率设计,并使得无人靶机的横截面积呈规律变化,便于减小无人靶机飞行过程中的阻力;机身尾部位于机身中段远离头罩的一端,机身尾部呈锥台状结构,锥台状结构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机身中段的一端逐渐减小,能够进一步减小无人靶机的阻力;两条大后掠边条翼分别设置在机身中段的两侧并位于头罩的后端;两个机翼分别设置在机身中段的两侧并位于大后掠边条翼的后端;两个平尾分别设置在机身中段的尾部两侧;垂尾垂直设置在机身中段的尾部,机翼和垂尾后缘处均设有舵面,便于对无人靶机的飞行方向和机身平衡进行调节,在舵面的控制下,能够对无人靶机的俯仰和航向进行操控。本专利技术中的无人靶机的气动外形可以实现无人靶机的高速、高机动飞行,可以满足各科研单位航空/防空武器系统科研、鉴定、评估及部队训练、演习等任务。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无人靶机的立体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头罩;20、机身中段;30、机身尾部;40、大后掠边条翼;50、机翼;60、平尾;70、垂尾;80、进气道;90、空速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靶机,本实施例中的无人靶机包括头罩10、机身中段20、机身尾部30、大后掠边条翼40、机翼50、平尾60以及垂尾70。其中,头罩10为圆截面放样体;机身中段20位于头罩10后端,机身中段20采用面积率设计,并使得无人靶机的横截面积呈规律变化,便于减小无人靶机飞行过程中的阻力.机身尾部30位于机身中段20远离头罩10的一端,机身尾部30呈锥台状结构,锥台状结构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机身中段20的一端逐渐减小,能够进一步减小无人靶机的阻力。两条大后掠边条翼40分别设置在机身中段20的两侧并位于头罩10的后端;两个机翼50分别设置在机身中段20的两侧并位于大后掠边条翼40的后端;两个平尾60分别设置在机身中段20的尾部两侧;垂尾70垂直设置在机身中段20的尾部,机翼50和垂尾70后缘处均设有舵面,便于对无人靶机的飞行方向和机身平衡进行调节,在舵面的控制下,能够对无人靶机的俯仰和航向进行操控。本实施例中的无人靶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头罩(10),所述头罩(10)为圆截面放样体;/n机身中段(20),所述机身中段(20)位于所述头罩(10)后端,所述机身中段(20)采用面积率设计以使所述无人靶机的横截面积呈规律变化;/n机身尾部(30),所述机身尾部(30)位于所述机身中段(20)远离所述头罩(10)的一端,所述机身尾部(30)呈锥台状结构,所述锥台状结构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机身中段(20)的方向逐渐减小;/n大后掠边条翼(40),两条所述大后掠边条翼(40)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中段(20)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头罩(10)的后端;/n机翼(50),两个所述机翼(50)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中段(20)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大后掠边条翼(40)的后端;/n平尾(60),两个所述平尾(60)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中段(20)的尾部两侧;/n垂尾(70),所述垂尾(70)垂直设置在所述机身中段(20)的尾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罩(10),所述头罩(10)为圆截面放样体;
机身中段(20),所述机身中段(20)位于所述头罩(10)后端,所述机身中段(20)采用面积率设计以使所述无人靶机的横截面积呈规律变化;
机身尾部(30),所述机身尾部(30)位于所述机身中段(20)远离所述头罩(10)的一端,所述机身尾部(30)呈锥台状结构,所述锥台状结构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机身中段(20)的方向逐渐减小;
大后掠边条翼(40),两条所述大后掠边条翼(40)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中段(20)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头罩(10)的后端;
机翼(50),两个所述机翼(50)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中段(20)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大后掠边条翼(40)的后端;
平尾(60),两个所述平尾(60)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中段(20)的尾部两侧;
垂尾(70),所述垂尾(70)垂直设置在所述机身中段(20)的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50)、所述平尾(60)以及所述垂尾(70)均为切尖三角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5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阳董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哈工大机器人岳阳军民融合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