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主动调谐质量惯性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833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主动调谐质量惯性阻尼器,包括:平行设置的顶板、中间板和底板以及垂直设置于中间版和底板之间的半主动惯量阻尼器,顶板和底板之间固定有垂直设置的第一钢棒~第六钢棒;半主动惯量阻尼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可变惯性件、第二可变惯性件、第一弹簧~第六弹簧以及附加质量件;第一弹簧~第六弹簧套设于第一钢棒~第六钢棒上并固定于中间板和底板之间,第一可变惯性件和第二可变惯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中间板和底板上,附加质量件固定于中间板上,第一弹簧~第六弹簧、第一可变惯性件和第二可变惯性件通过平行设置的顶板和中间板以串联的方式连接至附加质量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宽频率激励范围内实现理想减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主动调谐质量惯性阻尼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结构消能减振
,具体地,涉及一种半主动调谐质量惯性阻尼器。
技术介绍
在结构减振中,不同频率的激振对结构的减振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无源器件的基本缺点是在有限的频率范围内发挥作用,而外部激励的频率在激励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在传统的无源质量基和惯性基装置中,它们的基频与主结构在整个激励过程中的基频相近。这类无源器件在整个激励频率范围内的减振效果并不显著,但可以大大提高其减振性能。经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710048685.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频率可调的调谐质量阻尼器,包括水平板、垂直板、质量板、弹簧约束装置、螺旋弹簧、齿条、轴承、飞轮、无级变速器和滑动支承件。上、下水平板和垂直板紧密相连,质量板和齿条组合与螺旋弹簧形成一体,可沿着滑动支承件往复运动;无级变速器通过传动轴附着于垂直板上。只要通过调整无级变速器齿轮比,就可以将自身的固有振动频率调整到当前的激励频率,以便于更好的达到耗能效果。当结构受到外部激励时,外部输入的能量积蓄于螺旋弹簧,进而使质量板和齿条往复运动,最终运动的齿条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主动调谐质量惯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顶板、中间板和底板,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半主动惯量阻尼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固定有垂直设置的第一钢棒~第六钢棒;/n所述半主动惯量阻尼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可变惯性件、第二可变惯性件、第一弹簧~第六弹簧以及附加质量件;所述第一弹簧~第六弹簧分别套于所述第一钢棒~第六钢棒上并固定于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一可变惯性件和所述第二可变惯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底板上,所述附加质量件固定于所述中间板上,所述第一弹簧~第六弹簧、所述第一可变惯性件和第二可变惯性件通过平行设置的所述顶板和所述中间板以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主动调谐质量惯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顶板、中间板和底板,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半主动惯量阻尼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固定有垂直设置的第一钢棒~第六钢棒;
所述半主动惯量阻尼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可变惯性件、第二可变惯性件、第一弹簧~第六弹簧以及附加质量件;所述第一弹簧~第六弹簧分别套于所述第一钢棒~第六钢棒上并固定于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一可变惯性件和所述第二可变惯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底板上,所述附加质量件固定于所述中间板上,所述第一弹簧~第六弹簧、所述第一可变惯性件和第二可变惯性件通过平行设置的所述顶板和所述中间板以串联的方式连接至所述附加质量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主动调谐质量惯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变惯性件和所述第二可变惯性件结构相同,均包括:滚珠丝杠组件、无级变速器组件、惯性元件以及固定组件;其中:
所述固定组件的一部分连接在所述滚珠丝杠组件的外端,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部分连接在所述惯性元件的外端;
所述滚珠丝杠组件的内端由所述惯性元件的内端伸入所述惯性元件内部;
所述无级变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滚珠丝杠组件的内端上;
当在所述固定组件的一部分上施加平移外激励时,推动所述滚珠丝杠组件旋转进而带动所述无级变速器组件扭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主动调谐质量惯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杠组件包括螺杆、设置于所述螺杆上的螺纹、与所述螺纹之间具有相对运动的钢球以及设置于所述螺杆上并通过所述钢球与所述螺杆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旋转的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主动调谐质量惯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变速器组件包括与所述螺母连接的输入环、与所述输入环连接的行星齿轮组、设置于所述行星齿轮组中心处的空转中心、设置于所述空转中心中心处的定子、与所述行星齿轮组连接的行星转子和输出环;其中:
所述螺杆的内端穿过所述空转中心,使所述无级变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滚珠丝杠组件的内端上;
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多个行星齿轮以及穿过所述行星齿轮中心作为所述行星齿轮自身轴的行星轴;
所述输入环连接到所述螺母上,将所述螺母的旋转和扭矩传递输入至所述输入环;
所述输入环的旋转驱动所述行星齿轮旋转,所述行星齿轮围绕所述行星轴旋转,所述行星轴相对于自身中心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萨德吉安穆罕默德阿里王斐亮孟嫣然王星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