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84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36
一种缓冲装置,包括外壳和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推动件及调节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活动杆和所述推动件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活动杆和所述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调节件可转动地卡设于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推动件相连,所述调节件可被转动以使所述推动件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活动杆的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弹性件来实现对外界冲击力的缓冲,并且,调节件能可被转动以使推动件朝靠近或远离活动杆的方向运动以调节弹性件的压缩量,从而避免出现缓冲能力下降或缓冲失效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有相互运动的结构件间,为了达到对运动件进行保护的目的,通常需在运动极限位置处设置防止发生硬碰撞的缓冲装置。现有技术中的缓冲装置包括一外壳、可活动地穿设于该外壳内的活动杆及设于该外壳内且与活动杆的一端连接的油封结构。当缓冲装置的活动杆受外界冲击力时,该油封结构能相应调整内部密封油的流量大小来实现对该冲击力的缓冲。但此种缓冲装置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漏油,从而引起缓冲能力下降或缓冲失效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缓冲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缓冲装置,包括外壳和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推动件及调节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活动杆和所述推动件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活动杆和所述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调节件可转动地卡设于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推动件相连,所述调节件可被转动以使所述推动件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活动杆的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量。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壁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装置,包括外壳和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推动件及调节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活动杆和所述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调节件可转动地卡设于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推动件相连,所述调节件可被转动以使所述推动件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活动杆的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装置,包括外壳和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推动件及调节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活动杆和所述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调节件可转动地卡设于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推动件相连,所述调节件可被转动以使所述推动件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活动杆的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和所述推动件的外周面上均设有相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调节件可被转动以使所述推动件在所述外壳内沿着螺纹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活动杆的方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套设于所述推动件的外侧,所述推动件的外周面上设有卡槽,所述调节件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凸出部,所述调节件可被转动以使所述推动件在所述外壳内沿着螺纹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活动杆的方向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相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调节件可转动地卡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轩胡科杨钊陈锋刘建涂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