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664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7
本公开涉及一种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包括能够同轴伸入螺旋部(4)中的杆体(1)和倒钩(2),所述倒钩具有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杆体的外壁的底端(21)、构造为尖角的顶端、以及形成在所述底端和所述顶端之间的侧面,所述倒钩靠自重具有向下并向外转动的趋势,所述螺旋部竖直地置于马弗炉(6)的硅碳罩(5)中。当需要取出断裂后留在硅碳罩内的螺旋部时,将取出器伸入螺旋部的内部并向下移动,该过程中倒钩的尖角抵顶在螺旋部的内壁并随杆体的下移同时下移;当向上提起取出器时,倒钩向下并向外转动,随着杆体逐渐向上移动,倒钩的尖角进入螺旋部的螺旋线之间,螺旋部随着杆体的进一步向上移动被倒钩从硅碳罩内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硅碳棒取出器
本公开涉及玻璃基板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螺旋硅碳棒取出器。
技术介绍
马弗炉是玻璃基板生产制造中最常见的设备之一,其中马弗炉的热源硅碳棒常因老化或受损需要及时更换。螺旋硅碳棒是包含螺旋段和直杆段的一种硅碳棒,其中螺旋段与直杆段连接处是常见的断裂部位。当螺旋段断裂并留在狭小的硅碳罩内时,螺旋硅碳棒的更换常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且容易造成螺旋硅碳棒的二次断裂及炉内热量的大量流失,给生产制造带来很多损失。相关技术中,采用夹杆对硅碳棒进行更换,但仍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且因操作难度较大存在较高的更换失败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硅碳棒取出器,该螺旋硅碳棒取出器能够高效简单地取出断裂并留在硅碳罩内的硅碳棒的螺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包括能够同轴伸入螺旋部中的杆体和倒钩,所述倒钩具有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杆体的外壁的底端、构造为尖角的顶端、以及形成在所述底端和所述顶端之间的侧面,所述倒钩靠自重具有向下并向外转动的趋势,以使得:在所述杆体向下移动时,所述侧面抵顶在所述螺旋部的内侧;在所述杆体向上移动时,所述尖角伸入所述螺旋部的螺旋线之间,并带动所述螺旋部向上移动,其中,所述螺旋部竖直地置于马弗炉的硅碳罩中。可选地,所述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包括多个所述倒钩,多个所述倒钩沿所述杆体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杆体的下端构造为球面状。可选地,所述螺旋硅碳棒取出器的材质为耐高温金属材料。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杆体的上方的把手,所述把手的传热系数低于所述杆体。可选地,所述杆体包括直杆段和渐缩段,所述底端连接在所述渐缩段中直径最小处。可选地,所述杆体包括多个所述渐缩段。可选地,所述渐缩段下方的直杆段的顶部形成为止挡平台,在所述杆体向上移动时,所述倒钩转动至抵顶在所述止挡平台上。可选地,所述倒钩的纵截面形成为三角形,包括能够在所述倒钩向内转动时贴合在所述渐缩段的外壁的第一边;在所述第一边贴合在所述渐缩段的外壁时,所述倒钩完全位于所述渐缩段的最大直径对应的柱状空间的内部。可选地,所述渐缩段下方的直杆段的顶部形成为止挡平台,所述倒钩包括能够在所述倒钩向外转动时贴合在所述止挡平台上的第二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取出断裂后留在硅碳罩内的螺旋部时,将取出器伸入螺旋部的内部并向下移动,该过程中倒钩的尖角抵顶在螺旋部的内壁并随杆体的下移同时下移。向下移动至适当位置后,向上提起取出器,倒钩向下并向外转动,随着杆体逐渐向上移动,倒钩的尖角进入螺旋部的螺旋线之间,螺旋部随着杆体的进一步向上移动被倒钩从硅碳罩内取出。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在一个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在另一个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螺旋硅碳棒取出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向下移动伸入螺旋部过程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向上移动伸入螺旋部过程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螺旋硅碳棒及使用环境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杆体11渐缩段12端部13把手14直杆段2倒钩21底端22第一边23第二边3连接件4螺旋部5硅碳罩6马弗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根据实际使用时的方位确定的。“内、外”是以零部件的外轮廓定义的,例如螺旋部的内侧是以螺旋部的外轮廓定义的。本公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一个要素与另一个要素,不表示任何顺序及重要性。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为解决螺旋硅碳棒断裂后取出难度大和效率低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参照图1和图2,该取出器包括能够同轴伸入螺旋部4中的杆体1和倒钩2。倒钩2具有可转动地连接在杆体1的外壁的底端21、构造为尖角的顶端、以及形成在底端21和顶端之间的侧面,倒钩2靠自重具有向下并向外转动的趋势,以使得:在杆体1向下移动时,侧面抵顶在螺旋部4的内侧;在杆体1向上移动时,尖角伸入螺旋部4的螺旋线之间,并带动螺旋部4向上移动,其中,螺旋部4竖直地置于马弗炉6的硅碳罩5中。参照图3,通过连接件3将倒钩2的底端21连接在杆体1的外壁,由于自重的原因,倒钩2具有向下并向外转动的趋势。当需要取出断裂后留在硅碳罩5内的螺旋部4时,将取出器伸入螺旋部4的内部并向下移动,如图4中所示,该过程中倒钩2的尖角抵顶在螺旋部4的内壁并随杆体1的下移同时下移。向下移动至适当位置后,向上提起取出器,参照图5,倒钩2向下并向外转动,随着杆体1逐渐向上移动,倒钩2的尖角进入螺旋部4的螺旋线之间,螺旋部4随着杆体1的进一步向上移动被倒钩2从硅碳罩5内取出。本公开提供的螺旋硅碳棒取出器能够简单快速地将螺旋部4从硅碳罩5中取出,减少热量散失,保证玻璃基板生产工艺的稳定性。本公开对取出器中倒钩2的数量和设置方式不做限制。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包括多个倒钩2,多个倒钩2沿杆体1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设置多个倒钩2可以使将螺旋部4受到的向上抬起的作用力更大,并且倒钩2沿杆体1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可以使螺旋部4受力更平衡,避免在取出过程中螺旋部4倾斜,保证取出过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本公开对杆体1的下端12的形状不做限制。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杆体1的下端12可以构造为球面状。该下端12的球面状结构可以对杆体1进入螺旋段4内部并向下移动的过程起导向作用,避免杆体1进入螺旋段4内部时对螺旋部4造成二次破坏。本公开对取出器的具体材质的选择不做限制。例如螺旋硅碳棒取出器的材质可以为耐高温金属材料。由于生产制造中马弗炉6内的温度可达1000℃以上,因此螺旋硅碳棒取出器需选择短时间耐高温的材料。本公开中,杆体1的上方可以设置有把手13,把手13的传热系数低于杆体1的传热系数。设置传热系数低的把手13可以降低把手13的传热速度,便于工作人员取出螺旋部4时的操作,进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本公开对杆体1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杆体1可以包括直杆段14和渐缩段11,倒钩2的底端21连接在渐缩段11中直径最小处。通过底端21将倒钩2连接在渐缩段11中的直径最小处,可以增加倒钩2可旋转的活动范围。参照图4,当杆体1向下移动时,倒钩2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同轴伸入螺旋部(4)中的杆体(1)和倒钩(2),所述倒钩(2)具有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杆体(1)的外壁的底端(21)、构造为尖角的顶端以及形成在所述底端(21)和所述顶端之间的侧面,所述倒钩(2)靠自重具有向下并向外转动的趋势,/n以使得:在所述杆体(1)向下移动时,所述侧面抵顶在所述螺旋部(4)的内侧;在所述杆体(1)向上移动时,所述尖角伸入所述螺旋部(4)的螺旋线之间,并带动所述螺旋部(4)向上移动,/n其中,所述螺旋部(4)竖直地置于马弗炉(6)的硅碳罩(5)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同轴伸入螺旋部(4)中的杆体(1)和倒钩(2),所述倒钩(2)具有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杆体(1)的外壁的底端(21)、构造为尖角的顶端以及形成在所述底端(21)和所述顶端之间的侧面,所述倒钩(2)靠自重具有向下并向外转动的趋势,
以使得:在所述杆体(1)向下移动时,所述侧面抵顶在所述螺旋部(4)的内侧;在所述杆体(1)向上移动时,所述尖角伸入所述螺旋部(4)的螺旋线之间,并带动所述螺旋部(4)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螺旋部(4)竖直地置于马弗炉(6)的硅碳罩(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包括多个所述倒钩(2),多个所述倒钩(2)沿所述杆体(1)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下端(12)构造为球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硅碳棒取出器的材质为耐高温金属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硅碳棒取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杆体(1)的上方的把手(13),所述把手(13)的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亚军李震何怀胜许伟张愍涛李兆廷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