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大管径埋管敷设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工程或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大管径埋管敷设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等省份的广大地区。湿陷性黄土包括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统称为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遇水浸湿后,土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发生土体显著附加下沉,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或坍塌。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敷设埋管时,如果地基处理不当,会使埋管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改变埋管的受力状态,威胁管道的运行安全。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及发展的需要,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管道敷设的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当直埋埋管直径较小时,一般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不做处理或是只做部分消除湿陷量时才考虑采用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用以弥补地基处理的不足。然而,当直埋埋管直径较大时,因埋管自身及管内液体的重量较大,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较高,大管径埋管建设遂即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管径埋管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设时一般需要对埋管管沟基础进行地基处理。埋管管沟基础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大管径埋管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埋管(1)、排水沟(2)、渗水井(3)、纵向帷幕(41)、横向帷幕(42)、碾压垫层(5)、袖阀管(7)、注浆料层(9)、铺盖层(10),碾压垫层(5)上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两侧设置向下的坡面,坡面上铺设防渗膜(6),排水沟(2)设置在坡面的下端,排水沟(2)中间隔地布置有渗水井(3),所述纵向帷幕(41)、横向帷幕(42)位于埋管(1)开挖管沟基础之中,纵向帷幕(41)包括左侧纵向帷幕(410)和右侧纵向帷幕(411),左侧纵向帷幕(410)、右侧纵向帷幕(411)沿埋管(1)的轴向连续分布,左侧纵向帷幕(4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大管径埋管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埋管(1)、排水沟(2)、渗水井(3)、纵向帷幕(41)、横向帷幕(42)、碾压垫层(5)、袖阀管(7)、注浆料层(9)、铺盖层(10),碾压垫层(5)上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两侧设置向下的坡面,坡面上铺设防渗膜(6),排水沟(2)设置在坡面的下端,排水沟(2)中间隔地布置有渗水井(3),所述纵向帷幕(41)、横向帷幕(42)位于埋管(1)开挖管沟基础之中,纵向帷幕(41)包括左侧纵向帷幕(410)和右侧纵向帷幕(411),左侧纵向帷幕(410)、右侧纵向帷幕(411)沿埋管(1)的轴向连续分布,左侧纵向帷幕(410)、右侧纵向帷幕(411)沿埋管(1)的轴线对称设置左侧纵向帷幕(410)、右侧纵向帷幕(411)之间间隔地布置有袖阀管(7)和横向帷幕(42);左侧纵向帷幕(410)的底部和右侧纵向帷幕(411)的底部通过注浆料层(9)相连接,袖阀管(7)的下端伸入注浆料层(9)内,袖阀管(7)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注浆孔(8),铺盖层(10)设置在左侧纵向帷幕(410)和右侧纵向帷幕(411)之间的原有黄土上,碾压垫层(5)设置在铺盖层(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大管径埋管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垫层(5)的材料为灰土和/或粘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大管径埋管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盖层(10)的材料为灰土和/或粘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大管径埋管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膜(6)的材料为聚氯乙烯和/或聚乙烯和/或EV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大管径埋管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2)、渗水井(3)中抛置有透水骨料(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立波,刘渊,焦阳,颜合想,陶涛,周啸,李宁,赵月龙,宁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