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971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属于结构工程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本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包括支护排桩,柔性防水,排桩误差调节层,叠合防水墙,疏水沟,内衬墙,所述支护排桩和叠合防水墙共同组成地下室外墙,支护排桩用作为竖向承载构件和水平承载构件,地下室外墙用于防水并作为承载静水压力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支护排桩设计为永久结构,承担使用阶段基坑水土压力、其内侧防水墙承担静水压力并防水;并且在充分利用了支护排桩固有受力功能的基础上,有效优化钢筋混凝土外墙,节省工程投资,合理利用资源,经济环保;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设置了挡水、疏水两种地下水处理构造,做到疏挡结合。

Pile wall composite basement exterio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具体是一种基坑临时挡土结构、柔性防水层及地下室永久防水的外墙结构,属于结构工程及岩土工程

技术介绍
围护结构作为基坑工程施工期间临时的挡土构件具有成本投入高、工作时间短等缺点。近年来,围护结构兼做主体结构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挡土防渗的地下连续墙与地下室外墙的“两墙合一”得到了大力推广应用。然而,相比于地下连续墙,支护排桩作为围护结构更经济、施工工艺更简单、应用更广泛。但支护排桩仅在基坑工程施工期间作为临时支挡构件,排桩之间有间隙,不具备防水抗渗功能,须另行设置钢筋砼地下室外墙作为永久的挡土、防水构件。一方面,没有利用排桩固有的挡土受力价值,造成浪费;另一方面,独立的地下室外墙与排桩之间须留设较宽的肥槽(以便模板与柔性防水工程施工),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该外墙结构为一种基坑临时挡土构件、柔性防水层与地下室永久防水的钢筋砼构件形成的组合结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包括支护排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排桩(1)的内侧依次设有柔性防水层(2),排桩误差调节层(3),叠合防水墙(4),疏水沟(5)和内衬墙(6);所述支护排桩(1)和叠合防水墙(4)共同组成地下室外墙,所述支护排桩(1)用作为竖向承载构件和水平承载构件,地下室外墙用于防水并作为承载静水压力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包括支护排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排桩(1)的内侧依次设有柔性防水层(2),排桩误差调节层(3),叠合防水墙(4),疏水沟(5)和内衬墙(6);所述支护排桩(1)和叠合防水墙(4)共同组成地下室外墙,所述支护排桩(1)用作为竖向承载构件和水平承载构件,地下室外墙用于防水并作为承载静水压力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防水墙(4)由下向上顺作或者由上向下逆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排桩(1)的内侧间隔设置有地下室顶板(9)和地下室底板(12),所述内衬墙(6)设于地下室顶板(9)和地下室底板(12)之间,并且在内衬墙(6)的下方设置有砼止水坎(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顶板(9)和地下室底板(12)之间设有一个或至少一个的地下室中板(11),所述内衬墙(6)设于各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墙合一式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排桩(1)与地下室中板(11)的连接处设置有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钊侯善民徐从荣马莹陈跃伍潘可可黎德琳施国鼎陈晓凤邵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