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39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结构及方法,既能保证灌浆帷幕防渗质量,又方便施工、节省投资的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方法,无需对洞身扩挖、浇筑一期混凝土,对引水管道和帷幕灌浆的施工工序也无特殊要求。其结构包括引水管道、灌浆帷幕和环向固结兼帷幕,所述引水管道穿过灌浆帷幕,所述环向固结兼帷幕环绕引水管道设置并与灌浆帷幕搭接,所述环向固结兼帷幕包括环向帷幕灌浆孔、一期裸岩帷幕灌浆、二期有盖重灌浆,所述一期裸岩帷幕灌浆和二期有盖重灌浆自内而外填充环向帷幕灌浆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规水电站地下厂房大多采用首部开发方式,地下厂房洞室群位于库区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山体中,围岩渗流特性将成为影响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岩体地下水渗流问题不容忽视。为减小渗漏并改善围岩的渗透稳定性,工程中主要采用灌浆帷幕防渗,防渗帷幕布置在厂房上游侧,因此引水管道不可避免地需要穿过防渗帷幕。为了保证防渗帷幕的封闭性,工程中一般采用防渗灌浆帷幕孔与引水管道开挖结构线之间预留一定距离,然后在引水管道中布置环向帷幕与防渗帷幕搭接的办法来保证防渗帷幕的封闭性。但是引水管道中工序多,尤其是压力钢管施工过程复杂,安装工期长,后期在引水管道中的大规模灌浆会占用引水管道的直线工期;另一种方式是对引水管道洞身进行扩挖,浇筑一期混凝土,然后沿着一期混凝土进行环向灌浆帷幕,这种方式对引水管道后续施工无干扰,但是需扩挖洞身、浇筑一期混凝土,投资大、工期长;还有一种方式是先进行引水管道附近岩体的灌浆帷幕,再开挖引水管道,这种方式需提前进行灌浆廊道开挖支护和灌浆帷幕施工,否则会影响引水管道的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保证灌浆帷幕防渗质量,又方便施工、节省投资的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方法,无需对洞身扩挖、浇筑一期混凝土,对引水管道和帷幕灌浆的施工工序也无特殊要求的一种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结构及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结构,包括引水管道、灌浆帷幕和环向固结兼帷幕,所述引水管道穿过灌浆帷幕,所述环向固结兼帷幕环绕引水管道设置并与灌浆帷幕搭接,所述环向固结兼帷幕包括环向帷幕灌浆孔、一期裸岩帷幕灌浆、二期有盖重灌浆,所述一期裸岩帷幕灌浆和二期有盖重灌浆自内而外填充环向帷幕灌浆孔。作为优选,所述环向固结兼帷幕包括环向帷幕灌浆孔、一期裸岩帷幕灌浆、二期有盖重灌浆,所述环向帷幕灌浆孔环绕所述引水管道设置,环向帷幕灌浆孔内自内向外设置一期裸岩帷幕灌浆和二期有盖重灌浆,二期有盖重灌浆的深度为1.5m。作为优选,在引水管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灌浆廊道,所述灌浆帷幕自上方的灌浆廊道延伸至下方的灌浆廊道。作为优选,所述环向灌浆帷幕孔排数比灌浆帷幕排数多1~2排。作为优选,所述环向固结兼帷幕包括环向帷幕灌浆孔,所述环向帷幕灌浆孔环绕引水管道布置,环向帷幕灌浆孔的孔间距小于或等于2m。作为优选,所述环向帷幕灌浆孔的孔深大于爆破松动圈深度或者根据压水试验不合格孔段的孔深确定,环向固结兼帷幕的灌浆压力采用灌浆帷幕压力,灌浆帷幕和环向固结兼帷幕的搭接长度为2m。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预设引水管道影响范围内进行灌浆廊道的开挖支护,分别在预设引水管道位置的上方和下方;步骤2,完成引水管道开挖支护;步骤3,环绕引水管道施钻数排环向帷幕灌浆孔,进行一期裸岩帷幕灌浆,一期裸岩帷幕灌浆时止浆塞卡塞在引水管道岩壁内约1.5m处,预留1.5m深的环向帷幕灌浆孔暂不灌浆;步骤4,浇筑引水管道的衬砌混凝土,在衬砌混凝土内预埋套管指示环向帷幕灌浆孔的孔位,衬砌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沿预埋套管对预留的1.5m环向帷幕灌浆孔部分进行二期有盖重灌浆的灌浆施工;步骤5,灵活选择时机通过灌浆廊道进行灌浆帷幕的施工,与引水管道开挖线间预留4m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引水管道的环向帷幕灌浆采用一次钻孔两期灌浆的方式,将环向帷幕灌浆分一期裸岩灌浆和二期有盖重灌浆两次实施,一期裸岩灌浆能够在引水管道开挖支护完成后立即实施,对引水管道和帷幕灌浆的施工工序无特殊要求,减少引水管道帷幕灌浆对引水管道后续施工的干扰。二期有盖重灌浆无需在浇筑混凝土后重新钻孔,施工工序少,灌浆工程量小,施工方便,保证灌浆帷幕防渗质量,节省投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引水管道的环向固结兼灌浆帷幕示意图。图中标注:1、灌浆廊道;2、引水管道;3、灌浆帷幕;4、环向固结兼帷幕;401、环向帷幕灌浆孔;402、一期裸岩帷幕灌浆;403、二期有盖重灌浆;5、预埋套管;6、衬砌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灌浆廊道1、引水管道2、灌浆帷幕3和环向固结兼帷幕4,在引水管道2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灌浆廊道1,所述灌浆帷幕3自上方的灌浆廊道1延伸至下方的灌浆廊道1。所述引水管道2穿过灌浆帷幕3,所述环向固结兼帷幕4环绕引水管道2设置并与灌浆帷幕3搭接。所述环向固结兼帷幕4包括环向帷幕灌浆孔401、一期裸岩帷幕灌浆402、二期有盖重灌浆403,所述环向帷幕灌浆孔401环绕所述引水管道2设置,环向帷幕灌浆孔401内自内向外设置一期裸岩帷幕灌浆402和二期有盖重灌浆403,二期有盖重灌浆403的深度为1.5m。所述环向固结兼帷幕4包括环向帷幕灌浆孔401,所述环向帷幕灌浆孔401环绕引水管道2布置,环向帷幕灌浆孔401的孔间距小于或等于2m。所述环向帷幕灌浆孔401的孔深大于爆破松动圈深度或者根据压水试验不合格孔段的孔深确定,环向固结兼帷幕4的灌浆压力采用灌浆帷幕压力。所述环向灌浆帷幕孔4排数比灌浆帷幕3排数多1~2排。以保证搭接厚度。环向帷幕灌浆孔4深度应能保证与帷幕灌浆孔3至少2m搭接长度,引水管道2底部环向帷幕灌浆孔4需加深、加密,与下层灌浆廊道1的搭接帷幕3有效搭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预设引水管道2影响范围内进行灌浆廊道1的开挖支护,分别在预设引水管道2位置的上方和下方。步骤2,完成引水管道2开挖支护。步骤3,环绕引水管道2施钻数排环向帷幕灌浆孔401,进行一期裸岩帷幕灌浆402,一期裸岩帷幕灌浆402时止浆塞卡塞在引水管道2岩壁内约1.5m处,预留1.5m深的环向帷幕灌浆孔401暂不灌浆。止浆塞卡塞深度约1.5m,以保证灌浆压力能够提升至设计压力、避免漏浆,保证深部围岩灌浆质量,并对尚未灌浆的1.5m深钻孔4-2妥善保护,防止堵塞。步骤4,浇筑引水管道2的衬砌混凝土6,在衬砌混凝土6内预埋套管5指示环向帷幕灌浆孔401的孔位,衬砌混凝土6施工完成后,沿预埋套管5对预留的1.5m环向帷幕灌浆孔401部分进行二期有盖重灌浆403的灌浆施工。止浆塞卡塞在衬砌混凝土6内,保证引水管道2围岩及围岩与衬砌混凝土6接触面能够灌浆密实,无薄弱部位。进行灌浆时应适当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引水管道(2)、灌浆帷幕(3)和环向固结兼帷幕(4),所述引水管道(2)穿过灌浆帷幕(3),所述环向固结兼帷幕(4)环绕引水管道(2)设置并与灌浆帷幕(3)搭接,所述环向固结兼帷幕(4)包括环向帷幕灌浆孔(401)、一期裸岩帷幕灌浆(402)、二期有盖重灌浆(403),所述一期裸岩帷幕灌浆(402)和二期有盖重灌浆(403)自内而外填充环向帷幕灌浆孔(4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引水管道(2)、灌浆帷幕(3)和环向固结兼帷幕(4),所述引水管道(2)穿过灌浆帷幕(3),所述环向固结兼帷幕(4)环绕引水管道(2)设置并与灌浆帷幕(3)搭接,所述环向固结兼帷幕(4)包括环向帷幕灌浆孔(401)、一期裸岩帷幕灌浆(402)、二期有盖重灌浆(403),所述一期裸岩帷幕灌浆(402)和二期有盖重灌浆(403)自内而外填充环向帷幕灌浆孔(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环向固结兼帷幕(4)包括环向帷幕灌浆孔(401)、一期裸岩帷幕灌浆(402)、二期有盖重灌浆(403),所述环向帷幕灌浆孔(401)环绕所述引水管道(2)设置,环向帷幕灌浆孔(401)内自内向外设置一期裸岩帷幕灌浆(402)和二期有盖重灌浆(403),二期有盖重灌浆(403)的深度为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结构,其特征是,在引水管道(2)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灌浆廊道(1),所述灌浆帷幕(3)自上方的灌浆廊道(1)延伸至下方的灌浆廊道(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浆帷幕与引水管道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环向灌浆帷幕孔(4)排数比灌浆帷幕(3)排数多1~2排。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祥兵程普方丹补约依呷钱军李良权陆健健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